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恰逢花季年華因為愛情與大山結下不解之緣。她,面臨單位體制改革時離職,奔赴南方從零開始,幾經輾轉賺得第一桶金,隨後在2002年重回故裡,堅定意志,十六年寒暑咬定青山、點綠荒嶺,帶動山裡的鄉親們共同致富。她是青山綠源荒山開發有限公司、龍門山莊吳偉。
1990年,吳偉在訂婚後,第一次走進大山到未婚夫的老家。回想首次進山時的情景,吳偉懷揣著好奇而又忐忑的心情,遠遠望去,光禿禿的荒山很是沉寂,前往山村通過一座橋,穿過像是雨水衝出來一樣的羊腸小路,推著時下流行的自行車前行。「怎麼會有人住在這地方?我不會是被騙了吧…」前進的路上內心翻湧的思緒曾甚至曾觸及到了淚腺,終於在半個小時的徒步行程後,眼前的「土坯房、土地面」撥開了她心中的迷霧。「知道山裡窮,卻不知到是窮成這樣。」吳偉回到家,自己經歷思想鬥爭,雖如此,她還是順心成為了山裡的媳婦。結婚送親時是兩個弟弟陪同,唯一一輛吉普車能在山路上顛到連線冒火。荒山的貧瘠、山民的困境給吳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想著要是把這荒山變綠該有多美好。
成家以後,在單位工作留在縣城租房生活,當時人均月收入大概在40元左右。後因單位改制離職,迫於生活壓力,於是選擇到南方打工,期間在深圳做銷售兩年,種種原因轉至南京創辦公司,在從事電力電器產品銷售才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公司在福州、廈門、鄭州、雲南等地都設有辦事處。這個時期的經歷,讓她見識到多地的綠水青山。使得返鄉綠化荒山的信念更加堅定。
在2002年,從南方回到家鄉。吳偉主動找到當地鄉政府,在政府的幫助下,她出錢出力,帶領鄉親們修了三千米的水泥路,近八千米的環山路。2003年,成立了青山綠源荒山開發有限公司,陸續承包了青山莊及周邊村一萬畝荒山,從此開啟漫長的綠化荒山之路。
吳偉深知綠化荒山只靠一腔熱血遠遠不夠的。山上什麼時間種什麼樹?如何做到差異化、多樣化?每一個環節,從事農業工作的父親和河北農業大學專家幫忙做了系統規劃,給予了她鼎力支持。吳偉也凡事親力親為,見證荒山一天天變綠。山上,人們經常能見到吳偉穿著工作服和鄉親們一起背樹苗、種樹、澆水。這一幹,就是16年。如今,6個山頭一萬畝地,層層梯田層層樹,種滿了松柏、桃樹、杏樹、核桃樹,枝繁葉茂,空氣清新。昔日的荒山如今不僅生機勃勃,成為遠近聞名的「聚寶盆」。 僅青山綠源荒山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龍門山莊,就為附近村民提供了30多個就業崗位,周邊村民來山莊上班的同時還不耽誤自家的莊稼地,鄉親們紛紛走上致富路。
這16年,吳偉也經歷了諸多的風雨和打擊。2003年,山上打第一口井。第一次打井井打到150米都沒能見到水,又換了一個地方重新打。原本2個月就能完成的事,足足打了半年。期間,因為缺水,一些樹苗陸續死去。2005年春一個傍晚,山頂突然起火,後半夜大火才被徹底撲滅。不少剛剛開始掛果的果樹被火直接燒死,經濟損失十幾萬元。2006年,一場罕見的冰雹突如其來,一批剛剛長到一人高的小樹苗被砸得七零八落。吳偉一邊從南方掙錢,一邊把掙來的錢投到山裡,從50萬,到200萬,到如今的上千萬。吳偉付出的不僅是金錢,更多的是心血、是責任。
吳偉堅定信念、堅持付出不僅贏得了當地鄉親們的好口碑,也獲得社會的肯定和鼓勵。2003年,吳偉被評為「河北省造林綠化先進個人」;2004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太行山綠化工程先進個人」稱號;2006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2008年,獲評「河北省『三八』紅旗手」;2008年,吳偉當選為奧運火炬手;2009年,被省政府評為「河北省農業勞動模範」,同年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13年,榮獲「保定市支持老區建設先進個人」稱號……
一路走來,她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身邊的人。如今的青山莊周邊,村民們紛紛搶著往荒山上種樹。已經滿載榮譽的吳偉還在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儲備,種植、養殖,樣樣精通。她還在積極爭取找到更好的項目,給員工和村民帶來更多實惠。
現在龍門山莊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山色秀美,空氣清新,沒有任何汙染,萬畝果園,梯田交錯,宛如綠色的海洋。樹木搭配按一棗、二杏、三桃、四柿、五石榴設計,實現品種多樣化,早、中、晚搭配,乾鮮結合。山頂槐柏戴帽,中間果樹纏腰,下面柿棗護腳,形成陽紅、頂綠、陰黃的秀美景色,讓遊人流連忘返。下一步,公司將創新運營模式,讓山區的自然風光和綠色產品惠及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能夠走進山區接近大自然、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