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應義塾大學 政策媒體研究科
修士在讀前輩分享
本篇文章全是學生的真實提問,看看有沒有你也想了解的問題吧~
01
請問研究計劃書可以跟作品集毫不相關嗎?
比如我作品集做了一個小狗,研究計劃寫我要研究喜馬拉雅的植物?
研究計劃書和作品集可以不相關,但也有一尺度。就比如說我的研究計劃書寫的是非常古典的東西,寫的是上海裡弄改造,但我的作品集做的事很前衛的東西。這樣的不相關程度是可以的,因為他們都是跟建築跟環境有關的。
但是你作品集做一個小狗,研究計劃書寫喜馬拉雅的植物,這個可能就有點偏了。
02
請問研究計劃書字數最好控制在多少字?
排版字號上是否有一定標準呢,有些學校如果要求出願的研究計劃書是5000字的話,聯繫導師需要縮減成剪短版本嗎?
因為我們的研究計劃書是先給教授之後才給學校的,給教授的時候可以讓他看到一些比較集中的思想就可以。等拿到內諾,就去看一下學校往年對研究計劃書的要求,一般會告訴你具體的格式。
很重要的一點是大家一定要記得把文檔導成pdf格式,給導師的時候就需要提交pdf格式。
03
慶應有建築室內設計專攻的修士專業嗎?
還有其他學校這個專業比較強勢嗎?
其實武藏野美術大學室內設計有幾個導師還挺厲害的。我當時去參加過武藏野的校園開放日,感覺那幾個導師可能在室內設計會更具有權威性。慶應我了解下來感覺可能是針對建築外貌這方面的比較多。
04
導師希望看到你的研究課題是怎樣的?
是可以運用到日本做貢獻的(針對日本現狀),還是可以明確告訴他我就是學完要回國為中國服務的(針對中國現狀)?還是說可以說大一點 為全行業或者領域服務的?
建議不要說給某個國家做貢獻。不排除有的日本老師可能有些政治上的傾向,但是這類導師一般也不會要我們。大多數的導師,尤其是說像我們學設計,學建築這些,它是一個全人類的學科,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說你想要把它運用在什麼方面,而不是運用在哪個國家。
05
教授會在意我國內本科階段的經歷嗎?
比如我需要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或者多參加一些專業比賽嗎?
我當時遇到給大家講一下我面試吧,我當時面試的時候有三個老師,其中有一位是我申請的導師。一般來講你的導師是不會問你太多問題的,他會讓其他的幾位老師來問你問題,那他們問你的時候可能就會涉及到你的一些過往經歷,或者說是你個人對未來的一些想法。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本科有一些比較好的經歷,他們是會更加認可的。
大家如果曾經得過什麼樣的獎項的話,可以在給學校遞交材料的時候,添加到附件裡。這就屬於一個錦上添花的這樣一個東西。如果你的獎項不是本專業的重量級的獎項的話,那只能說明你個人能力還不錯。
06
多摩美術大學和武藏野美術大學有多難進?
多摩美術和武藏野美術希望學生是一個設計方面的人才,有這個天賦在。所以你做的東西要有靈性,有個人風格,它是一個非常看導師感覺的東西。
但是一些比較綜合類的學校,比如慶應到明治甚至東大,他很看重學生的全面能力。就說除了有一兩樣比較突出的點之外,你要沒有硬傷。
多摩美術大學和武藏野美術大學,這類學校即便你本科的成績不太好,英語成績比較一般,也沒有關係。但作品集你的想法一定要足夠的好,足夠的挑人眼球。
難度的話,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我之前去參加過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學校開放日,當時跟老師也聊了一下,基本你作品集做到一個比較有趣,比較完整的狀態,老師們對你至少不會抱有牴觸的情緒,就是可以去試試的。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說覺得入學那麼難,你的東西只要有靈性,或者有自己的想法在,老師們不會死磕你,要求你一定要是天才。
正在建的小木屋
07
作品集準備好,只修改研究計劃書就可以多投幾個學校嗎?
可以多投,但有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報名費。
一般一所學校的報名費是3萬日元左右,如果瘋狂報的話可能也要花不少錢。一般選個保底學校,之後衝一衝好學校就可以了。不建議漫無目的為了多拿offer而報很多學校。
大家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第一年年底報報名,投一些保底校,第二年再衝一些好學校。
我的個人建議:
雖然都說來日本肯定來東京的最多,但是實際上日本好的設計大學在其他城市也有很多,而競爭的壓力會比東京少很多。如果有同學不想在競爭這麼大的東京,也可以去考慮一下去京都或者大阪,關西這邊會感覺壓力小很多,這是我很多同學申請下來的一個感受。
08
獎學金難申請嗎?
獎學金的話,是要看學校的。一般私立學校給獎學金會給的比較大膽,每個學校有很多種不同的獎學金,也有專門給外國人的獎學金。
在確定入學之後,學校一般會給你一本獎學金申請手冊。第一年的申請比較看運氣吧,一般在第二年的時候,只要你第一年成績沒有問題,然後該合格的東西都合格了,你就可以申請一些比較大額的獎學金。具體獎學金情況需要看學校的政策。
最後一個小建議,大家申請上了導師一定要堅持住。因為我實在是見過蠻多案例:因為導師太嚴格,就中途逃跑,或者說是糊弄了事。這樣可能對你自身來說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也很影響中國學生這個群體在導師心中的地位。
09
對於錄取來說,作品集和研究計劃書之間學校有側重嗎
如果說你的方向特別偏設計,比如說就是像平面、建築,這種可能是作品集更加重要一點。因為計劃書這個東西它文字表述的是你很想法的一些東西,而作品集是切實的表現個人能力、個人風格、個人想法的。如果你的偏研究類的,比如建築風格研究,那這時候可能研究計劃書會更重要。
10
面試時問及「是否打工」怎麼回答比較好?
導師會不會怕經濟能力不夠,怕打工影響做研究
其實很多做設計相關專業的同學你是沒什麼時間打工的。我當時面試的時候,導師也有問到過這個問題,我回答的是「家裡可以負擔我的費用,所以不會打工。」當然也有同學是回答「不會打工」但實際悄咪咪的打工。
其實導師還挺不希望學生不好好搞學術拼命打工的。我有一個秘魯的同學,他當時也是一邊打工一邊上課,但打工只堅持了兩個月就結束了,因為實在太累了。
在學校你要建模、做模型、參加研討會、做方案等等,這些已經佔據了你生活很大的一部分。可能有同學經歷比較旺盛,可以兼顧,但是導師還是希望你專心搞研究,所以至少不要讓導師覺得你會把很多精力放在打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