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間,瀏陽花炮在「瘦身」中壯大
千年產業,如今煥發新生機。從唐至今,瀏陽花炮產業綿延而來,璀璨了世界的天空。在安全、環保要求更嚴、技術要求更高、禁放形勢日趨嚴峻的當下,瀏陽花炮用壯士斷腕的勇氣,譜寫出一曲新時代的跨越發展之歌。
「世界煙花看瀏陽」,以十年為期,從數據來分析,瀏陽花炮產業在近年來發生的「產業突變」更讓人驚嘆:企業數量大瘦身,從當年的近千家,縮減到如今的558家;花炮產業集群的產值規模,卻增長了一倍,從2008年100.73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228.2億元!
安全、科技,如同瀏陽花炮這一巨型產業戰車的「雙輪」與「兩翼」,正驅動著整個產業朝著高質量發展的軌道快速前行,瀏陽花炮在全球行業內的領軍地位,也將會得到進一步鞏固。
瀏陽日報記者唐嬌
璀璨世界的天空
瀏陽花炮領軍地位進一步鞏固
目前,瀏陽煙花爆竹的產能佔全國總量的70%,花炮內銷佔全國的50%,出口佔全國出口的60%,主要銷往美洲、歐洲、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2月14日,2018瀏陽煙花春節首場焰火在「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美國紐約春節焰火晚會成功燃放,瀏陽煙花與在美華人、華僑和美國民眾共度歡樂中國年。
這是自2015年以來,瀏陽煙花第四次代表國家形象在紐約綻放。
紐約、雪梨、吉隆坡……有人形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煙花。
從昆明世博會到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再到北京奧運會,國內乃至國際的重大節日和盛會上,經常會有瀏陽花炮的身影。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瀏陽花炮已經成為「精彩世界,裝扮喜慶」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產品。
其實,早在百多年前,瀏陽煙花就已走出國門,根據《瀏陽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瀏陽的煙花、鞭炮就走出了國門,出口亞洲乃至歐美國家。
而在1933年美國芝加哥萬國博覽會上,瀏陽花炮作為工藝品參展並獲得獎牌。
「每年都有大量國外的設計團隊來到瀏陽,與本土煙花公司合作,創意製作大型的煙花秀帶到世界各地。」參與過上海世博會、北京奧運會煙花燃放的老「煙花人」葛光明接受採訪時說。
據統計,目前,瀏陽煙花爆竹的產能佔全國總量的70%,花炮內銷佔全國的50%,出口佔全國出口的60%,主要銷往美洲、歐洲、東南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瀏陽花炮產業已形成了集原材料供應、生產經營、科研設計、包裝印刷、倉儲物流、焰火燃放、文化創意為一體的產業集群,瀏陽也成為了全球煙花爆竹生產貿易基地、科研中心,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煙花之鄉」,行業領軍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推進供給側改革
淘汰落後產能產業結構更優化
經過兩年的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全市有224家企業、74家工區申報退出,兼併重組生產企業81家,瀏陽花炮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當前,供給側改革成為新常態。於瀏陽花炮而言,推動花炮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2016年9月10日,1000多名花炮企業老闆集中到了一起,這場名為「落後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退出工作動員大會」的會議,拉開了花炮產業淘汰落後產能的序幕。
經過兩年的落後產能淘汰退出,全市有224家企業、74家工區申報退出,兼併重組生產企業81家,完成了省、長沙市下達的退出目標任務。這些企業的退出和兼併重組,換來整個產業的「前進」,瀏陽花炮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發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558,這個數字,是瀏陽當前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的數量。
「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推動增長的質量和數量。」瀏陽花炮行業認真研判形勢、關鍵時刻抉擇。以瀏陽市鴻福煙花製造有限公司為例,退出後更名為鴻福煙花倉儲服務有限公司,新建的煙花倉儲基地倉儲面積將近2萬平方米。當基地還在建設時,就被12家花炮企業預訂了所有倉庫。鴻福煙花倉儲負責人黃佑昌說,在新形勢下,退出轉型反而更容易找到機遇,重獲新生。
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就沒有當今瀏陽花炮向前奔湧的朝氣。
「瀏陽花炮行業的集團化主要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1世紀初十個花炮集團的成功組建;第二階段是自2013年以來,包括瀏陽市三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明義煙花集團有限公司、瀏陽市頤和隆煙花集團有限公司、湖南慶泰花炮集團有限公司等集團組建。」瀏陽市花炮局調控科科長黃將佑介紹。
集團化發展帶動產業從作坊式向規模型、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分散型向集約型轉變,產業基礎更加穩固,整體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如今的瀏陽花炮,向集約化要效益、從產出投入比算成本,單位面積內的產值更高,集團化的推進,讓「小而散」沒有了市場,「高大上」的現代化企業獨當一面,推動瀏陽花炮更高質量發展。
在瀏陽,不斷有新的花炮產品問世,不斷有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創新成為行業穩定發展的強勁引擎。達伊達拉智能玩具煙花一開售,就廣受歡迎。煙花易購、瀏陽花炮連鎖、創意花火劇團……一個個新生花炮商業模式,開創了瀏陽花炮的新天地。
目前,全市花炮生產企業生產工序平均機械使用率達70%,鞭炮生產已全面實現機械化。同時,走安全、環保、科技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產業發展道路,將花炮產業由製造業向文化創意產業轉變。
安全與科技同行
駛上更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我為什麼把1.5億投入到瀏陽花炮行業,後面又追加一輪投資。」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金東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用一種戰略投資者的眼光看待瀏陽花炮,他認為,「瀏陽花炮現在迎來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金東資本投入的中洲煙花,已經在機械化之路上,走出一條新的路子。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經過300多次試驗,第三代組合煙花全自動化生產線終於研製成功。」中洲煙花董事長李昌初介紹,這條生產線實現了人機、人藥完全分離,產能提高了4倍,年產值達2億元。
中洲煙花的組合煙花全自動化生產線研發成功,標誌著煙花由傳統手工製作向機械化、自動化生產轉變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黃將佑看來,「瀏陽的機械化水平是走在國內乃至世界的前列的。」他認為,中洲煙花的全自動化生產線,以及東信煙花的全自動煙花亮珠生產線、全自動組合煙花內筒裝藥生產線和組合煙花自動組裝生產線,「是全自動智能煙花產線行業的顛覆之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啟了煙花行業智能化的新篇章。」
花炮機械發展迅速,新機器不斷湧現,產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逐漸引領了全國乃至全球花炮行業的發展。
資料顯示,目前,全市花炮生產企業均不同程度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生產工序平均機械使用率達70%,鞭炮生產已全面實現機械化。
根據瀏陽市煙花爆竹產業集群「十三五」發展規劃,瀏陽煙花爆竹產業明確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提質,走安全、環保、科技為主要內容的文化產業發展道路,由內而外的產業提質,將花炮產業由製造業向文化創意產業轉變,瀏陽花炮再次先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