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和做人一樣,都要有起碼的道德底線,有些錢可以賺,但有些錢則萬不可碰,可很不幸的,道理雖然每個人都懂,但在現實金錢的誘惑之下,又有多少人還會能守住自己的那根底線,就比如說剛被媒體曝光的「文具店20元一根賣電子菸給小學生」事件就是無良商家為了金錢「喪了良心」的典型案例。
事情內容大概是在河南一個叫衛輝的地方,據家長們的反應當地一所小學的附近的兩家文具店公然將電子菸售賣給學生,價格基本定在20-25元之間,而後通過學校的排查發現,其中一個班級裡居然有10多個學生都有購買,義憤填膺的家長們怒斥涉事文具店毫無底線,並且要求相關部分能進行嚴肅處理。
(個人想法意見,請勿過度理解,資訊部分參考「南方日報」)
當地部門已經組織調查,商家堅稱是「玩具」
雖說到目前為止相關的事件進程仍在調查階段,但是當地的工商部門已經明確表態:「文具店賣電子菸給小學生必須嚴查到底,依法追究責任!」想必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結果。
老實講,文具店為了私利而售賣電子菸給學生的事情已經不止一次兩次了,不法商人利用小孩子好奇心及模仿的天性,將電子菸包裝成一種「玩具」的形式售賣給他們,儘管商家一直在強調這種「電子菸」和我們傳統認知裡的那不一樣,只是一種「玩具」,裡面的主要成分也只有一些香精,不含尼古丁之類的,孩子們最多只能是吸著玩罷了,不傷害身體。(存疑)
然而事實真正如此嗎?明顯不是,我們先不來說成分,就單單這些產品無廠家、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的「三無」特性來說,你連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沒有,還能保證裡面的成分安全?我感覺商家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吧。
輿論一邊倒地斥責,「無良」商家必須要被嚴懲
只要是關係到孩子健康及安全的問題,網絡上所有的輿論力量基本上都只有一個態度,原因很簡單,孩子是父母的底線,更是整個社會底線。
網友們對於這件事也是表達出了自己內心的憤怒:
「這些人就沒有一點敬畏之心,亂世用重典,罰到讓其他人再也不敢賣。」
」賣煙給小學生,真的是沒有良心「,」這些商家,要錢不要臉「。
」為了錢,不顧一切,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太缺德了。」
「老闆是嫌死得慢,光想走個捷徑」。「學校門口就不該出現這個東西」。
其中還有一位同樣開文具店的網友的自述:「我也開文具店的,曾經在大市場見到這種東西,看別人拿貨都好幾包在拿,說賣得很好,讓我也拿一點。我說這種東西碰到我底線了,有些東西是絕不碰的。」
也許網友們的評論有些會偏情緒化,不過都可以理解,我相信只要是良知尚存的正常人看到這樣的信息,心中都會有怒火。
這類「電子菸玩具」在學校周邊屢禁不止的原因
罵過後讓我們回過頭來冷靜地想一想,為什麼類似的「電子菸玩具」在近些年裡屢禁不止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在這裡有3點不成熟的想法,先來分享給大家。
①治標不治本:有沒有發現在上述的報導裡,不管是媒體還是部門,甚至是學生家長,他們一直都在強調如何去懲罰負責售賣的文具店,也就是銷售商,卻沒有一個提到要追根尋源的去查處製造商,老是將打擊重點放在產鏈的末端,忽視真正的「禍患」根源,這結果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②監督力度不足:除此之外我們所看到的這些「不良」商家大部分都是由學生家長舉報發現的,然後才是校方、媒體、部門來處理,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細品下有沒有發現前後的順序有些不對,有點本末倒置的味道,按照道理來講,不該是後者負責監督這一塊內容的嗎?(言盡於此,剩下的請自行品味)
③學生的相關教育不足:這一塊內容的責任很清晰,就是在校方這邊,畢竟這種「玩具」出現在了學校裡,那麼就是學校的管理不夠到位,我們退一步來說,即便是學校無權'阻止校外文具銷售,但你可以教育自己的學生不要去購買或者更直接採取沒收的形式,學校能做的東西真是太多了,只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都沒有去重視。
總結:
不管怎麼說,保護未成年的健康成長都是我們全社會的責任與義務,多餘的話也不想多說了,因為該說的我都已經在前面說完了,接下去就想借著現在網絡上比較流行的那句話來做個收尾:做生意做人都要講究「武德」,請某些還想著在學生活或孩子身上動歪腦筋的人好自為之吧。
最後你們對於這件事情還有哪些獨到的個人見解,歡迎留言。
(文中配圖選自相關信息及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