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響應國務院於2017年7月8日發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指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體、遊戲」的政策號召,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人工智慧綜合素養,我校積極部署落實,校方特別邀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胡遙和陳維維老師來我校為2020年新一屆高一年嘉庚班的104名學生開展三場人工智慧系列科普講座。
6月29日,學校邀請胡遙老師開展了第一場主題為《走進人工智慧時代》的人工智慧科普講座。
胡遙老師來自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專業,初二取得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銅牌後獲得保送清華大學的資格。
講座伊始,胡遙老師向大家科普了人工智慧的概念、人工智慧的應用、人工智慧的影響以及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緊接著指出人工智慧時代將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學習編程能夠為未來成為人工智慧高端人才鋪路,因此培養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勢在必行,胡遙老師在講座中充分肯定了編程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現場,胡遙老師還為大家簡單介紹了Scratch、Python、C++等程式語言,同時還科普了編程競賽助力升學加分等內容,如參加NOI(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為在場的學子們打開了關於編程認知的新世界大門。
7月1日,學校邀請陳維維老師到校開展主題為《三個詞,致青春》的勵學公益講座。陳維維老師畢業於清華大學,曾在清華大學攻讀法學、經濟學與公共管理三個專業,本科、碩士期間成績年級第一。
講座現場,陳維維老師從「堅持是需要有所緣由的」、「成功是需要有點不同的」、「最後的防線與最強的動力」等方面入手,深入淺出的用自身經歷講述青春奮鬥的歷程,令在場學生感到深深地敬佩。
演講中,陳維維老師建議學生們要趁著有充裕的時間來發展自己。與被淘汰的自主招生相比,新的「強基計劃」在選拔定位、學校範圍、招生專業,錄取方式和培養方式,都更加聚焦清晰,主要傾向於培養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國家智能人才。其中,與編程相關的領域佔比高達40%,這說明編程人才在國家戰略地位中的重要性和緊缺性,甚至已經到了極度匱乏的地步。維維老師也建議在座學生可以從學習編程、參與編程競賽這一方面入手來成就自我,在場同學們無不用心傾聽,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來。
因人工智慧高效而精準的執行能力,越來越多的崗位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在人工智慧時代下的職業生涯規劃也隨之改變,7月6日,我校再次邀請陳維維老師蒞臨我校進行主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的生涯規劃》的講座。
在講座中,陳維維老師講述了她從上市公司離職,回到廈門同一群清華人做起編程教育的親身經歷,陳維維老師同時還列舉了一些事例,有在人工智慧時代把握住機會而獲利最終改變人生軌跡的人,有被人工智慧所頂替而淘汰的人,她從多角度深入淺出地分析並提出,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
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其實就是正確認識主流、追隨主流,陳維維老師認為「人生是沒有捷徑的,但可以有加速度!」只有正確的認識人工智慧和現在和未來的發展趨勢,把握住時代的脈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找到發展的加速度,才能登上大舞臺、成就大事業。
三場圍繞人工智慧系列科普講座在我校完美落幕,這三場由清華名師帶來的講座,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到榜樣的力量,增加了學生們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提升我校學生的人工智慧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