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念誦法
大悲咒中難讀之字,大概只有三十二字 ; 其中九字極易辨識,實則只有二十三字。發心人 ,可先行抄錄另識,自易成誦。
練習時,可分讀一句二句,或三四五句,各就個性所宜。初可少讀幾句,日後漸增。全咒可分六段練習: 第一次,一至五句; 第二次,六至十二句; 第三次,十三至二十二句; 第四次,二十三至四十句; 第五次,四十一至六十五句; 第六次,六十六至八十四句完。
誦時,除焚香頂禮外,應先念「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一遍; 再誦咒三遍、或五遍、七遍、九遍、四十九遍,乃至千萬遍。咒誦完時,至少應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聲,或十聲、百聲、千聲、萬聲;各隨發心。
注音中的拼音全部為平聲即第一聲。
《大悲咒》由來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及不至誠。乃至說是語已,於眾會前,合掌正住,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神妙章句。
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變震動,天雨寶花,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四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大悲咒,是觀世音萻薩的大慈悲心,無上菩提心,以及濟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訣。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含著正等正覺的真實工夫,沒有一絲一毫的虛偽。本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份,共有八十四句。其詳名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悲神咒。」其得名的由來是:有一次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羅尼。」它的被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因由是:有一次他曾經在千光王靜住如來住所時,靜住如來特為了他說了「廣大圓滿無礙大悲陀羅尼」,並且對他說:「善男子彈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據經的記載:當時觀世音菩薩聽了此咒後,即由初地證至第八地--不動地。於是發出誓願說:「設我當來之世能利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實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發願後,果真頓時身生千手千眼,並且十方大地為之震動,十方諸佛亦都放出無量光明,遍照十方的無邊世界。至於本咒所以有種種異名,釋尊曾經告訴阿難說:這是起因於觀音菩薩的宏願。菩薩曾在世尊處發誓說:「設若諸人天誠心念我名者,亦應念本師阿彌陀如來名,然後誦此陀羅尼神咒。如一夜能持誦五遍,則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即於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接引,並且隨其所願往生諸佛國土。設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因此大悲咒,不但能除一切災難以及諸惡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遠離一切怖畏,所以我們應以十分虔敬的信心與清淨心去受持它,方能契合菩薩的大悲心,獲得無上的利益。沉淪在三界五趣眾生,果能經常持誦大悲咒,不但能治一切心病與身病,且能由此超脫生死輪迴,願眾生齊誦本咒,同證佛果。
誦《大悲咒》功德利益
誦此陀羅尼者,當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億恆河沙數諸佛所愛惜故;(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照故;(3)是慈悲藏,恆以陀羅尼救眾生故;(4)是妙法藏,普攝一切陀羅尼門故;(5)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6)是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故;(7)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8)是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9)是常住藏,三災惡劫不能壞故;(10)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11)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醫療眾生病故;(12)是神通藏,遊諸佛土得自在故。可見此咒功德,贊不可盡。
誦此陀羅尼者,現生能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樂;(2)除一切病;(3)延年益壽;(4)常得富饒;(5)滅一切惡業重罪;(6)永離障難;(7)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8)遠離一切諸怖畏;(9)成就一切諸善根;(10)臨命終時,任何佛土,隨願得生。
誦此陀羅尼者,得十五種善生:
(1)所生之處,常逢善王;(2)常生善國;(3)常值好時;(4)常逢善友;(5)身根常得具足;(6)道心純熟;(7)不犯淨戒;(8)所有眷屬,恩義和順;(9)資具財食,常得豐足;(10)恆得他人,恭敬護持;(l1)所有財寶,無他劫奪;(12〉意欲所求,皆悉稱遂;(13)龍天善神,恆常護衛;(14)所生之處,見佛聞法;(15)所聞正法,悟甚深義。
誦此陀羅尼者,不受十五種惡死:
(1)不為飢餓困苦死;(2)不為枷系杖擊死;(3)不為冤家仇對死;(4)不為軍陣相殺死;(5)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6)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7)不為水火焚漂死;(8)不為毒藥所中死;(9)不為蠱害死;(10)不為狂亂失念死;(11)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12)不為惡人魔魅死;(13)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14)不為惡病纏身死;(15)不為非分自害死。
誦此陀羅尼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誦經坐禪,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惱亂,誦此咒一遍,諸鬼魔悉皆被縛。如法誦持者,觀音菩薩,一切善神,金剛密跡,常隨護衛,不離其側。
《大悲咒》原文釋義
南無(皈依)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三寶).南無(皈依)阿唎耶(聖),婆盧羯帝(觀)爍缽囉耶(自在).菩提薩埵婆耶(覺有情).摩訶薩埵婆耶(大覺有情).摩訶迦盧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薩皤囉罰曳(一切尊).數怛那怛寫(為救濟於一切恐怖者).南無(皈命)悉吉慄埵(於彼)伊蒙阿唎耶(我聖).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觀自在香山).南無(皈命)那囉謹墀(言聖觀自在賢愛.慈悲之心).醯利摩訶皤哆沙咩(我今宣說).薩婆阿他豆輸朋(一切希望圓滿而有光輝者).阿逝孕(無比).薩婆薩哆(一切鬼神不能打勝者)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罰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淨者).怛侄他(謂).唵(皈命).阿婆盧醯(有光明智慧者).盧迦帝(觀自在).迦羅帝(超越世間者).夷醯唎(籲獅子王).摩訶菩提薩埵(大菩薩).薩婆薩婆(一切一切).摩囉摩囉(憶念憶念),摩醯摩醯唎馱孕(心真言).俱盧俱盧羯蒙(作作事業).度盧度盧(保持保持)罰闍耶帝(遊空者).摩訶罰闍耶帝(大遊空者).陀囉陀囉(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囉耶(帝王自在). 遮囉遮囉(行動).摩麼罰摩囉(無垢者).穆帝隸(無垢體).伊醯伊醯(教語).室那室那(弘誓).阿囉參(王)佛囉舍利(覺堅固).罰沙罰參(歡喜).佛囉舍耶(除滅由貪瞋痴行動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囉(作法無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鬉者).娑囉娑囉(堅固者),悉唎悉唎(或蓮花).蘇嚧蘇嚧(蓮花頸).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馱夜菩馱夜(教悟).彌帝唎夜(有慈愛者).那囉謹墀(青頸).地利瑟尼那(堅利).波夜摩那 (名聞).娑婆訶(欲見者,令影現,生歡喜圓滿成就涅盤之意).悉陀夜(義).娑婆訶(有成就者).摩訶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藝(無為).室皤囉耶(得大自在).娑婆訶(於悉地與瑜伽有自在者).那囉謹墀(賢愛).娑婆訶(為青頸圓滿成就).摩囉那囉(有豬面).娑婆訶(成就).悉囉僧阿穆佉耶(愛語第一義),娑婆訶(手執蓮花者).娑婆摩訶(大成就)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 者吉囉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於法螺之聲,令開悟者).那囉謹墀皤伽囉耶(賢首聖尊).娑婆訶(成就).摩婆利勝羯囉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訶(徵於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寶),南無(皈命)阿唎耶(聖).婆嚧吉帝(觀).爍皤囉夜(自在).娑婆訶(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囉(真言).跋陀耶(句),娑婆訶(成就).
《大悲咒》全文概述
皈依三寶,皈依大悲渡世的觀世音菩薩,世間感受一切恐怖病苦的眾生,要誓願宣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救苦救難的真言,要看破生死煩惱,了悟真實光明,皈依於大慈大悲、隨心自在的觀世菩薩。祈求一切圓滿,不受一切鬼卒的侵害,皈命於為觀世音菩薩請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的本尊-千光王靜住如來。能得清淨圓明的光輝,能除無明罣礙的煩惱,要修得無上的功德,方不致沈淪在無邊執著的苦海之中。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常以諸佛菩薩的化身,悠遊於大千世界,密放神通,隨緣化渡,一如菩薩顯化的獅子王法身,引導有緣眾生遠離罪惡,忘卻生死煩惱,皈向真實光明。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以清淨無垢聖潔蓮華的法身,順時順教,使眾生了悟佛因,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對於流布毒害眾生的貪、瞋、痴三魔,更以嚴峻大力的法身予以降伏,使修持眾生得能清淨,菩薩更以清淨蓮華,顯現慈悲,揚灑甘露,救渡眾生脫離苦難。只是娑婆世界眾生,常習於十惡之苦,不知自覺,不肯脫離,使行諸利樂的菩薩,常要忍受怨嫉煩惱。然而菩薩慈悲,為救眾生痴迷,復顯化明王法身,以無上智慧破解煩惱業障,遠離一切恐怖危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顯化之諸般法相,常在眾生之中,隨緣隨現,使眾生憶佛念佛,迷途知悟。
為使眾生早日皈依歡喜圓滿,無為虛空的涅盤世界,菩薩復行大慈大悲的誓願,手持寶幢,大放光明,渡化眾生通達一切法門,使眾生隨行相應,自由自在得到無上成就。菩薩的無量佛法,廣被大眾,恰似法螺傳聲,使諸天善神均現歡喜影相,亦使眾生於聽聞佛法之後,能罪障滅除,各得成就。不管是豬面、獅面,不管是善面、惡面,凡能受此指引,都能得諸成就,即使住世之黑色塵魔,菩薩亦以顯化之大勇法相,持杖指引,渡其皈依三寶。 南無大慈大悲聖觀世音菩薩,願誠心誦持此真言者,皆得涅盤。
大悲咒為任何學佛者所必修,猶金錢為世人所必具,此咒能圓滿眾生一切願望並治八萬四千種病。觀世音菩薩白佛言:「如眾生誦持大悲咒,不生諸佛國者,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遂者,誓不成正覺,惟除不善及不至誠」。
《大悲咒》持頌須知
一凡持誦是咒者,不拘宰官士庶、男婦老幼、道士僧尼。當守戒律、竭忠於君、孝養父母、不殺不盜、不淫不妬、不嗔不恨、不驕不詐、不綺言妄語、不惡口毒舌。尊重是咒,敬而信之,如獲至寶,自然所求如意,所願遂心,功德不可思議!
一凡持誦是咒者,先念經中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云云,再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十聲。欲求某事,即觀想圖中某手眼寶相,至心持誦,虔誠拜禱,無不響應!
一凡持誦是經者,必須庵觀寺院之內,廣設壇場,作種種布施供養,潔淨身心,焚修叩禮,乃為盡善;次則家庭靜室,灑掃嚴潔,焚香供養,方可誦持;又或力不從心,即望空一香,按日持誦,但辦誠心,自得孚感之應;甚至舟車鞍馬,旅舍市塵,不及焚香,無由禮拜之處,只於每日清晨盥洗之後,至心望空虔誦五遍,勿令間斷!大悲威神之力,亦無有不感應者!
一凡持誦是咒者,當悟經中所云,廣宣流布,莫令斷絕二句,或印施、或抄寫、或口授、務令此咒普為流傳,輾轉濟度,功德無量!
一持此神妙大陀羅尼之人,必由夙世已曾供養諸佛,廣植善根,始能信心受持,是人幼德,已無量無邊,獲福亦不可思議;但始勤終怠,修行人所忌,懷不信心,罪業更深,經云:於咒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普願同志善友,信心堅固,善果圓成,實厚望焉!
《大悲咒》念服法
凡三寶弟子淨口虔修者均可念大悲水療疾,並布施結緣。念時,先須梵香頂禮,供開水一杯(多少不拘);應念(一)香贊,(二)淨口業真言,(三)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四)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三聲),大悲咒四十九遍,(五)補缺真言,(六)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此大悲水仗佛威力能治一切大小疑難之症。服此水者必須素口先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十聲(如小兒或病者無法念時,凡有關係之人均可同聲代念),然後服下,立刻見效。如服此水者或其家人能發願放生,或每月齋素幾日,尤見功效,至若潛修大德念大悲水時,水可無限而布施亦無限,此隨發心者功德如何而定。
大悲咒防火災法:除用大悲水遍瀟居屋可免火災外,可改備黃元紙一張,念咒時儀式同上述;每念大悲咒一遍於此黃紙上印一紅圈「○」。共念大悲咒四十九遍(即印七個「○」或一成行,共七行)並於四角○上,每角○加念觀音靈感真言一遍,加一小咒於角上大○內,然後將此咒紙焚於各家灶君座前,能免一宅火災。如念咒者功德圓滿,能使四周鄰居同受法益,不遭回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