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從古至今人民名句的綜合體,日常生活中提到俗語,大家都會說一兩句。小時候的我們如果犯了錯誤或者不聽話,大人們就經常會說一些老話,當我們還是不聽話的時候,最經典的話便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便是俗語。俗語也是經過眾多時代人民智慧的結晶,總結出來了很多有經驗的語句,對後世的人們有警示的作用。今天和大家聊一句俗語:「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我們一起來看「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很多人會發出疑問,這句話究竟有道理嗎?而且為啥好人不長命?這句俗語最為直觀的意思就是,當有人做了許多好事卻並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體現在不長壽這一點,而那些經常幹壞事的人,卻能夠生活的非常舒適滋潤,逍遙法外,壽命很長。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導致好人和壞人會有如此之大,而且違反常理的差異呢?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所謂的好人,我們不妨假設將他們想像為一個群體。這個群體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待人以善,極為熱心腸喜歡樂於助人,而且通事理明是非,在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捨己為人。而他們的各種行為能夠得到社會和普通民眾的認可和尊重,人們也十分的愛戴他們。那麼究竟為什麼深受人民喜愛卻不長壽呢?二者並沒有關聯啊?
這是因為好人總能在別人需要幫助,出現困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他們總會主動的去幫助他人,而且還能在不耽誤自己分內之事的情況下,久而久之因為勞累或者其他身體原因,會造成潛在的隱患,畢竟他們比平常人多做了許多,也是能夠理解的。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好人總在關鍵之時站出來,為了大家的利益而犧牲自己。從日常的消防隊員就能看出,這些人都是為了他人不顧自己生命安危的真正的英雄。再遠的不說,在艱難抗戰時期犧牲的英雄先烈們,他們便是當時社會好人的代表,如果沒有這群人,當時的國家發展簡直無法想像,因此說好人不長命。
而禍害,我們也亦將這些敗類歸為一個群體。這群人最為突出的特徵就是貪圖小便宜,只為自己的利益,根本沒有一點的是非觀念,為了達成一件事往往將道德拋在九霄雲外。在起了利益衝突時連家人也不顧,對社會更是百害而無一利。小編為大家舉個例子,古往今來賭博的人往往為了爭一口氣,輸紅了眼什麼都能出賣,連妻子孩子都不放在眼裡,眼裡只有利益,是多麼的可惡。再比如說古代家國處於戰爭危難之間,很多人會選擇苟且偷生當漢奸,在這些人的眼裡,是沒有民族大義這個說法的,貪生怕死,所以說禍害遺千年。
那我們再從佛教來理這句話:
「因果」。關於因果,我們聽到的最多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和「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些話都是告訴我們,因果是真實不虛的,我們之所以看不到當下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因為忽略了一個時間的問題。
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個人的心念決定了他的行為,而他的行為又決定了他要遭受和承擔的結果。好人之所以有好報,是因為好的心念會決定好的行為,而好的行為也會帶來好的結果;惡人之所以有惡報,也是因為壞的心念決定了壞的行為,而壞的行為也必然會帶來惡的結果。
為何世人看不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呢?是因為世人所看的遠度還不夠。在佛教裡,因果並不是我們眼下所看到的一個短暫的片段,因果是通三世的,它牽扯到無數無量善與惡的交融,非常複雜。
我們沒有開悟,並不能洞徹三世因果,更沒有古代偉人的洞見與智慧。也自然就會產生,只以眼下所見妄談因果的毛病。這是偏見的、狹隘的、不具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