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紀錄片的問世,讓我們對中國的植物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該片用震撼而溫暖的鏡頭語言,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故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茶樹。
茶起源於中國,是中國的傳統飲品,自古有之,源遠流長。據文字記載,我們的祖先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現在我們很難弄清楚中國茶樹的起源,這個問題歷有爭議,但意見比較統一的是,中國是中國茶樹的原產地,茶樹是由中國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的。
有段時間,我被安排到山區工作,那是一個地處大別山腹地的縣城。該縣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潤,土壤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終年雲霧繚繞,這種特定的地理環境,尤其適合優質茶葉生長。在這裡我與茶有了更親密的接觸,也因此了解了它的生長、生活和生產的全部過程。
山裡人好客,客人來了,必會奉上自家親手炒制的好茶,用煮沸的山泉水泡製,碧綠的茶葉在熱水裡翻滾,清香撲鼻。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據說用這裡的山泉水泡出的茶水,味道最佳。掀開杯蓋,捧起杯子輕輕呷上一口,濃鬱的茶香沁人心脾,苦澀中帶有絲絲香甜的味道,令人拍案叫絕。
從那時喜歡上喝茶,並對中國的茶文化有所涉獵。也知道茶的種類很多,而我喜歡喝的叫綠茶。綠茶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採摘新鮮的茶樹葉或者嫩芽,經攤涼、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製作即成。山裡面幾乎人人都會制茶,但手藝有高下之分,熟練的師傅不但制茶的產量高,而且做出來的茶滋味更好更豐富。
茶風體現家風,中國歷來就有以茶示禮、以茶交友的家風。一個人的修養高低從喝茶便可窺見一斑,性格不同的人,喝茶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慢慢品嘗的,也有鯨吞豪飲的,但是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相同內涵,那就是對茶的喜愛。茶濃於水,代表著不但君子而且熱情,茶苦中有甘,代表著包容與豁達。幾千年來的茶風,構築了中華民族血脈不斷、文明不墜的家庭基石。
茶風孕育家風,家風彰顯國風。茶風、家風與國風,其實是一脈相通的。家風連國風,家風正則國風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今多少事,一杯香茗中。「溫良恭儉讓」的基本美德灌注在家風傳承中,正如一杯好茶,濃而不澀,甘而不膩。以「好家風」涵養出的「好國風」,形成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風引領世界風,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中華名族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熱情好客,朋友來了有好茶。可是曾經有一股強盜,喝著中國茶,卻把中華文明的待客之道踐踏於腳下,中華民族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屈辱,但從未屈服,並以德報怨。「一帶一路」的構想,包容與開放,正如茶水的苦澀與甘甜,提神醒腦,滋潤心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的茶樹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世界上也有很多很多國家的人喜歡上茶的味道,茶風、家風、國風、世界風,希望這股清風讓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