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湛江235分考生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被拆穿後離家出走」一事引發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涉事男生曹燦(化名)已找到,目前正在外地打工,他本人已承認錯誤。事件發酵後,涉事商家已被處罰,相關連結也全部被下架。
假證書,真違法
「全國大學通知書來樣定製」、「萬所高校的真實模板」,在淘寶搜索「錄取通知書」一詞後,發現多家商鋪提供提供大專、本科以及碩士錄取通知書的定製服務。此類商家均要求添加微信或QQ好友聯繫,確定所購假錄取通知書的詳細信息後,再回到淘寶商家頁面下單。
其中一位商家提到,店鋪提供單獨定製與套裝兩類商品,單獨定製一張錄取通知書需240元,套裝則要320元,其中包括通知書、入學登記表、家庭調查表、貧困資助申請表、信封、家長信、EMS空白手寫快遞面單等十個物件。
上述商家表示,只需提供姓名、學校、院系、專業、報到時間以及發證時間,就能定製一張錄取通知書,4-6日出圖,客戶滿意後再製作實物,商家製作的錄取通知書上印有學生學號、考生編號、專業學院、條形碼等信息,入學登記表和錄取通知書上均蓋有學校印章。學校印章全部手工蓋印,7-8日便可發貨。
其中一店鋪商家則提到,假錄取通知書上的章都是「現刻現蓋」,刻章的範圍不限,「客戶需要哪個學校(的章),就能刻哪個學校。」
除了假錄取通知書的定製服務,上述商家還表示可以製售假高校畢業證和學位證書,並且也可以「 蓋章+校長籤名」一條龍服務。
針對此事,20日17時許,「阿里安全」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假的終將&39;。目前涉事商家已處罰,相關信息已反映至行政執法機關。針對此類情況,歡迎大家舉報,阿里安全保證,見一起,處罰一起,絕不姑息。」
由於錄取通知書需要加蓋作為事業單位的學校的印章,其偽造印章的行為既可能是治安違法行為,也可能是涉嫌犯罪。區分的關鍵在於社會危害性,即所造成的後果嚴重性。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除可能承擔刑事責任外,偽造印章可能面臨治安方面的處罰。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對於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的處罰,按照情節輕重處五日到十五日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著作權那點事
雖然大學錄取通知書具有公益性和非商業性的特殊用途,但並不影響能構成著作權意義上的「作品」,如果設計者進行了專利申請,還有可能形成外觀設計專利。
認定一個作品是否侵權,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公式:「接觸+實質性相似」,換句話說,被控侵權作品的作者曾接觸過原告受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被控侵權作品與原告作品存在實質性相似+沒有其他法定抗辯事由=著作權侵權。
錄取通知書的設計屬於藝術領域內的智力成果,是否享有版權一要看這個設計作品是否具有獨創性,二要看作品是否具有可複製再現性。因此,原創的錄取通知書設計的享有版權保護的。
訂製「山寨」通知書的淘寶店家在未經過各高校授權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標誌和原創設計的錄取通知書進行牟利,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高校有權要求其立即停止售賣並提出索賠。
因此,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對平臺上的經營者及其商品等嚴格監督,建立檢查監控制度,發現有違法行為的,應當立刻採取措施制止。這也提醒有關部門加大對偽造公章辦假證牟利的現象的打擊力度,不能任他們明目張胆、肆無忌憚在網上公開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