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考點範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夥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楊媽整理的是超強颱風「利奇馬」來了,有關颱風你需要知道這些。希望考生能夠掌握。
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超強颱風級)的中心今天(9日)早晨5點鐘位於浙江省溫嶺市東南方大約365公裡的東海南部海面上。
預計,「利奇馬」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浙江沿海靠近,將於10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蒼南一帶沿海登陸,最大可能在浙江台州到樂清一帶沿海登陸(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4-16級,45-52米/秒)。登陸後,「利奇馬」將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
沿海地區的小夥伴,颱風天一定要注意安全。
今天,楊媽也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有關颱風的常識。
颱風(英語: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時118千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近義字颱風。
過去我國習慣稱形成於26℃以上熱帶洋面上的熱帶氣旋為颱風,按照其強度,分為六個等級: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
颱風帶來的好處
作為一種災害性天氣,可以說,提起颱風,沒有人會對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兩重性,颱風是給人類帶來了災害,但假如沒有颱風,人類將更加遭殃。科學研究發現,颱風對人類至少有如下幾大好處:
其一,颱風為人們帶來了豐沛的淡水。颱風給中國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東南亞和美國東南部帶來大量的雨水。
其二,靠近赤道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受日照時間最長,乾熱難忍,如果沒有颱風來驅散這些地區的熱量,那裡將會更熱,地表沙荒將更加嚴重。
同時寒帶將會更冷,溫帶將會消失。我國將沒有昆明這樣的春城,也沒有四季長青的廣州,「北大倉」、內蒙古草原亦將不復存在。
其三,颱風最高時速可達200公裡以上,所到之處,摧枯拉朽。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給人類造成災難,但也全憑著這巨大的能量流動使地球保持著熱平衡,使人類安居樂業,生生不息。
其四,颱風還能增加捕魚產量。每當颱風吹襲時翻江倒海,將江海底部的營養物質卷上來,魚餌增多,吸引魚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漁獲量自然提高。
據統計,包括我國在內的東南亞各國和美國,颱風降雨量約佔這些地區總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沒有颱風,這些國家的農業困境不堪想像。
此外颱風對於調劑地球熱量、維持熱平衡更是功不可沒,眾所周知熱帶地區由於接收的太陽輻射熱量最多,因此氣候也最為炎熱,而寒帶地區正好相反。
由於颱風的活動,熱帶地區的熱量被驅散到高緯度地區,從而使寒帶地區的熱量得到補償,如果沒有颱風就會造成熱帶地區氣候越來越炎熱,而寒帶地區越來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溫帶也就不復存在了,眾多的植物和動物也會因難以適應而將可能出現滅絕。
颱風帶來的災害
颱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其危害性主要有三個方面:
1、大風。熱帶氣旋達颱風級別的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2級以上。
2、暴雨。颱風是帶來暴雨的天氣系統之一,在颱風經過的地區,可能產生150~300毫米降雨,少數颱風能直接或間接產生1000毫米以上的特大暴雨。
3、風暴潮。一般颱風能使沿岸海水產生增水,江蘇省沿海最大增水可達3米。
颱風過境時常常帶來狂風暴雨天氣,引起海面巨浪,嚴重威脅航海安全。颱風登陸後帶來的風暴增水可能摧毀莊稼、各種建築設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除此之外,颱風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傳染病等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之一。颱風引起房屋倒塌、玻璃碎片、漂浮物碰撞、高空墜落等可導致各種傷害,具有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徵。
如何預防颱風災害
居民應該做的事:
1、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颱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臺行動對策。
2、關緊門窗,緊固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
3、從危舊房屋中轉移至安全處。
4、處於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區的人要及時轉移。
5、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6、幼兒園、小中學校應採取暫避措施,必要時停課。
7、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海上提前準備的防範工作:
1、颱風來臨前,船舶應聽從指揮,立即到避風場所避風。
2、萬一躲避不及或遇上颱風時,應及時與岸上有關部門聯繫,爭取救援。
3、等待救援時,應主動採取應急措施,迅速果斷地採取離開颱風的措施,如停(滯航)、繞(繞航)、穿(迅速穿過)。
4、強颱風過後不久的風浪平靜,可能是颱風眼經過時的平靜,此時泊港船主千萬不能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回去加固船隻。
5、有條件時在船舶上配備信標機、無線電通訊機、衛星電話等現代設備。
6、在沒有無線電通訊設備的時候,當發現過往船舶或飛機,或與陸地較近時,可以利用物件及時發出易被察覺的求救信號,如堆「SOS」字樣,放煙火,發出光信號、聲信號,搖動色彩鮮豔的物品等。
疾病防治工作:
颱風過後,由於洪水的衝刷汙染了生活用水和居住地,加之蚊蠅的大量孳生繁殖,老鼠的遷移,造成了生活環境的嚴重汙染;長期陰雨、室內受淹,食品容易發黴變質。
以上這些因素均易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危害,特別是容易發生腸道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為此特別要注意傳染病的防治工作。
刷題鞏固
1、關於古詩中提到的「雨」的成因,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冷鋒雨
B.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一一颱風雨
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一對流雨
D.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地形雨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地理常識,主要涉及雨的成因。
A項錯誤,鋒面雨是指鋒面活動時,暖溼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引起的降水現象,可分為冷鋒雨與暖鋒雨。「巴山夜雨」是由於四川盆地的地形導致的地形雨。
B項錯誤,颱風雨是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帶來的降雨,也就是颱風活動帶來的降雨現象。這種風暴是由異常強大的海洋溼熱氣團組成的,颱風雨一般短時間內降雨強度非常大,而且伴有強烈的雷電大風。「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春雨,多為鋒面雨。
C項正確,對流雨是因地面溫度較高,近地面溼熱空氣受熱迅速膨脹上升,形成強烈的空氣對流,使上升氣流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結,形成的降水,歷時短,範圍小,但強度大,常伴有風暴、雷電。「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對流雨的生動寫照。
D項錯誤,地形雨是潮溼的空氣前進時,受到山地阻擋,被迫沿著山坡爬升,在上升過程中,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的降水。「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描述的不屬於地形雨。
故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