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個平板電腦行業,目前二合一產品已經是絕對的主流,儘管傳統平板仍然佔據著市場中的大多數,不過目前平板電腦廠商基本已經將絕大多數精力用在了二合一產品的開發中。二合一平板電腦橫跨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這兩個領域,於是一不小心,有二合一廠商就造出了一臺筆記本電腦。
這個一不小心就造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的玩家不是別人,正式在二合一平板電腦領域頗具影響力的昂達。此前昂達曾經在PC主板方面小有名望,而進入平板電腦市場後也做的不錯,至於為什麼昂達突然決定在筆記本市場試水,筆者也曾就此問題專訪了昂達副總裁柳徽先生。柳徽先生表示,「傳統筆記本電腦便攜性不佳,這導致目前筆記本電腦使用率偏低,作為日常移動辦公的首選工具,輕薄筆記本電腦在便攜性和續航方面優勢明顯,正是基於解決用戶實際需求這一點,昂達方面決定進入該市場。昂達目前的想法是在2000元左右價位產品中做出精品,暫時專注於入門級領域,但不排除未來昂達推出性能級產品」。
●外觀 金燦燦的小馬41
還記得昂達此前推出的oBook系列二合一平板電腦麼?香檳金(或者你認為是土豪金也可以)是昂達oBook系列的主打色系,如今這一色彩被小馬41很好的傳承。通體香檳金色的小馬41在筆記本陣營中辨識度非常高,超薄的機身也為其加分不少,有不少同事在看到這款產品後都以為是哪個一線大品牌又推出的什麼新品。
不過與一線大品牌相比,昂達在筆記本電腦圈中難言什麼品牌影響力,所以在外觀設計上也就不妨學習一笑小米的自嘲精神,正面乾脆什麼Logo都不要有,用戶喜歡什麼就儘管去選擇喜歡的貼紙往上貼就好,在千篇一律的設計面前,這樣的自嘲也不失是一種開放的個性化。
機身底部的詳細信息
當然,自家的產品上不能沒有自家的Logo,於是在筆記本底部還是老樣子,有昂達的Logo以及小馬的標識,名稱平板電腦,型號ow114,輸入12V 3A,容量64GB。名稱怎麼還是平板電腦?可能是昂達之前一直都在做平板電腦,這裡忘記更改了吧?
塑料機身非常容易出現劃痕
機身底部防滑腳墊、左右兩側的雙揚聲器、邊緣的一圈固定螺絲,內容非常豐富。不過塑料機身比較容易劃傷,如果對劃痕過敏的朋友,請格外注意,或者直接在機身上貼上一層個性化的貼紙,小馬41發熱不大,貼紙並不會影響散熱性能。
●接口 雙USB 3.0+Mini HDMI
之前關於二合一平板電腦的一個主要槽點就是接口不足。講真,輕薄本上配兩個USB-A接口算不上什麼難事兒,並且對於重量和厚度的影響也有限,但是在空間格外緊張的二合一產品上,哪怕是增加一個開孔可能都會對設計產生重大影響。不過小馬41作為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機身上有足夠的空間容納更多的接口,對於日常碼字黨的筆者來說,這樣的接口陣容依舊足夠辦公使用。
機身兩側接口一覽
小馬41機身左右兩側分別設計有一個USB 3.0 Type-A接口(USB 3.0這一標準按照最新USB-IF的規範名稱應該是USB 3.1 Gen-1,真不知道USB-IF是怎麼琢磨的),當然USB 3.0在數據傳輸速度方面的表現要遠勝過USB 2.0 標準,所以在傳輸大文件時效率極大提升,但是使用USB 3.0接口來連接無線鍵鼠的接收器感覺實在是太過奢侈,不過奢侈總比沒得用要好太多。
機身左側我們還看到了3.5mm耳機接口以及一個TF卡插槽,64GB的容量對於一款筆記本電腦來說顯然說不過去,使用TF卡來擴展容量還是非常方便的,畢竟現在一張大容量TF卡的價格也相當便宜。3.5mm耳機接口當然不僅僅只是用來連接耳機那麼簡單,當需要音頻輸出時,它同樣能夠派上大用場。
機身底部兩側的雙揚聲器
當然視頻輸出也是必不可少,因為在日常辦公中連接投影機或者大屏幕的需求還是非常多的,小馬41為此專門設置有一個Mini HDMI接口方便連接視頻輸出設備,不過由於機身體積所限,用戶可能會用到Mini HDMI轉標準HDMI的線纜。
鍵盤上方的雙MIC輸入和指示燈
雙揚聲器目前已經成為很多追求音質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是智慧型手機的標配選項,這一點小馬41同樣緊跟節奏,在機身底部兩側各設置有一個揚聲器,實際表現效果不錯。播放雙揚聲器,那麼聲音收錄方面也同樣要追求一些高品質。小馬41在鍵盤上方有五個開孔,右側的三個開孔為指示燈,而剩下的兩個則是雙麥克風系統,提供能加優秀的聲音收錄體驗。
當然小馬41還擁有一個同等級產品很少配備的M.2接口,這個接口筆者將會在後文中詳細評述。
●性能 入門級表現符合定位
小馬41採用了Intel 賽揚N3450處理器,代號Apollo Lake,這是一枚14nm製程處理器,四核心四線程,基礎頻率1.1GHz,睿頻最高可達2.2GHz,熱設計功耗(TDP)6W,內置HD 500核顯,頻率最高可達700MHz。搭配4GB RAM內存以及64GB eMMC,小馬41在辦公方面的表現顯然要比此前的Z8300系列好不少,不過64GB的eMMC顯然不夠用。
Apollo Lake架構賽揚N3450處理器
屏幕方面,小馬41採用了一塊14英寸的屏幕,解析度為1920×1080,顯示效果基本上與市面上的主流筆記本類似,邊框控制也比較好,至少比MacBook Air那大白邊框看起來舒服太多。此前有網友在互動中提到過14英寸上2K解析度的問題,這裡先拋開成本不談,對於主打便攜和移動辦公的筆記本電腦來說,2K屏幕儘管顯示更加細膩,但是也會對顯示晶片的能力和續航提出考驗,在整體效果提升有限的情況下,顯然1080P整體更穩一些。
CPU-Z監測N3450數據
CINEBENCH R15測試成績(點擊看大圖)
3DMark Ice Storm Extreme和Cloud Gate測試(點擊看大圖)
當然我們還是要跑分來評判小馬41的具體性能。通過CINEBENCH R15和3DMark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到,小馬41採用的N3450處理器在性能方面儘管不敵Intel最新的酷睿m3-7Y30,但是較此前的Z8300還是有著明顯的提升。
AS SSD測試結果
從AS SSD測試結果來看,顯然eMMC的性能還無法與SSD相提並論,當然64GB的eMMC你也不必對它抱有太多期望,如果對於容量和讀寫速度有比較高的要求,那麼上一塊M.2固態硬碟就好,小馬41支持最大2TB的SSD,這個容量應該足夠用了。
●體驗 辦公便利續航驚人
昂達對於小馬41的定位就是一款輕薄便攜的入門級筆記本電腦,主打移動辦公和日常應用,顯然這個定位於筆者的工作性質頗為吻合,碼字對於性能的要求不高,即便是時長需要進行圖片處理,Z8300都能搞定的事情N3450沒理由搞不定,而外出跑會之類的任務又對產品的便攜性和續航提出了要求,這簡直就是量身定製。
首先來看Office辦公方面的表現,小馬41鍵盤與普通筆記本電腦相比相差不大,由於機身厚度的限制,較短的鍵程很難有上佳的手感,不過小馬41擁有充裕的空間,所以鍵盤鍵帽尺寸要比通常的二合一產品更大,這對於提升輸入效率非常有幫助。而14英寸的屏幕可以容納更多內容,使用感受也遠比11英寸左右的二合一產品要好。
舒適的鍵盤令辦公效率提升不少
由網友對於賽揚的性能表示懷疑。誠然,早些年賽揚的確在玩家圈子中成為了低能的代名詞,但是如今七系奔騰都能與老酷睿一戰的今天,賽揚也早已不是被網友們戲稱的「菜羊」,對於Office應用來說,穩定流暢可以說是小菜一碟。
播放少女時代4K視頻CPU已經滿載並出現明顯卡頓
至於網頁多開和Photoshop圖片處理,小馬41的實際體驗更多則是受制於4GB的內存,處理器性能還是能夠滿足實際使用的。在視頻播放方面,筆者使用少女時代的4K視頻作為樣片播放,採用Windows 10自帶的Media Player播放器,面對此等級別的視頻卡頓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也符合筆者此前的預期。
小馬41的續航能力令人驚訝
實際上令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小馬41在續航方面的表現,通常情況下使用傳統筆記本電腦在線播放視頻(WiFi連接、中等亮度、中等音量、720P畫質)5小時左右能夠耗幹絕大多數設備的電量,筆者周末在滿電的情況下觀看《名偵探柯南》,同等播放條件下5小時後剩餘電量約為50%,由此可見小馬41能夠實現10小時左右的在線視頻播放需求,此等續航能力令人意外。
●M.2 考驗你的動手能力
筆者此前曾經介紹,小馬41採用了64GB eMMC存儲,顯然64GB的容量對於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並且在SSD逐漸普及的今天,eMMC的續寫能力相較SSD還是存在較大差距(儘管eMMC讀寫能力比機械硬碟還是好不少)。昂達顯然也了解這一點,所以小馬41預留了一個M.2 2242接口,用戶可以自行購買M.2 SSD安裝到設備中提升容量和性能。
拆卸機身背後螺絲時需要注意
筆者儘管手頭上沒有M.2 2242的SSD,但是將小馬41拆開來體驗一下增加硬碟的過程還是喜聞樂見的,不過實際拆解過程中有一些點筆者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們很容易注意到機身背面的10枚螺絲孔,筆者使用帶磁性的螺絲刀進行拆解,過程很容易,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螺絲自身不具備鐵磁性,也就是說帶有磁性的螺絲刀無法將其吸出,拆解中需要使用鑷子將螺絲取出(或者將機身反過來倒出),提醒用戶在拆解時當心不要弄丟螺絲。另外這十枚螺絲的分為長短兩類,有六枚長螺絲(角落的四枚和下方的兩枚)和四枚短螺絲,拆卸和安裝時需要特別注意。
注意拆卸要領
小馬41底板同樣為塑料材質,邊緣採用了卡扣式設計,拆解時建議從機身兩個下角開始,這樣較為簡單,同時提醒不要「大力出奇蹟」,避免將卡扣或者底板折斷。
M.2插槽非常明顯
拆開後M.2的接口就在右上角方向,非常明顯,中間最大面積的黑色電池是用膠粘在機身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裝SSD時切記先將電池連線拔出。
切記安裝前將電池連接下拔出
想要一覽主板真容的朋友們注意隱藏的螺絲
既然已經拆開了,那我們就順便看一下主板部分,小馬41的主板上有一個鋼製背板覆蓋在上面進行加固和保護,如果要將其拆下需要一個小號的十字起子。此外,其中有兩枚螺絲是隱藏式的,一枚隱藏在「撕毀無效」的貼紙下,另一枚則隱藏在屏幕排線的固定黑色膠布下,這裡需要玩家特殊注意。
●遺憾 初出茅廬伴隨小瑕疵
作為初出茅廬的小馬41,儘管在很多方面擁有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在一些方面還存在不足,需要昂達在未來進行改進。當然,這些遺憾相較於小馬41的優勢來說並不算什麼大問題,但是做產品總要有追求完美的心。
不經意間表面上出現許多劃痕
首先,塑料機身對於減輕機身重量又很大幫助,但是塑料機身同樣容易被劃傷,筆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經意間表面便多出了許多劃痕,顯然這對於追求完美的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如何避免劃痕值得昂達去注意。
底部螺絲在拆卸中很容易遺失
其次,機身底部的螺絲不具有鐵磁性,儘管閃爍著金屬光澤但拆卸過程中比較容易丟失(並且型號不統一在安裝過程中也非常容易裝錯)。另外,安裝SSD這種事,在底板上開個天窗可能要比將整個底板拆下來更容易。
如果採用Type-C接口更加符合未來大趨勢
小馬41採用了非常傳統的3.5mm直流充電頭,這種接口在如今的筆記本電腦上非常少見。這樣的接口儘管在成本上擁有優勢,未來USB Type-C將會成為標配,通過Type-C接口來完成充電以及其他更加豐富的功能性價比遠比單純充電的3.5mm直流接口要高得多。
總結:
小馬41作為昂達初入筆記本領域的處女作,儘管這只是一款入門級的產品,但整體使用體驗卻令人印象深刻。輕薄的機身設計擁有極佳的便攜性,出色的續航和使用體驗也能夠在滿足一天8小時的工作需求,昂達在入門級便攜性筆記本上的第一槍儘管只是打在了入門級市場,但精準的定位以及不錯的性價比仍然能夠對這部分消費者產生強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