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第一家建築設計院的變革與堅守

2020-12-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18日消息(記者劉天思)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建院)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建築設計院。1949年9月,時任北平市軍管會副秘書長(後任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公俠受命籌建公營永茂建築公司,併兼任總經理,1949年10月1日北京市公營永茂建築公司設計部(北京建院的前身)正式成立。北京建院為建設新中國的首都而生,歷經九次名稱的變革,堅持用匠心智慧打造城市的秩序與氣度,用建築作品續寫中華民族的文脈傳承,用專注赤誠扛起國企的使命與擔當。

  今天的北京建院是同時具備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屬性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以科技服務業為主業、屬於國家和北京市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範疇的大型國有建築設計諮詢機構。改革開放40年來,北京建院堅定「服務首都、服務中央」的政治站位,在服務國家和首都重大戰略部署、重要工程建設方面,不斷以優秀的建築設計作品向黨和人民交出歷史的答卷,始終引領著行業的發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北京建院描繪和見證了首都北京的城市變遷,也將繼續陪伴北京未來的建設與發展。作為新時代首都國企,北京建院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國資委的領導下,著力推動「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堅戰」,為更加奮發有為地推動首都新發展而努力奮鬥。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北京建院自成立以來一直傳承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基因,從建國初設計人員直接向毛主席、周總理匯報人民大會堂建築方案起,北京建院就逐步形成了有利於集聚、培育、發揮高端創意設計人才的文化氛圍與企業環境。69年來,北京建院凝聚了大量的國內優秀創意設計人才。其中,工程院院士1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0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62位,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11位。大量行業創意和技術型高端人才使北京建院人才結構整體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一、堅守責任擔當

  北京建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凝聚著行業頂尖人才,活躍在建築領域前沿。從建國十大建築中的八大建築,到天安門廣場建築群及長安街沿線建築群,從亞運會到奧運會,從民用住宅到城市公共建築,從城市背景到地標建築,從城市名片到國之重器,在25000多個日夜裡,完成了25000多個項目、250000000多平方米的設計工作。北京建院行業綜合排名始終在全國前三甲,高端項目佔有率始終高居榜首,設計科研獲獎始終遙遙領先,在服務國家和首都重大戰略部署、重要工程建設方面發揮著獨特價值。

  近年來,北京建院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在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中勇當主力軍、排頭兵。作為破解北京地區航空硬體能力飽和局面,京津冀的混合交通樞紐,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於京津雄三角形的中心交匯地帶,是一座承接傳統、面向未來、聯通世界的超大機場。北京建院作為其設計聯合總承包單位,搭建協同設計平臺,進行多人、多專業、多工種的「大軍團」作戰方式,以高效、科學、精確的方式完成全部技術設計工作,以高度的國企擔當精神和卓越的設計能力,實現了「引領世界機場建設,打造全球空港標杆」的既定目標,為這項偉大的世紀工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同時,北京建院還積極參與冬奧場館的工程建設。隨著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北京成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北京建院也很榮幸地成為世界上少數同時設計過雙奧場館的建築設計機構。2022年冬奧會,北京建院承擔了國家速滑館等2個新建場館以及國家體育館等7個改造場館的設計和諮詢工作。北京建院將嚴格按照國際奧委會的標準、冬奧組委和市重大項目辦的要求,統籌制定統一的技術和設計標準與要求。以打造「北京冬奧工程質量」金名片為目標,統籌協調推進所有項目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確保把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

  二、堅持文化自信

  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是北京建院一直以來堅持的責任與目標。

  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是中國傳統文化和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建築領域佔有重要地位。鬥栱,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中最重要的裝飾與結構部分,它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形制流變的重要標誌。梁思成先生說過:「所謂鬥栱,在宋《營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中解釋得最詳盡。它是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鑰匙,它在中國建築上之重要有如歐洲、希臘、羅馬建築中的『五範』。北京建院以鬥拱技藝為基礎,旨在搭建一個中國古建築木作技藝的培訓交流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也使建築師意識到,高度成熟的傳統建築系統的至高境界,反觀自身的職業狀況,促進思考,拓展建築縱深需要做的東西還很多。通過該平臺將中國古建築木作技藝由建築師範疇向社會進行普及推廣,切實地深入社會,深入大眾。

  除了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發揚,北京建院還堅持用國際語言,演繹著中華文化的自信。2014年,北京APEC峰會在美麗的雁棲湖舉辦,北京建院設計的以「漢唐飛揚」為主題的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完美融合,一經亮相便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2016年,杭州G20峰會中,北京建院作為設計總協調再次匯聚全球焦點,以「水墨中國」的思想貫穿始終,盡顯大國風範,江南特色。2017年,廈門金磚五國峰會會場在提煉了海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與福建地域文化元素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國際化的語言、柔和含蓄的表達方式,營造出金磚五國會議中心「圓潤舒展、風尚大氣」的空間氣質。這些峰會建築提供了我國主場外交的舞臺,它們見證著大國崛起的自信,體現著推動構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作為和不懈堅持,更是有力的挺起了國有企業的堅強脊梁。

  北京建院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創新體系,積累了大量設計科研成果,在超大複雜空間結構、抗震加固、BIM技術、綠色建築、住宅產業化等技術領域具有國內乃至國際領先優勢。改革開放的40年間,北京建院在建築設計和科研領域共榮獲包括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在內的國家級設計與科研獎項共計約650餘項、市級設計與科研類獎項共計約1100餘項,特別是近年來每年獲獎層次、獲獎數量一直處於行業第一的位置。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十大建築設計院系列評選結果
    活動介紹  為表彰業內優秀企業、樹立行業標杆,進一步促進我國建築設計行業的發展,工程行業的知名信息諮詢公司RCC瑞達恆連續10年舉辦對中國工程行業具有深度影響力的「中國十大」系列評選活動,分別選出2020年度的中國十大建築設計院、中國十大民營建築設計公司、中國十大外資建築設計公司和中國十大承建單位。
  • 乾貨分享|建築設計院薪酬制度分析之計件制
    由此可見,公司管理和員工收入仍是經久不變的大眾聚焦點,在這小微企業如履薄冰的一年,我們建築設計行業的好多設計院也需要開始對行業進行深刻的分析和認知了。建築設計院的薪酬制度建設也是我們最近討論得比較得多的話題,企業薪酬制度關係著企業的發展,關係著企業的生死,對企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 紀念毛梓堯誕辰 《新中國著名建築師毛梓堯》新書首發
    除此之外,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還將在年內計劃為新中國著名建築師毛梓堯舉辦個人建築設計作品專題展覽。         新中國成立後,毛梓堯毅然放棄了用解放前在上海奮鬥十幾年的積蓄,自己設計和蓋起的私宅,舉家北上,積極投身首都北京的建設中,先後主持或參與了人民大會堂、北京展覽館、天安門廣場改建、空軍總醫院等著名建築設計或規劃工作,被譽為「中國奠基未來的第一代建築師」。曾獲優秀設計獎。2005年,毛梓堯被國家建設部授予「傑出建築師獎。」
  • 建築設計院轉型出路在於全過程工程諮詢
    當前,建築市場項目規模大型化、總承包一體化、技術工藝複雜化和產業分工專業化趨勢逐步確立,客觀上要求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化、科學化、市場化。隨之,建築業企業轉型升級成為必然選擇,勘察設計企業尤其是僅以設計業為主的建築設計院也面臨著轉型挑戰。從建築行業視角來看,建築設計院轉型有兩條路:一是向工程總承包模式轉型;二是向全過程工程諮詢轉型。
  •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傳統建築設計院在近來似乎一直處於寒冬期,許多資質較新規模較小的設計院都難以為繼,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有哪些呢?總結一下我們就知道,其實建築設計院裡面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對現在的建築設計行業發展都是很難跨過的絆腳石。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痛症。案例1.
  • 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再上徵程
    12月20日,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喬遷誌喜暨與城市共成長建築設計作品展暨王劍橋繪畫藝術作品展在鰜魚洲文創園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大樓舉行。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已於2020年8月搬遷至由該院親自參與設計的鰜魚洲文創園,擁有獨棟院落式辦公新址——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大院。
  • 中國勘察設計院排名(前100強)
    全國共有勘察設計企業12375家,其中甲級企業 1928家,乙級企業 3410家。 1 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3 鐵道第二勘察設計院 4 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 5 鐵道第一勘察設計院 6 國家電力公司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 7 鐵道第四勘察設計院 8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
  • 70周年建築成果展,全球盡睹中國建築精彩武漢國際建築科技博覽會29...
    「建·人文空間 築·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9武漢國際建築科技博覽會」,將於201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盛大舉行,共有近300家企業相關企業和機構應邀參展。  初步統計,武漢國際建築科技博覽會本次邀請近300家企業應邀參展,包括:中建三局、一冶集團、中交集團、漢陽市政、武漢市政大型建築施工企業;中南設計院、市政設計院、民用設計院、中設設計院等建築設計行業;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土木建築學院;湖北省牆體材料行業協會、湖北省室內設計行業協會、湖北省市政工程協會、湖北省節能行業協會、湖北省地坪行業協會
  • 遷至鰜魚洲文創園,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再上徵程
    12月20日,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喬遷誌喜暨與城市共成長建築設計作品展暨王劍橋繪畫藝術作品展在鰜魚洲文創園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大樓舉行。記者了解到,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已於2020年8月搬遷至由該院親自參與設計的鰜魚洲文創園,擁有獨棟院落式辦公新址——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大院。本次喬遷慶典,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將舉辦一系列活動,與新老朋友一起共同回顧東莞市建築設計院四十年間的感人時刻,攜手展望新未來。
  • 建築往事丨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辦公樓的故事(上)
    跟著他們,我生在設計院、長在設計院,兒時在這棟樓裡嬉戲玩耍、做過作業,看父輩們在樓前操坪裡集合、做操、打球、拔河……耳濡目染,聽到和看到最多的,工作和生活最久就算是以這大樓為中心的設計院了。 辦公樓的建設 湖南省建築設計院辦公樓於1959年由當時的主管單位湖南省基本建設局立項興建,是由本院(當時院名為省基建局設計院)設計的。
  • 甘肅痛失超級中央企業總部: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西安受益大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53年,公司前身是在原西北鐵路幹線工程局設計處的基礎上,在甘肅省蘭州市成立鐵道部設計局西北設計分局。2005年12月,公司生產指揮中心由蘭州遷至西安。鐵一院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批大型綜合性鐵路勘察設計單位,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督管理的大型世界500強中央企業中國鐵建全資子公司。
  • CFIC2016特邀嘉賓中國建築設計院副院長趙鋰
    慧聰消防網訊    2016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CFIC2016)註冊報名    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副院長、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住建部建築給水排水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給水排水研究分會理事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 《建築之美》入選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副總建築師祁斌力著
    《建築科普叢書》(6冊)的第一輯共6冊,由中國建築學會主編。《建築之美》為《建築科普叢書》(6冊)內的一冊,由清華大學建築設計院副總建築師祁斌撰寫,目前已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套叢書的第一輯(6冊)由中國建築學會仲繼壽、顧勇新主持,由四位作者撰寫。
  • 新中國成立後哈工大首位中國專業教師陳雨波逝世,享年98歲
    公開資料顯示,陳雨波教授原名陳燕,1922年8月20日生於無錫, 196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堂叔父是集社會活動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社會科學家、教育學家和外交家於一身的學界泰鬥陳翰笙。1941年,陳雨波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土木系學習,1945年4月畢業,獲學士學位。
  • 設計院與甲方的流程_2020年設計院與甲方的流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設計院與甲方的流程專題為您提供設計院與甲方的流程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設計院與甲方的流程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瀏覽數:15394 回複數:9
  • 長春電影製片廠: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
    長春是亞洲第一的森林城,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78%,居於亞洲大城市之冠,不僅市區綠樹成蔭,就連城市周邊也是綠色的海洋,長春的旅遊資源豐富,這裡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較多,淨月潭森林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這裡還有許多日偽時期的遺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春電影製片廠。
  • 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信息產業院社會招聘
    一、單位簡介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原交通部水運規劃設計院),成立於1951年,是新中國第一家水運勘察、規劃與設計機構。現隸屬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國資委下屬央企,世界500強企業。院本部坐落於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本部門辦公地點在北京市朝陽區安翔北裡11號。
  • 全國建築業設計院60強最新排名
    據統計,在列入榜單企業總數不變的情況下,相比往年,2014年新晉的中國工程設計企業高達13家,往年上榜的部分知名設計企業已成功轉型,並轉戰中國承包商80強榜單。據榜單顯示,2013年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年度設計總營業收入為1060.8億元,與上年度的設計總營業收入1052.4億,略微增長0.8個百分點。
  • 智能時代堅守教學規律變革
    作為教學活動諸要素之間本質聯繫的教學規律呈現出一定的堅守,即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的目標得以堅守,知識體系與結構的完整性得以堅守,班級授課制度作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得以堅守,教師與學生情感交往型的師生關係得以堅守,學校階段式總結性教學評價得以堅守等。以堅守為基,人工智慧與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教學要素之間規律性關係的一些變革。  識別優勢充實目標,完善人才成長格局。
  • 中國電建7家設計院2018淨利潤大對比,哪家奪魁?
    近日,中國電建公布了 2018 年年報,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電建 7 家設計院 2018 年淨利潤情況如何。   7 家設計院分別為:中國電建集團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北京院」)、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華東院」)、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西北院」)、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南院」)、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成都院」)、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