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這個周末,魔都天氣和溫度可太適宜了,像極了書裡形容的春光明媚,陽光和煦,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一切都剛剛好,就差脫口罩魚貫而出逛公園了,然而……繼續宅吧。平時在家辦公,周末出不了門的日子,何以解憂?刷劇看綜藝啊!比如,整個周末都在刷《超人回來了》的小編,一顆姨母心快被威本兄弟融化了!尤其講戒奶嘴那段,我的媽,威廉真的是人間天使啊啊啊!
說到戒奶嘴,小編真的要說兩句,因為聽過太多寶爸寶媽們一臉愁容、於心不忍的抱怨戒奶嘴跟斷奶一樣難了。本期我們聊聊戒奶嘴那些事兒!這裡小編也想對那些發愁的寶爸寶媽說:哭天喊地說戒奶嘴難之前,先來搞搞清楚為什麼使用安撫奶嘴更明智和高效哦。
利弊分析之優點↓
1、安撫奶嘴,顧名思義,最大的功能當然是在安撫寶寶情緒的同時,滿足寶寶的非營養性吮吸;
2、有效避免寶寶吮吸奶頭卻不吃奶或者吮吸手指的情況,這樣既不妨礙寶寶通過吮吸繼續感知和了解世界,又能規避滋生細菌的風險,還能解放母體,一舉數得;
3、降低猝死的風險:寶寶口含安撫奶嘴入睡時,一般不會用趴著的睡姿,這樣就減少了窒息的可能;
4、促使寶寶養成用鼻呼吸的習慣:用鼻子呼吸可以防止外在的病毒和病原菌侵入體內,嘴呼吸則辦不到。這時候就需要些東西讓孩子"閉嘴",安撫奶嘴就是很好的選擇。歐美一些專家研究發現:孩子使用安撫奶嘴的過程中,能讓他養成閉口的習慣,自然就促使他學著用鼻呼吸;
5、減少寶寶因出牙期牙齦腫痛癢帶來的煩躁與不安。
利弊分析之弊端↓
1、從生理學角度來看,由於寶寶與生俱來的非條件反射、吮吸反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如果父母一直給寶寶含個奶嘴,無疑是在強化這一反射,久而久之會形成依賴;
2、在不停吮吸奶嘴的時候,空氣隨著寶寶的吞咽動作從兩側嘴角進入口腔,進而進入胃裡,當胃承受不了奶和空氣的容量時便會收縮,引起小兒溢乳;
3、小兒不斷地吮奶,其胃腸道也條件反射地跟著蠕動,頻繁的蠕動易使寶寶發生腸痙攣,引起腹痛;
4、口腔科醫生認為,長期使用安撫奶嘴,會影響寶寶上下頜骨的發育,也會使寶寶形成高顎弓,導致上下牙齒咬合不正,形成不美觀的嘴唇外觀;
5、部分寶寶難以戒掉,長期地使用,可引起寶寶的嘴部,甚至牙齒變形;
6、成為媽媽敷衍寶寶的替代品。寶寶一哭就找奶嘴,用奶嘴代替了親人的擁抱、親吻,減少了親子間互動,使媽媽不再了解寶寶。
嗯,綜上所述,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安撫奶嘴是特定時期內的「不可或缺」,但是一旦過了這個特定階段,戒除也是理所當然且刻不容緩。
所以,到底要怎樣戒除呢?小編可以不誇張地講,戒奶嘴的難易程度不亞於斷奶。當然,也並非不能實現,只要各位老父親老母親做到以下幾點,想必可以事半功倍↓
有決心
要明白戒奶嘴是2歲之前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再晚就要對牙齒和嘴型產生不良影響了。明白這兩點之後,最好能制定一個戒奶嘴計劃並嚴格規定周期,自己也要對即將面臨的「抵抗」有心理準備,決不能心軟。
狠下心
爭取做到對寶寶的眼淚「視若無睹」,用具體的措施像他展示你的決心。比如,悄悄將奶嘴剪壞或者戳破,讓他察覺「口感」上的差異,同時在言語和肢體上給予安慰;要有「抗壓」能力,扛住他夜半尋不見奶嘴的夜哭,扛住他白天因為嘴裡「寂寞」的焦躁和無所適從……
要細心
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具體執行,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從慢慢縮短他的吮吸時間開始,配合分散注意力以及獎勵等小方法,還有將奶嘴浸泡在檸檬或者醋中等小妙招,採取「味蕾刺激法」改變寶寶對奶嘴的既定認識等等,要有耐心並勇於嘗試各種辦法。
有耐心
不論寶寶多喜歡吮吸奶嘴,他其實更喜歡的是媽媽的陪伴。所以,媽媽可以通過多陪伴寶寶,讓寶寶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減少對奶嘴的依賴。比如寶寶習慣性吮吸奶嘴才能睡著,媽媽可以換成給寶寶講故事、唱兒歌、輕拍等形式,可能一開始他不適應,但多試幾次,一定會有成效。
奶嘴很好,但在必要的時間節點前順利戒掉奶嘴更重要,還請廣大寶爸寶媽們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