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感人的故事,深圳小學生幫助老人,老人從江蘇寄來一封感謝信

2020-12-17 朝日社談

文/朝日社談

導語:寒冬二月疫情期間,江蘇鹽城七旬老人冰面摔倒失智,神情恍惚,當時深圳育才四小六年級小學生陳爍瑄和爺爺經過,幫助老人送回家,一路艱辛。老人感恩不已,寫了4頁信寄到學校感謝陳爍瑄同學。

網絡圖片

2月16日上午,江蘇鹽城氣溫低至零下4-5度,滿誠銀裝素裹,一片雪皚皚。正值疫情嚴防時期,早上八點許,街道冷清少有行人和車輛。

74歲的唐國均老人戴著口罩,小心翼翼步行去買菜。沒想到,在走到朝陽路的時候,腳下打滑,身體高大的他一下子重重摔倒在冰凍的地面。

當時老人神情恍惚、作嘔連連,不能正常起身走路。當時陳爍瑄同學和爺爺正經過此地,看到此情此景,連忙上前扶起老人安頓坐在有陽光的路牙上。

網絡圖片

陳爍瑄同學便去附近的居委會為老人求助,同時還向旁邊進行防疫工作的志願者反映情況,做好這些事才考慮離開。

只是,陳爍瑄同學和爺爺沒走多遠,她回頭一看老人,老人身體搖晃勉強站起來,艱難地邁步,隨時都有可能摔倒,但是卻沒看到有志願者攙扶老人。

陳爍瑄同學回信給老人內容中也寫道,當時回頭也是放心不下老人,當時內心矛盾,「到底要不要扶您回家?我考慮了很久,因為我和您素不相識,扶一位陌生人回家,我也考慮到現在的社會安全問題。」

於是陳爍瑄同學經得爺爺同意後回頭攙扶老人回家。由於不清楚老人住址,她只能向周邊「喊」叫,向居家隔離的居民求助,最終確定老人的身份和家庭住址。

唐國均老人在信中寫道:「其後才進入一個充滿風險的陪送過程。其間經過一段長長的斜坡、一段光線昏暗的地下車道、還有傷者不易登攀的樓梯。」

他在信中描述道:一個小學生、一個小女孩、一付纖弱的小身板,攙扶著身高近1.8米的傷者,下防打滑,上防摔倒。靠近了,與防疫相背離遠了,離遠了又無法保證攙扶。試想當時的陳爍瑄有多難,有多險。」

這期間歷經不足一個小時,但卻令唐國均老人一生難忘,「它讓我從危難中獲得了安全和健康,也讓我深切感悟了大愛社會的美好」。

老人表示很懊悔當時家人忙著把他送醫,沒能了解陳爍瑄同學的情況和詳細的救助過程。他們事後花費一周時間調看公共視頻和多方打聽才得知小女孩情況。

但是,他們並沒有找到陳爍瑄同學,而是通過一些認識陳爍瑄的周邊小區的小朋友,了解到陳爍瑄就讀的學校。於是寫下這封4頁的感謝信,寄到深圳育才四小。

4月25日,陳爍瑄同學給唐國均老人回信,她表示那次的幫忙感到很高興,「哈哈,我很高興,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我認為,給予他人幫助,是理所應當的,無論是平時的一個小的舉動,還是必要時的救助。」

陳爍瑄同學的班主任聶義老師則代表學校,給大病初癒的唐國均老人寫了回信。聶義老師是武漢人,親歷武漢封城76天。

她也表示這個時期、這個冬天有多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一如您摔倒時得到了陳爍瑄及其爺爺的救助,我們得到了全國各地人民的救助。」

這件事讓她看到了人性之光,感受了人性之善,領略了人性之美。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更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文化傳承。

5月7日,有記者聯繫到唐國均老人,老人表示身體治癒,非常感謝當初幫助他的小女孩——陳爍瑄同學。

/完/

相關焦點

  • 棲霞公安三年相助耄耋老人尋根夢 八旬老人從東北寄來感謝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 3年前,煙臺棲霞市公安局楊礎派出所接訪一位尋親老人。老人名叫王正復,家住遼寧瀋陽,但是祖籍山東省棲霞市王家莊人。為了尋根,老人前來求助公安民警。3年時間,楊礎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幫助王正復尋根,民警的一路陪伴,讓老人十分感動。
  • 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一段暖心的父母養老情
    雖然我的父母已不在,但他們生前在這裡得到了很貼心的照護,謝謝的大家付出和關懷……」近日,臨安康壽養老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寫信人是楊運來,信中講述了其父母的故事,並表達了對養老院所有工作人員的感激之情。之所以說感謝信很特殊,是因為信中提到的老人已經過世。但他們生前一直住在康壽養老院,並在養老院裡度過了溫暖安樂的晚年生活。故事還要從2018年初說起。
  • 老人的拜年禮物:一封感謝信
    老人的拜年禮物:一封感謝信 2016-02-23 10:35:11 來源: 新疆網原創 郝玉    2月22日,78
  • 東莞:一封感謝信,揭開一段愛心接力故事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通訊員 虎宣2020年12月13日下午,東莞虎門威遠炮臺收到了一封滿滿5頁的手書感謝信和一面印著「助人為樂 情滿人間」字樣的錦旗,從而揭開一段愛心救助遊客的暖心故事。
  • 一封特別的信寄來感謝當日的「救命之恩」
    8日,瘦西湖景區收到了一封特別的感謝信,信是用毛筆字寫出來的,寫在一張長1米、寬0.8米的大紅紙上,信的內容是感謝景區特勤隊的「救命之恩」。記者了解到,信的背後,原來有一個動人的故事。老人寄來的感謝信 向家富 攝老人臉色發白渾身冒汗即將倒地時,他們託住了她瘦西湖風景區特勤隊,日常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在景區內巡查。3日11點15分,駱春明等巡邏到落帆棧道,準備上二十四橋。
  •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
    一封來自日本的感謝信!5月26日,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這封信件從日本寄來,用毛筆書寫,字跡工整,寫信的是一位日本老人。書信者叫齋藤明秀,常住日本,他在信中提到的母親是他的丈母娘,91歲高齡的諸杏仁老人。今年年初,老人因疾病被送至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老年醫學科接受治療。
  • 南京市民給開平警方寄來一封感謝信…
    南京市民給開平警方寄來一封感謝信… 2020-12-09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幫助老人找回「救命藥」 鶴崗民警收到感謝信
    幫助老人找回「救命藥」 鶴崗民警收到感謝信 2020-08-06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慶民警幫助走失老人回家獲感謝信
    東北網8月20日訊 8月17日,讓胡路區創業城小區居民呂先生帶著一封感謝信早早地來到了乘風公安分局,並將其交到了社區一隊民警的手中,以表達自己對民警的感激之情。呂先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呢?據大慶晚報記者了解,8月14日15時許,呂先生的老父親獨自出門後一直到晚上未歸,呂先生和家人都非常著急,當天23時許,呂先生來到乘風公安分局,向正在值班的民警求助,希望在民警的幫助下,儘快找到走失的老父親。
  • 西安老人坐公交獲司機幫助寫感謝信:「一封信根本道不完我的感謝」
    78歲老人腿腳不便,乘坐410路公交車得到司機幫助,她特意寫了一封感謝信。11月22日,西安公交三公司七車隊收到這封感謝信。寫信的是78歲的老人熊明朝。18日上午,買完菜的熊明朝在吉祥村站坐上了公交車。看到她拿著蔬菜腿腳又不太方便,410路公交司機主動詢問:「老師傅您到哪裡下?」
  • 一封寫給志願者的感謝信,帶出一個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
    13天前,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街下沉到新苑社區的志願者黃榮華,收到一個紅色包裹,裡面有一封新苑社區和芳園小區居民楊壽田老人手寫的感謝信,向黃榮華表達感激之情。昨日,黃榮華在朋友圈裡寫下長長一段心裡話,講述了那封感謝信背後的故事。
  • 暴雨中小學生送他大雨傘 德化老人給學校寫感謝信
    廈門網訊 據泉州晚報報導 這兩天,一位七旬老者寫感謝信表揚一名五年級小學生,該信迅速「紅」遍德化的朋友圈。老人為啥要感謝小學生呢?  昨日,記者與兩人面對面,傾聽背後的感人故事,並了解到更多的暖心細節:原來,5月17日,78歲的溫清溪回家途中遇到暴雨,在一家店外避雨。其間,德化實小五年2班的學生陳英彪跑過來塞給他一把傘,二話不說就離開。
  • 易縣82歲老人的一封特殊請求信
    一封特殊的請求信「電視臺的領導們 一定要替我表達感激之情 謝謝啦...」這是來自一名82歲老人的重託。7月14日我們收到了一封特殊的請求信,這封信是誰寫的?究竟為什麼要寫這封信呢?這還要從2014年說起。
  • 紙短情長暖人心:一封來自64歲老人的親筆感謝信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侯夢茹 通訊員 韓梅12月23日,聊城市東昌府區婦幼保健院婦女保健科張金霞醫師收到了一封來自64歲老人的手寫感謝信。工整認真的字跡,樸實無華的語言,飽含著老人深深的謝意,讓婦女保健科全體醫護人員感到了冬日裡濃濃的暖意。據了解,王大媽患有盆底功能性障礙疾病多年,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生理心理備受折磨,來東昌婦幼之前,一直以為只有手術才能解決她的問題,並不信任醫院的電、磁刺激治療。
  • 客運值班員熱心幫助2位去北京過年的老夫妻,老人寫下感謝信
    在長沙火車站「星火雷鋒服務臺」的旅客留言本上,有一對老夫妻寫下了兩封感謝信。這兩封信時長間隔一年,感謝的都是車站工作人員。兩封感謝信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兩位老人拎著大包小包,走得慢慢悠悠。第五候車室的客運值班員陳小勇趕緊迎上前,幫忙提拿行李,熱情地將兩位老人領到愛心候車區候車。看到老人行李多,問清車次後,陳小勇要他們先休息,等會開車前送他們上站臺。長沙火車站客運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讓兩位老人深受感動,他們主動在留言本上寫下了一封發自內心的感謝信。
  • 一封感謝信揭開一段敬老故事 常州旅遊商貿高職校17歲女生成為吳...
    中國江蘇網4月3日常州訊(記者 趙家瑋) 3月28日,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收到一封感謝信,作者是家住天寧區鄭陸鎮65歲的吳奶奶,感謝的是該校商務英語系三年級學生萬金萍,字裡行間充滿感激。據了解,萬金萍與吳奶奶非親非故,卻經常陪伴照料老人,還用生活費買餅乾牛奶等東西長期上門慰問。吳奶奶親手寫下這封感謝信,稱讚旅商好人多。萬金萍今年17歲,鄭陸人,與吳奶奶相識於小學六年級。「我和老人的孫女是小學同學,去她家玩時第一次見到吳奶奶。」
  • 八旬老人送來錦旗和感謝信
    【文/劉白一 攝/考古學院】近日,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的5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收到了81歲李桂芝老人親自送來的一份特殊禮物,這份禮物引出了一個多月前發生的一段感人故事。 2019年1月16日早晨,在吉林大學附近的193公交站點一位老人突然暈倒,當時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的周昕悅、張翼飛、高晗、王瑩瑩、馬慶林、蔡中正在等車,周昕悅無意間回頭,發現一位大娘忽然就倒下了,她下意識地叫了一聲,與蔡中俯身迎了過去,高晗撥通了120急救電話,王瑩瑩、馬慶林等幾個人走到街上去攔車。有一位好心人主動上前幫忙,和同學們一起將暈倒的李桂芬老人送到醫院。
  • 每封感謝信背後都有段感人故事——寶安區各留觀點累計收到23封...
    在會議上,全區各街道留觀集中酒店的現場協調指揮專班常務副組長談心得體會、困難問題及意見建議,同時又不約而同地講述了不少感人故事。  這些故事大都發生在留觀人員與工作人員之間。其中,不少留觀人員在離開酒店前,還給工作人員留下了一封封情感真摯的感謝信。
  • 收到一封感謝信,原來是……
    11月25日,小紅門鄉政府門衛處收到一封感謝信,信中寫道:「我們是戀日綠島社區一對老夫妻,今年86歲……我們感謝國家,感謝政府,感謝戀日綠島居委會的領導和全體同志們,謝謝居委會……」沒有華麗的辭藻,一張信紙上卻盛滿了肺腑之情,這封感謝信中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呢?紅寶讀完感謝信,立即與戀日綠島社區居委會取得了聯繫,經過了解,原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 這位老人在遊客留言簿上寫了一封感謝信……
    在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當王先軍準備翻看遊客留言簿中遊客對景區衛生環境的建議時,一封特別的感謝信映入了他的眼帘,細細讀來令他心裡倍感溫暖。   這是一位叫陳啟榮的退休林業老職工,在留言簿裡寫下的一封感謝信,主要想表達對一位環衛工人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