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敏先生
字:雲山閒人
號:萬物興書斎
作品:《硯磨霧起 筆染雲生》
墨作為中國傳統"文房四寶"之一,與筆、紙、硯齊名。一錠佳墨質堅如玉、色澤黑潤、落紙如漆、歷久不褪且香味濃鬱。中國是墨的故鄉,自古就有制墨、選墨、鑑墨……歷來書畫家都十分重視選墨。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筆法是書法藝術創作中的筋骨,那麼墨法則是書法血肉靈魂的體現。它以濃、淡、潤等不同變化,表現出豐富的藝術效果。書法用墨的變化與水、筆速節奏、字體、紙筆、筆法和意境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書法墨色的變化不僅影響作品整體的藝術效果,同時而且對書法家貫注於作品中的思想情操和意境表現有一定影響。墨分五色,即「濃、淡、潤、渴、白」,濃欲其活,淡欲其華,潤可取妍,渴能取險,白知守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濃墨創作以筆沉墨酣富於力度之感,篆、隸、正、行書皆可適用。宋代蘇軾作書善用濃墨,筆墨沉酣豐腴、神凝韻厚、力透紙背。用濃墨時,以墨下凝滯筆毫為度,用筆需沉浸於紙內而不能浮於紙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墨作書淡雅古逸,一般宜用於草書、行書創作,因其墨色淺淡不易掌握,不宜作篆、隸、正書。明代董其昌、清代王文治擅長用淡墨,書跡書嬋一味,清淡古雅、秀逸淳和,給人飄然欲仙,不染凡塵煙火的氣息。
圖片來源於網絡
枯墨則沉著痛快、古拙老辣,猶如「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其創作常用飛白、枯筆、渴筆三種筆法形態。
潤墨則「潤含春雨,墨之滋潤」,潤澤的墨色從點畫中微微漫潤暈化開來,行筆快捷靈動,不做凝滯,於墨色暈潤中使點畫豐腴圓潤。
「萬物興書齋」平臺書法作品均為王忠敏先生親筆手稿。
作品:《硯磨霧起 筆染雲生》
王忠敏先生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