本文為「小喬的美食美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昨天下午去超市買東西,突然發現好多農副產品的價格都比以前便宜了很多。之前就知道雞蛋的價格便宜了不少,沒想到大部分水果的價格也比往年便宜了很多。
雖然本人不是太愛吃水果,但是家人有喜歡吃的,所以對於大部分水果的價格還是心裡有數的,然而昨天在超市裡看到水果的價格,有些出乎意料。逛超市發現,雞蛋、各種水果都降價,農副產品為什麼這麼便宜了?
先說雞蛋吧,貨架上的那種一板30個裝的雞蛋,價格是8.8元,相當於2.3元左右一斤,平均不到三毛錢一個,這個感覺有些對不起老母雞了,這母雞工作三天,還不值一瓶水錢,確實成了廉價勞動力了。
然後再看各種水果,味道比較甜的8424西瓜,3.8元/斤,普通的西瓜9毛錢一斤,這可是真便宜。再看其他的水果,楊梅5元/斤、妃子笑9.9元/斤、三華李13元/斤、布林9.9元/斤、香蕉3. 8元/斤、紅心火龍果特價5.8元/斤、楊梅5元/斤、荔枝9.9/斤,再比如說藍莓,三斤裝的才15元/斤。另外還有些我不認識的水果,整體價格都便宜了很多。
最明顯的就是蘋果了,記得去年買蘋果的時候,十塊錢只能買到兩個小孩拳頭那麼大小的,現在想起來還想笑,而今年好的蘋果才3.8元/斤,而比較普通的蘋果,不到3元/斤,這個價格跟去年比,確實懸殊太大了。另外還看了下青菜,黃瓜0.8元/斤,韭菜0.5元/斤,西紅柿1元/斤,茴香0.3元/斤。
這裡就要回到主題了,上面說到的這些雞蛋、水果、蔬菜之類的農副產品,很明顯要比去年便宜太多,但是為什麼這麼便宜了呢?首先肯定跟水果等農副產品的大豐收有關,東西多了,自然便宜。比如說雞蛋,因為去年雞蛋的價格太高,導致很多農戶大建養雞場,所以出現了蛋價跳水的情況,水果和蔬菜也是同理。
另外就和消費的大環境有關了,首先是在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原本是拿來出口的很多水果或者青菜,現在都轉為內銷了,另外原來那種採摘園裡的瓜果蔬菜,因為遊客的減少,也都流轉到市場上來了,市場上的農副產品充足了,價格肯定高不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和消費者的口袋子有關了,現在整個世界的經濟形勢都不是很好,大部分人的收入下降,口袋子不像以前那麼鼓了,普通消費者現在的消費觀念是,不是必須要買的東西儘量不買,多存點錢,家有餘糧心中不慌,估計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吧。
在這種大環境下,如果這些蔬菜或者水果的價格太高,特別是水果,消費者肯定要思量一下,超出了自己的預算,大部分人是不會購買的,這也是農副產品降價的最直接的原因。當然,趁著現在水果這麼便宜,大家可以多吃點,想想去年水果的價格這麼高,現在的感覺還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