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是一個知書達理的人,為人善良正直,禮貌待人。但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存在著許多沒有預想到的困難。多次想要放棄,但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懂事,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擁有了動力。
小女孩吃冰淇淋掉地上,一個舉動引旁人稱讚一名小女孩在和父親逛街時,不小心將自己手中的冰淇淋掉到了地上。
然而讓我們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她並沒有選擇立即走開。而是主動拿出紙巾將地面清理乾淨,反覆擦拭。然後將清理後的垃圾扔到垃圾桶中。全程都是她一個人獨立完成,他父親就在旁邊默默地看著。
小女孩的這一舉動吸引了周圍店主們的關注,紛紛對其表示稱讚。與此同時還有兩位店主為了鼓勵小女孩繼續發揚這種愛護環境的良好美德,分別給小女孩贈送了一串冰糖葫蘆還有一板娃哈哈。
在收到了兩名陌生阿姨送來的禮物後,小女孩先是感到詫異。因為她也沒想到自己的這一行為會得到獎勵。但隨後她很禮貌地朝著兩位送禮物的店主阿姨鞠了一躬。
縱觀整個過程,從最開始不小心掉落冰淇淋到地面上,到後面自覺清理,再到後來獲得獎勵,最後再禮貌地鞠躬致謝,小女孩的一連串行為無疑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範。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家孩子也能做到這樣講文明、懂禮貌。但是部分家長很苦惱,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教育才好。其實要做到這些並不難,下面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1、以身作則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當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他的很多習慣都沒有養成,而這時候恰好是家長們為孩子培養習慣的時候。
孩子剛開始什麼也不會,所以他們喜歡模仿。而最經常模仿的對象自然是身邊的人。所以作為家長,如果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你就得按照對應的標準給孩子做表率。
比如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孝順,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就應該主動表現出尊老愛幼的行為。比如時常問候孩子的爺爺奶奶,替長輩捶捶背、揉揉肩等。這些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久而久之他們就學會了,並將其作為自己的行事標準。
2、主動幹預
當然,孩子除了模仿我們之外,也會模仿一些他所看到的行為。畢竟孩子可能會與外面的人接觸,自然會有一些不好的行為呈現在他面前。
比如當孩子聽到別人說髒話之後,他也會偶爾冒出一兩句髒話。這時候家長們就要及時制止,告知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以後不能再這樣。
有了家長的幹預之後,孩子們才能主動糾正不良習慣,繼續保持良好習慣。
3、觀看教育視頻
另外,很多教育視頻也能起到較好的效果。比如家長們可以去搜集一些正能量的教育視頻,比如視頻中教導孩子如何尊敬老人,如何禮貌待人,如何誠實善良等。
有時間就可以陪孩子一起看這些教育視頻,通過這種方式將好的觀念深入孩子心中,讓他們以視頻中的人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從而逐漸成為那樣的人。
總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更能讓孩子獲得大家的尊重和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