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收穫的季節,今天,第36個教師節如約而至。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隊伍建設一直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
多年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依託東北師範大學教師教育領域的優勢力量,出版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教師教育精品教材,這些教材深受廣大師範院校師生的推崇,多種教材歷經再版、重印,為國家師範專業人才培養和教師教育課程建設做出了貢獻。
想鞏固專業知識?想提高教學能力?金秋九月,藉此教師節來臨之季,東師高教為廣大師範生和在職教師帶來了一份「禮物」——教師教育精品教材推介。所選教材兼具理論性、實踐性、創新性、時代性,是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成果,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教師教育精品教材推介 第1期:
《教育原理》
教育本質要回答「教育究竟是什麼」,即回答教育活動與社會上其他各種活動之間的質的根本區別。對教育本質的清醒認識、科學回答和準確的把握是屬於教育觀的問題。
教育本屬雖屬抽象的教育哲學問題,但在現實的教育實踐之中處處都有它的體現。從宏觀上看,對教育本質的不同認識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確立,教育內容和方法的選擇,教育評價標準、教育發展戰略和各項教育方針、政策的確定,以及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方式等;從微觀上看,對教育本質的不同把握將直接影響學生正確教育觀的形成。因此,認真研究和明晰教育本質,對科學教育觀的樹立意義十分重大。
在分析教育本質問題時,必須首先確定教育的範圍和本質的含義,這樣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執,使論者有共同的論域。我們在這裡討論的教育是「教育一般」,它的外延是古今中外現在未來各級各類教育,而非某一國家或某一種形式或某一階段的教育。我們這裡討論的本質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繫。事物的本質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決定的。一事物的根本性質,對於該事物來說,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質;對於它事物來說,就是它們之間的本質區別。本質和必然性、規律性是同等程度的範疇,但比較起來,本質的含義要更寬泛一些,它是事物內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規律性的綜合,不能把事物的各種屬性和功能混為本質。
本質是相對現象而言的。現象指一事物的外在表現。教育有著多種多樣的外部表現形式。從原始教育到當代教育,從家庭教育到學校教育,從觀察模仿到言傳身教,千百年來,教育活動的內容、形式、方法不斷地更替、發展,其外部表現可謂變化多樣。但如果我們能夠透過這些變化多樣的外部現象,從紛繁複雜的矛盾中找到潛藏在現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穩定的東西,便是找到了教育的本質,找到了決定著教育活動與其他社會活動根本區別的特殊規定性。
因此我們認為,人類從古至今紛繁複雜的各類教育現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穩定的,且又是與其他的社會活動根本區別的,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即根據一定社會需要而進行的培養人的活動或培養人的過程。
通過現象看本質,不論我們強加給教育多少個屬性,多少個性質,這都無礙於教育作為一種培養人的活動的本質規定。教育過去是、今天是、將來也必定還是教育一一人的培養,這便是教育的本質。
——節選自《教育原理》第三章第五節
本書同近年來多部有新意的同類著作一樣,有自己的特色,距達到理想的境界,還有新的臺階需要攀登。因為,一部較好的和裡程碑式的《教育原理》,其成熟之路是漫漫的。我希望有更多的關注者參與教育原理問題的評論和研討,共同求索。這對活躍教育學術氣氛,促進教育原理學科建設的創新,是絕對多益的。
——王逢賢(序言)
01 教材介紹
本書從教育與社會發展和教育與人的發展兩大主線或兩大基本問題出發,通過對教育原理內容體系的科學限定,集中闡述了十二個教育問題,即教育的歷史變遷、教育的本質、教育與社會發展、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內容、教育活動、教育過程、教育規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圍繞這十二個問題,闡述了與教育直接相關的教育的一般原理。
02 獲獎經歷
03 作者介紹
柳海民
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任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東北師範大學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部幼兒園園長培訓中心主任。第三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國家級教學團隊(教育學原理)負責人,國家精品課程(教育概論)負責人,吉林省高級專家,吉林省省管優秀專家,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04
目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