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宋開始,菖蒲這種植物,就走出溪頭澗畔,成為文人案頭清供,也就是現在的菖蒲盆景。菖蒲,古人云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在《盆景偶錄》中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菖蒲可作為盆景單獨觀賞,常常置於在書房案頭,為案頭增添一絲生意與綠色,簡潔明了,也是一番趣味。但菖蒲盆景個頭較小,景色有限,如果配上盆景會是怎樣的風景呢?
當您有這種想法時,不妨把菖蒲與盆景植物擺放在一起,進行一次二次創作。逛盆景展時不知盆友是否注意到菖蒲的身影?現在很多盆景展覽裡,菖蒲常常與盆景搭配,形成整體,作為盆景的一部分展示,有的盆景與菖蒲,置於博古架中,清新典雅;有的盆景幾架下方擺上菖蒲,相互呼應,往往有點題的奇效。
古往今來,歌詠菖蒲的詩詞不計其數,謝縉道「三尺青青古太阿,舞風斫碎一川波」,陸遊說「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等。不僅因為它的潔雅、青翠,它還能吸附微塵,淨化空氣,更是因為它的文化底蘊,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防疫驅邪的靈草,每逢端午時節,懸菖蒲、艾葉於門窗以祛避邪疫的說法;夏、秋之夜,燃菖蒲、艾葉,驅蚊滅蟲的效果。
菖蒲起源於盆景,是盆景植物的一種,現在菖蒲盆景已是案頭一景,與盆景其它植物搭檔,更是野趣十足,把觀賞效果最大化。
養喜神為招福之本–祝您喜上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