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賽區1673名小學生紙上「爭鋒」筆論英雄
第二屆江門市小學生現場寫作大會完美收官
總決賽200名寫作高手展現「筆尖的力量」
寫作高手現場對決。
瞧,多認真!
選手們準備好了!
選手們現場留影。
八大賽區,1673名小學生,紙上「爭鋒」,筆論英雄。12月4日,由市教育局、市語委辦和江門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江門市小學生現場寫作大會終於迎來了總決賽,200名選手在廣大附中廣德實驗學校亮出「筆尖的力量」,最終24名選手斬獲一等獎。
統籌:婁丹 文/圖 張翠玲 梁麗琴 呂中言
A 決賽題目有新意
開放題目圍繞「蝙蝠」發散思維
今年的比賽,在備選主題方面,除了延續去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等主題外,還增加了弘揚抗「疫」精神、愛國愛鄉等內容。本屆比賽仍採取現場抽題、現場寫作、現場評閱、現場頒獎的形式,在此前的八大賽區初賽中,先後抽中了「愛國」「致敬最美逆行者」「節約糧食」「小小志願者」「『小家』與『大家』」「___變了」等題目,選手們圍繞主題展開寫作,文中亮點頻現。
與初賽相比,總決賽的備選題目有所創新,增加了看圖作文和漫畫作文兩種類型。其中,題目一是看圖作文,要求選手圍繞圖片「蝙蝠」自定題目、自定體裁展開寫作;題目二是話題作文,要求選手結合學習課內外文言文寫一篇記敘文;題目三為漫畫作文,靈感來源於2016年全國高考Ι卷作文題目中提供的漫畫《進步與退步》,要求選手圍繞漫畫寫一篇作文。本次大賽總評審、市語委辦常務副主任吳華傑認為,題目一與題目二的難度相當。「題目一的難度在於考察選手們的知識面以及其議論的能力,行文夾敘夾議是比較好的方式,但是小學生還未完全學習議論文,所以對他們來說會有一定難度。題目二則要求選手要有切實的體會,小學生接觸的課內文言文不多,如果平時沒有閱讀課外的文言文,就很難寫出真實的感受。」吳華傑說,他認為,題目三相對來說應該比較好寫。
總決賽現場抽中的題目為題目一。公布題目後,現場不少選手都忍不住歡呼。「我認為這個題目比較好寫,因為之前有準備過類似的題材。我寫了抗『疫』的故事,大概用了20分鐘就寫好了。」新會城郊小學五(6)班學生邱雲楓這樣說。
B 評委陣容有升級
珠中江及佛山省級名師助陣
今年,各市(區)初賽的評委從江門市評委專家庫、作家群體、地方縣區的骨幹教師以及核心人員中抽取組成,每場初賽的評委也從去年的6位增加到8位。總決賽的評委陣容更是進一步升級,邀請了6位外地評委,評委數量增加到12位。據了解,6位外地評委分別來自珠海市香洲區教師發展中心、珠海市香洲區第十六小學、佛山市教育局、佛山市禪城區東鄱小學、中山市實驗小學和中山市南區街道教師發展中心,其中包含了省級名師以及語文教學經驗豐富的教研員、一線語文教師。
據了解,初賽中,8位評委隨機組合,每3人評閱一篇作文;到了總決賽,12位評委則形成了更多的排列組合方式,每5人評閱一篇作文,以保證每篇作文都能得到最公平、公正的對待。
賽後,12位評委全力投入到緊張的打分環節。經過認真評閱,總決賽的成績以最快的速度「出爐」,24名選手獲得一等獎,另評出二等獎36名,三等獎60名。
C 選手備戰有「誠意」
多數學校組建專門備戰團隊
去年首屆寫作大會的舉行,就廣受全市小學師生的關注。今年比賽迎來第二屆,師生的期待和熱情也「水漲船高」。從參加比賽的人數來看,本屆比賽八大賽區共有1673名小學生參賽,比去年增加了300多人。此外,記者從多位指導老師處獲悉,不少學校都十分關注每場初賽的題目,也會讓學生就初賽的題目「練手」,同時結合學校教學實際,對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備戰」訓練,備賽「誠意」十足。
新會圭峰小學可以說是本屆比賽的「最大贏家」,在10名進入決賽的選手中,9人有獲獎,其中3人獲得一等獎,是獲一等獎人數最多的學校。「提升作文水平要靠平時的積累,我校平時就有要求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書目多為名篇、名著。同時,我們要求學生要關注時事。在寫作大會期間,我校也會讓學生就其他市、區初賽的題目寫提綱、列觀點、選素材。」新會圭峰小學指導老師譚偉靖說。此外,譚偉靖表示,《青蘋果》校園專刊也是該校日常開展閱讀活動的重要讀物。「每周一下午的閱讀課上,學生會閱讀《青蘋果》,裡面每年級不同類型的文章讓他們開闊了視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部分學生還參加了青蘋果趣味作文班的『賽前特訓』,回來後,他們也和其他同學分享了學習到的寫作經驗,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穫豐富。」譚偉靖說。
江海區在本屆比賽中成績喜人,與去年相比,獲得一等獎的選手實現了「零的突破」。江海區選手斬獲4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這與該區對寫作大會的重視是分不開的。近年來,江海區學校大力開展「我閱讀,我成長」活動,為學生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學校教師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大力進行寫作教學研究。江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區教研室及各學校多次邀請專家開展寫作講座,並通過以賽代訓,培養學生熱愛閱讀、善於思考、精於作文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參賽水平。
過去,全市範圍內權威的大型寫作比賽比較罕見,本次大賽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不但能在全市範圍內營造濃厚的寫作氛圍,更提供了一個平臺,讓三區四市所有學校的學生能充分展示寫作才華。「去年和今年兩屆比賽的執行質量都非常高,衷心希望比賽可以一直辦下去。」廣大附中廣德實驗學校校長助理譚放晴表示,目前該校小學部只有一年級和二年級學生,期待一年多後,首屆四年級學生可以在該項比賽上綻放光彩。
★相關新聞
青蘋果小記者、趣味作文班學員表現出色
在本屆現場寫作大會總決賽中,青蘋果小記者和趣味作文班學員表現優秀,分別有12位青蘋果小記者和8位趣味作文班學員獲得三等獎以上的獎項,其中,來自農林小學五(6)班的侯彥妤,既是青蘋果小記者,又是趣味作文班學員,她在眾多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了A組一等獎的好成績。
小記者活動
開闊視野及積累寫作素材
在本屆寫作大會總決賽獲獎名單中,有12位小記者獲得了三等獎以上的獎項,分別有4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得知自己在寫作大會總決賽獲得A組一等獎,侯彥妤興奮地說:「真的嗎?很開心!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經歷,我還會繼續努力。」
既是青蘋果小記者又是趣味作文班學員的侯彥妤坦言,小記者活動讓她開闊了視野,積累了很多的寫作素材。「在參加小記者活動中,我開闊了視野;在寫作的過程中,又鍛鍊了我的文字表達能力。在這次現場寫作大會上,我的發揮算是比較穩定的。」侯彥妤說。
來自新會圭峰小學六(9)班的林慧盈,從三年級就開始參加青蘋果小記者活動,她在寫作大會總決賽中獲得了二等獎。她說:「參加小記者活動,讓我明白了寫作是需要實事求是的,同時也更加明白自己要寫什麼。每次採風都感覺收穫滿滿,增長了不少見識,為寫作積累了很多素材。」
「每次開展小記者實踐活動,一定會讓小記者完成採訪任務,活動結束前布置寫作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小記者增長了見識,積累了寫作素材,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都獲得了提升。」青蘋果小記者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趣味作文班
助學員提升寫作綜合水平
「這次有19名青蘋果趣味作文班學員入圍總決賽,他們在總決賽中表現優異,其中8名獲得了三等獎以上的獎項,分別是3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和2個三等獎。」採訪中,青蘋果趣味作文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來自蓬江區杜阮貫溪小學五(2)班的王晴嵐是趣味作文班的學員,她在總決賽中獲得了A組一等獎,她坦言這離不開老師的悉心輔導。「我以前的作文寫得不流暢,不知道怎麼構思,作文班的情景教學,老師教授的謀篇布局,以及作文批改評語,對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王晴嵐如是說。
青蘋果趣味作文班是江門日報社旗下品牌,通過情景劇式課堂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積累寫作素材的能力。此外,課程還會有外出採風課,讓孩子們融入大自然或社會中,當一次小記者,培養他們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的能力,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積累寫作素材。
在寫作大會總決賽之前,青蘋果趣味作文班給19名入圍總決賽的學員進行了兩場免費的培訓,資深老師從審題、立意、積累素材方面進行授課,給學員提供滿滿的「乾貨」。
侯彥妤和王晴嵐都表示,總決賽前的兩場培訓很有用,學到了心態要淡定,還學到了新的寫作思路和方法。「我懂得了思路要好,構思要清晰,段落要分明,每個段落的內容要明確,每句話的表達要清晰。」王晴嵐說。
★評委聲音
本屆比賽總評審、市語委辦常務副主任吳華傑:
寫作要做到「三多」「三少」
吳華傑表示,總決賽集結了全市的寫作小能手,水平比各區、市初賽高不少。其中B組一篇作文讓吳華傑的印象最為深刻。「這篇作文筆觸靈動,文筆流暢,可見該生構思和駕馭文字的能力,我也給出了我能給的最高分數。」吳華傑稱讚道。
回顧本屆比賽,吳華傑認為,選手們都能緊扣「同心繪夢」這一主題,圍繞抗「疫」、家國情懷和部編版教材的要求進行寫作,做到了「我手寫我心」。同時,吳華傑從「三多」「三少」進行了總結。「希望同學們多觀察生活、多看書、多練筆,同時,少摘抄套作、少押題統練、少看小學生作文選,這樣,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吳華傑說。
江門市文聯秘書長郭衛東:
選擇個性化的新穎題材進行寫作
郭衛東認為,本次總決賽的題目是開放性題目,選手們的發揮空間很大,但從總體情況來看,大家的思路沒有放開。
「90%左右的選手都是圍繞疫情和探測雷達展開寫作,但其實圍繞蝙蝠還有很多題材可嘗試,例如探討蝙蝠是鳥類動物還是哺乳類動物、圍繞蝙蝠的日常作息展開探討等。」郭衛東建議,選手們在未來進行寫作時,儘可能選擇個性化的新穎題材,避免和其他人「撞題」。這樣一來,作品更容易出彩。
珠海市香洲區教師發展中心教研部主任吳希華:
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
「這樣的現場寫作大會很有意義,因為小學生的比賽是比較少的,作文是綜合素質的反映,現場寫作比賽就顯得非常難得,很鍛鍊學生的綜合能力。」吳希華表示,這樣的比賽能延續辦下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吳希華坦言,這次寫作的題目是關於「蝙蝠」的話題,改卷之前就基本上有判斷,孩子們可能寫得不好。「在評卷過程中,發現大家寫的主題比較雷同,沒有達到開放、多元化的效果。」吳希華說,選題有點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力,大家寫得不夠豐富多彩。
「拋開內容來講,江門地區的小學生寫作能力還是很強的,學生的綜合素養也很好,每個學生寫的字數都超過了規定的500字,說明他們平時還是愛寫作的。」吳希華表示,通過學生文章中運用的語言,可以看到他們的知識面比較廣,也能反映出江門學生的綜合素養比較強。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學語文研究員劉湘:
寫作大會讓人驚嘆、驚豔
「舉全市之力舉辦小學生現場寫作大會讓人驚嘆。8場初賽,層層篩選,從效果來看,可見主辦方背後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談到對本屆比賽的評價,劉湘首先用「驚嘆」來形容;其次,她在本次比賽中感受到了「驚豔」。「現場寫作大會重在『現場』二字,小學生們在90分鐘內構思布局,從質量上來說,讓人驚喜。其中,A組選手的想像力豐富,體裁廣泛,可見江門對小學生寫作訓練的工作落到實處;B組選手則勝在了立意、布局謀篇和遣詞造句上,畢竟是高年級的學生,會比中年級的學生更老練。」劉湘表示,一篇以第一人稱寫成童話故事的作文最為抓眼球,不僅能反映當下環境,而且能給人以警醒,是一篇上乘的作文。
此外,劉湘還感嘆,不少選手寫得一手好字,讓人眼前一亮,不愧是從各市區「千挑萬選」出來的。
中山市實驗小學德育處副主任吳海飛:
孩子們的書寫令人讚嘆
吳海飛表示,寫作大會的各個環節都安排得非常好,在短短一天完成了現場寫作、評審和頒獎,非常考驗選手的寫作功底。
對於這次的作文選題,吳海飛說出題老師經過了深思熟慮,比如這次的題目是關於「蝙蝠」的,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張蝙蝠的照片,但實際上是檢查由此引發開來的、拓展深入的信息量,不僅是看學生平常有沒有掌握書本的知識,還要看到他們課外的積累,以及在社會大環境中學到的語文。
「在評卷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書寫令我眼前一亮、讚嘆不已,有些選手的字,都可以做字帖了。」吳海飛說,書寫不是一天能煉成的,說明江門的老師和家長,在孩子們的書寫方面非常重視。
不過,吳海飛也談到,B組六年級的孩子好多都用套路去寫,缺乏了個性的表達。「雖然四五年級的孩子可能在文字的優美程度上,還有文採和語言表達上,跟六年級的孩子相比有點欠缺,但是他們的靈感、想像力比六年級的孩子更豐富。」吳海飛說。
★指導老師聲音
江門市範羅岡小學指導老師何海霞:
家校聯手 積極備賽
何海霞表示,賽前學校進行了兩輪校內選拔。「我們先以參加比賽人數的倍數先初選出一批學生,而後經過培訓,再進行第二輪選拔賽,確定最終參賽的名單。」何海霞說。
範羅岡小學對寫作大會非常重視,賽前,學校以兩周一主題讓學生搜索寫作素材、總結寫作技巧和感悟等,還讓學生進行作文互評,互相學習。「此外,我們還動員了家長,組建了習作訓練群,讓家長也關注學生的寫作訓練,掌握其訓練方向。」何海霞說,「一系列工作下來,學生們的寫作欲望大幅提升,加上我們在校內積極宣傳,學生們普遍認為能夠參加寫作大會是一件光榮的事。」
平日裡,該校會利用每周一中午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廣泛組織學生閱讀《青蘋果》,同時開展圖書漂流以及課外閱讀活動。何海霞表示,學生們已形成閱讀的習慣。比賽候場時,該校選手人手一本書,孜孜不倦,可見學校推廣閱讀寫作的成效。
江海區外海中心小學指導老師衛曉娟:
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在寫作大會總決賽中,來自江海區外海中心小學六(8)班的羅燁獲得了B組一等獎,作為指導老師之一的衛曉娟表示非常高興和自豪。衛曉娟說:「羅燁曾在首屆江門市小學生現場寫作大會總決賽中獲得二等獎,這次獲得一等獎是一種進步,體現了她的語文綜合素養能力,希望她再接再厲。」
衛曉娟坦言,外海中心小學在本屆寫作大會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鼓勵和支持,專門成立了指導老師團隊進行賽前培訓。「我們利用每天下午的社團活動時間,有針對性地輪流對參賽學生進行培訓。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心理輔導,讓他們學會以輕鬆的態度、愉悅的心情享受寫作帶來的快樂,讓他們善寫、樂寫;其次就審題方法、構思方式和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講解,讓他們吸收各個老師傳授的精華,兼容並蓄。」衛曉娟如是說。
「學校領導和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寫作,語文科組每個學期會組織學生進行習作比賽,每周進行優秀習作評比等,大大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衛曉娟說,老師會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書籍和報紙,利用每周的午讀時間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
鶴山市雙合鎮雙合小學指導老師李錦儀:
日常積累很重要
李錦儀是鶴山市雙合鎮雙合小學的作文指導老師,她所指導的麥嫣然喜獲本次寫作大會A組一等獎。她坦言,麥嫣然之所以能創佳績,靠的是日常積累和臨場發揮。「開賽前,我們主要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進行模擬訓練,本次的題材嫣然完全沒有接觸過。」李錦儀說,一直以來,麥嫣然非常熱愛閱讀和寫作,寫作思路開闊,本次大賽,她主要圍繞倡導人類愛護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共生展開寫作,既緊扣主題,又傳遞了正能量。
李錦儀介紹,雙合鎮雙合小學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首先,在日常課堂中,老師會告訴學生,不但要讀懂課文的內容,更要學習課文作者的寫作手法;其次,學校推行『大閱讀』戰略,通過各種布置,在校園內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並布置各類讀書角落。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所有學生都在學校吃午飯,因此學校把每天午飯後12點至12點半的時間設置為學生的課室閱讀時間,讓他們不斷積累文學功底;最後是定期進行作文練習,檢驗學生各個時期的文學積累情況。」李錦儀說。
★選手聲音
B組一等獎選手、鶴山市沙坪街道 第五小學吳雨萱:
酷愛閱讀 擅長寫作
「閱卷的時候我就覺得題目一最好寫了,沒想到真的抽中了這道題。」說起對比賽題目的看法,吳雨萱笑著說。進展神速的她,用10分鐘就完成了構思;精雕細琢的她,在離比賽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左右就完成了作文。
文中,吳雨萱採用了評委們都十分推薦的夾敘夾議方式,書寫了蝙蝠好的一面——「蝙蝠拜明堂,賜福入華堂」的美好寓意,進而提到蝙蝠被部分人獵殺,擺上餐桌,最後表達了人們要保護野生動物的願景。
談到寫作,吳雨萱表示,這是她的長處。「老師平時會布置我們多看作文,我也很愛讀書,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所以寫作對我來說並不難。寫作大會總決賽高手如雲,能夠獲得B組一等獎,也是對自己的肯定。」吳雨萱說。
B組一等獎選手、恩平市恩城街道第一小學勞梓盈:
寫作的信心倍增
「太激動了,沒想到!」在談到對於獲得一等獎有什麼感受時,勞梓盈如是說。她表示,此前在恩平賽區拿到一等獎,已有不少壓力,如今總決賽也取得好成績,總算沒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待。
參賽作文中,勞梓盈以《蝙蝠的呼喚》為題,從「非典」寫起,表達了人類為什麼不可以和蝙蝠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這一中心思想。於她而言,總決賽的題目還是比較好寫的。「首先在疫情期間我已讀過許多文章,爸爸也給了我不少指導,所以寫起來還比較得心應手。」勞梓盈說。
謙遜的勞梓盈是比賽的「老手」了,有豐富比賽經驗的她,對於參加本次比賽並不十分緊張。「不過寫作大會還是一場很重要的比賽,能夠獲得一等獎,讓我對寫作的信心倍增,更有信心以後能寫好每一篇作文!」勞梓盈說。
A組一等獎選手、新會圭峰小學
趙海程:
臨場發揮很不錯
得知自己獲得一等獎後,圭峰小學的趙海程顯得十分淡定,因為在她看來,自己的臨場發揮非常不錯。「接到比賽題目後不久,我就明確了寫作思路:通過第一人稱的方式,描寫一隻蝙蝠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所經歷的一切。」趙海程說。
「疫情暴發初期,很多輿論都猜測蝙蝠是病毒來源,因此我的父母被虐殺,而害怕的我只能待在樹林裡,不敢往外飛,但無奈還是被一位男孩發現了,這位男孩的父親死於新冠肺炎,憤怒的他把我視作兇手,對我進行了虐殺,最終,我帶著悲傷和憤怒離開了這片土地。」趙海程通過第一人稱,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她作文的主要內容。她表示,希望通過這篇作文傳遞一個信息:任何人都要學會客觀理性分辨信息,不要被未經證實的信息衝昏頭腦,否則會讓很多無辜的生命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