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有錯嗎?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抗拒生孩子這個選項。尤其是女性朋友,在經濟獨立之後,對於成家生子沒有那麼大的渴望,甚至有些恐懼。
而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總是會受到來自社會、甚至親朋好友的不理解和斥責。
一位網友就跟檸檬傾訴過她不想生孩子的意願,她說:
我和我媽媽交談的時候說過 :我不想要孩子,因為我覺得我給不了他最好的東西。我害怕自己不能教好他,害怕他長大的時候怨恨我。
我媽媽當時的話就是: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我知道她接受不了。我也沒有想讓她接受我的思想。
她說她的,我做我的。只要到時候不要逼著我生孩子就可以和平相處。
我之所以不想要孩子和我的家庭原因脫不了干係。
我們家重男輕女挺嚴重的。我媽生我的時候,老一輩一聽是女孩兒,直接回家了都沒有去醫院看我媽和剛剛出生的我。此後,我媽也沒少因為我是女孩兒而受委屈。
因此我對這個社會賦予女性生育或者生兒子的責任感到排斥。
當然,我知道這些只是我原生家庭的問題。我個人並沒有重男輕女,反而會因此更加愛護女孩兒。我也相信我會遇到一個對男女一視同仁的家庭。
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總覺得我給不了孩子一個輕鬆的生活環境。
我沒有把握把這個孩子教育成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讓他健康快樂地活一輩子。我不知道如何對他的一生負責。
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不容易。如果我不能替他承擔這世上的大多數的風雨,我不想他來這一趟。
還有,我不認可這個社會上的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我擔心他也會變成那樣的人,而我又無力管束。
聽了這位網友的話,檸檬想大多數不想生孩子的人,好像都是這兩個主要原因吧。
一方面不想為了生而生;另一方面認為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以及責任太大了。
我不知道是誰賦予了女孩生育的使命,覺得不生孩子就有錯,甚至枉為一個女人。
生孩子確實是人類繁衍所系,本能所驅,但教育給了我們本能之外更多的思考與想法。
生或者不生,其實都是一個人自己的選擇。是權利而不是義務。而是否使用這個權利是每個人的自由,無關對錯。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指責別人。
就像楊麗萍所說「有些人的生命就是為了傳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事體驗,有些事旁觀。我是生命的旁觀者,我來世上,就是看一棵樹怎麼生長,河水怎麼流,白雲怎麼飄,甘露怎麼凝結。」
這本來就不是一件需要論是非對錯的事情,生活中很多事情就是選擇而已,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必要的時候要堅定自己的想法,當然在必要的時候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
對於有的人而言,物質只是一方面,夠用就行。生了孩子,就會體會到生命的意義,人生就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或許孩子會給她帶來精神上的幸福感。
而對於另一些人,恰恰是把生孩子這件事看得太重要,太想要負責任,所以才不想輕易地生孩子。這並沒有錯,也沒有辜負自己。
不亂生孩子,是做父母的基本修養。
當你內心安然篤定,生理、心理都能全力肩負起養育孩子的重任,做好承擔一個為人父母需要肩負的責任的準備時,再生也不遲。
生孩子應當慎重再三,不只是為孩子負責,也是為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