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抗擊疫情的鬥爭實踐作為教育教學的鮮活教材

2020-12-12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科研人員奮力攻關,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默默付出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目前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這也成為高校「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鮮活教材。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昌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作為江西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在全力進行醫療救治的同時,激活戰「疫」正能量,穩抓教學任務,將戰「疫」素材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把抗擊疫情鬥爭融入學生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講好了特殊時期的教學戰「疫」故事。

發揮戰「疫」正能量

助力線上教學穩步開展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無法按時返校學習,為減輕疫情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南昌大學根據要求在全校範圍內實行『線上教學』,這是南昌大學大規模在線教育的首次實踐。對於第一臨床醫學院來說,我們有17個教研室,涉及到73門課程,如何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如何充分整合利用臨床教育資源,承擔臨床救治任務的教師如何進行網上授課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開展線上教學前需要思考並予以解決的問題。」第一臨床醫學院院長張偉說道。

為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分管教學副院長邱嘉旋帶領第一臨床醫學院教務處多次召開會議統籌規劃,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對線上教學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提前預判,線上教學實踐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線上教學依託南昌大學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第一臨床醫學院組織建立了線上教學培訓群,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務系統課表錄入、為師生申請開通學習通帳號,及時制定課程線上教學計劃、教學日程,提醒同學準時加入學習平臺。除特定學習平臺外,鼓勵老師創新教學方法,多形式、多平臺開展在線教學。

「第一臨床醫學院有300餘名臨床教師,1164名本科生,目前我們有許多的臨床教師奮戰在抗疫的一線,承擔著繁重的醫療救治任務。線上教學前,我們也組織討論過這個問題,並徵求了授課教師的意見,他們的回答讓我很感動,大家都表示不能落下同學們的課程,臨床一線的救治經歷是很好的教學素材,想分享給同學們,他們一定會克服困難完成線上教學的計劃。」邱嘉旋說道。

第一臨床醫學院教師彭德昌一直承擔著本科生《醫學影像診斷學》課程的授課工作,他於2月12日隨南大一附院援助武漢國家醫療隊出徵武漢,戰鬥在風暴最中心的他在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中,依然沒有放棄課程授課。《醫學影像診斷學》課程共有16個課時,他在駐地擠出短暫的休息時間已經給學生們錄製了8個課時的線上授課視頻,每個課時內容都近60分鐘。近日,彭德昌還在武漢駐地給全班50名同學們召開了一次「戰地」班會。他認為這次抗擊疫情的經歷是一次特殊的考驗和磨練,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知識和感悟,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臨床案例是最好的教學素材,他希望能將抗「疫」一線最新的知識第一時間教授給同學們,並用自己的親身感受和經歷激發同學們對專業的熱愛、對醫學精神的思考,幫助他們樹立崇高的醫學理想。

這部在戰地錄製的線上授課視頻正是第一臨床醫學院「戰役不鬆懈,教學不停歇」的生動寫照。

用好戰「疫」素材,

在思政課堂中講好醫學情懷

疫情發生以來,第一臨床醫學院的醫務人員勇挑重擔、衝鋒在前,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書寫了守護江西紅土地、支援武漢同胞的動人篇章,湧現出了一批批的先進典型人物和事件,第一臨床醫學院充分依託自身優勢,用教師在臨床工作中的親見親聞親為在抗「疫」課堂中講好線上思政課。

2月12日,第一臨床醫學院141人精銳醫護人員舍小家為大家,義無反顧衝向武漢前線,他們不僅是「最美逆行」的醫護人員,對於第一臨床醫學院的同學們來說,他們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是親切可愛的前輩,勇敢逆行的身影比昔日任何課堂更讓同學們體會了什麼叫責任和擔當。

在醫療隊進駐武漢一周時,一封飽含深情的書信由學校飛馳前線,信裡講述著師者毅然奔赴前線的崇高和無畏,講述著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講述著醫學生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醫療隊隊長洪濤看過之後很感動,在武漢戰「疫」的百忙中寫信回復了同學們,告訴他們一線戰「疫」的情況,傳遞抗擊疫情正能量。第一臨床醫學院的教師們言傳身教,為青年學生講好了一堂愛國主義精神的「必修課」,制度自信的政治「理論課」。

與此同時,第一臨床醫學院紮實落實學校有關思政課工作安排,積極開展「疫情無情黨有情,強起來的中國是靠山」主題思政工作,1198名學生參與學習討論,在規定時間內學習完成率接近100%。網站訪問量33487次,發表主題討論4次,學生參與討論數2110次。來自抗「疫」一線的思政大課是疫情當下的及時雨,通過學習和討論,同學們更加堅定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護衛師生生命健康,

上好疫情防控知識普及課

第一臨床醫學院聯合316位研究生導師加強研究生監測管理與服務,合力護衛1247名研究生的安全與健康,解除抗「疫」一線的後顧之憂。他們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形式,建立與同學們的密切聯繫,關注學生的生活、思想動態。在此基礎上,第一臨床醫學院還加強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力度,幫助同學們提高防範意識、了解防治知識、掌握預防措施,科學做好防護。目前正臨近畢業,各位導師更積極做好同學們畢業各項準備及引導工作,爭取多渠道提供更多就業信息,對於即將畢業貧困同學們協助做好導師幫扶指導。

第一臨床醫學院也積極關注對教師的疫情防控知識教育,他們通過繼續醫學教育管理群和手機APP多種途徑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繼續醫學教育學習,學習最新診療防控知識,在有效提高廣大教師的疫情防控知識的同時,提升教師的新冠肺炎診療水平。

目前,江西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調整為三級,學生返校復學在即,第一臨床醫學院後續將根據學校安排提前謀劃學生返校復學工作,落實學校防控措施,做好應急預案,築牢學校疫情防控「安全網」。

來 源:疫情宣傳報導組 盧玲玲

編 輯:朱怡芯

審 核:康樂榮、葉萌

終 審:李君梅

點小花花,讓他們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用好抗擊疫情這本思政教育活教材
    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必須用好身邊鮮活的事跡和典型案例,把我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偉大實踐有機地融入到思政教育活動之中,增強學生親身體驗與實際感悟,提高思政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將抗疫中的「人民至上」作為使命初心教育的經典案例。
  • 華東交大:疫情當「教材」 讓課程思政更鮮活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甘甜 通訊員 黃曉鶴 張欣苑)先繪製旗面、再繪製五角星、然後填充顏色,這堂製圖課,同學們格外專注,在線跟著老師一步步地認真完成作品。
  • 鮮活的教材最動人
    ■王忠波8月20日,習主席在聽取軍隊參與防汛救災情況匯報時指出,防汛救災中湧現出許多感人事跡,要用好這些鮮活教材,凝聚強軍興軍強大正能量。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
  • 全省教育系統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用好戰「疫」教材
    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系列特色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醫生、教師、軍人和學校校友、青年志願者等「戰疫」故事,把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實踐作為一部生動鮮活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教材、作為一堂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大課,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情感認同,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抗疫鬥爭對大學生的重要教育意義
    作者簡介: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在這場偉大的抗疫鬥爭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讚歌,湧現出無數英雄人物,彰顯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為高校思政課提供了生動教材。
  • 河南理工大學組織收聽收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回顧了過去8個多月時間裡,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的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創造的人類同疾病鬥爭史上的又一個英勇壯舉。」河南理工大學校長楊小林說,「我們要嚴格貫徹落實學校和上級部門安排部署,在堅持不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雙勝利』」。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
    把教育系統廣大幹部師生共同抗擊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大力選樹宣傳在疫情防控一線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生動講述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高校附屬醫院醫務人員發揚「逆行者」精神,堅守一線、不怕犧牲、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英雄故事;專家教授勇挑重擔、聚焦科技攻關、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的勵志故事;黨員幹部身先士卒、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全力守好「責任田」、護好「一校人」的擔當故事;心理諮詢教師加強心理援助
  •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
    師德養成教育作為我校師範專業人才培養的最重要環節之一,貫穿「三習」始終,旨在幫助師範生形成全面而科學的教育觀、職業觀,提升教學素養,進而成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師。我校2017級師範生在疫情期間一直線上進行「三習」教學實踐。後疫情時期,線下進行了分組匯報和總結。2. 研究內容與方法(一)課程簡介師範生教育實踐是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培養的必要環節。
  • 鎮江各校開展「抗疫人員與青少年面對面」的教育實踐活動
    鎮江教育發布今年我國上下一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近日,我市各中小學充分挖掘抗疫鬥爭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抗疫人員與青少年面對面」的教育實踐活動。場景三:鎮江市官塘小學市官塘小學的老師們,把對話抗疫英雄作為重要環節,讓孩子們走進第四人民醫院,與武漢歸來的宋繼東醫生面對面交流,並獻上鮮花,表達對抗疫英雄的敬佩與感激。
  • 「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活動來了
    把共抗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近日,教育部印發通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部署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和網絡文化成果徵集展示工作隨教育小微一起看長圖了解↓↓↓更多內容,看這裡 ↓↓↓通知要求,要圍繞疫情防控這一重點,結合「青春告白祖國」系列工作,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抓手,聚焦「充分體現教育系統抗擊疫情的擔當作為、生動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大力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全面提升科學素養和人文情懷、不斷堅定愛國力行的使命責任
  • 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展「把疫情當教材與祖國同行」活動
    來源:開封網一、把握時政,以疫情促教學一是把疫情當教材。各中小學組織全體學生和家長認真學習教體局局黨組書記、局長婁和彥同志發表的《敬畏生命 攜手共進——致全市廣大師生暨家長的一封信》,2000餘名校長以「千名校長對你說」的思政課堂引領廣大師生把握機會,用好、用活抗擊疫情這一教材。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唐山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成主題教育鮮活教材
    &nbsp&nbsp&nbsp&nbsp唐山黨員黨性教育基地成主題教育鮮活教材&nbsp&nbsp&nbsp&nbsp讓「激動一陣子」變成「銘記一輩子」&nbsp
  • 疫情背景下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混合式指導策略研究「疫情與教育...
    本課題是在疫情防控時期,根據我校《關於做好2019-2020學年春季學期教育實習工作的通知》,落實延期開學期間對2017級1351名師範生開展教育實習網絡教學指導的背景下,從重構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指導策略、實踐教學評價等方面展開研究與實施。
  • 董彩雲代表:將疫情防控相關知識納入中小學健康教育教材
    「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展開了一場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人民戰爭。」日前,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吹麻灘小學校長董彩雲建議,將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及我國在抗擊疫情的科學做法納入中小學健康教育教材中。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一、以優化教學內容為主體,構建具有高職特色的課程資源體系。按照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思政課統編教材的教學基本要求,結合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和專業建設特色,凝練優化教學內容,突出中國理論、中國實踐和中國方案,及時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用足用活浙江省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鮮活案例,將國情省情教育資源以及學院辦學理念、人才培養特色等融入課程教學。
  • 王國生尹弘勉勵河南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聚焦立德樹人任務提升...
    9月1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座談會,與參加全省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表彰大會的代表一起,共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給廣大教師重要寄語精神,交流心得體會,向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
  • 疫情之下如何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使命
    講好抗疫故事,上好思政大課疫情防控,對首都高校來說,不僅是一堂充實的育人大課,更是一部生動的實踐教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首都各高校迅速行動起來。北京大學派出了由454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醫療隊馳援湖北,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 利用抗疫典型事例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育人成效
    長期以來,思政課教學中存在偏重思想性和理論性、忽視親和力和針對性的問題。如何有效破解這一難題,既是擺在我們面前需要迫切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我們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課題。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的戰「疫」鬥爭,其中湧現出許多典型事跡。這些事跡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供豐富的現實素材。
  • 向上•2020中國教育發展觀察(一)
    疫情防控歷程本身就是一堂社會大課,疫情防控中鑄就的偉大抗疫精神更是最厚重、最鮮活的思政課教材。這也進一步啟示我們,社會是一個大課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更加重視社會大課堂的作用,從學校小課堂向社會大課堂轉變,讓青少年在廣闊的社會實踐中,提高本領、強化責任擔當,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