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籍女子鍾玫(化名)12月8日向澎湃新聞反映,她的學籍信息被在編教師侯某某冒名使用至今,對方還使用她的檔案信息辦了二代身份證。兩人身份證只有後四位尾號不同。鍾玫中專畢業後被分配至水泥廠上班,後來水泥廠破產,她下崗後靠打工生活;侯某某則一直任教至今。12月9日,澎湃新聞多次致電侯某某,但對方未予接聽。侯某某的丈夫賀某則向澎湃新聞否認侯某某存在冒名使用他人學籍信息一說。澎湃新聞10日上午從棗莊市山亭區警方獲悉,警方正在就鍾玫報案「侯某某騙領身份證」一事調查。同日,棗莊市山亭區教育體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該局已經在配合警方調查此事。
備案回執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 供圖 打徵信報告發現身份信息被冒用
鍾玫說,今年7月她去銀行打徵信報告時發現,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山亭區店子鎮教委為她繳納了住房公積金,但實際情況是她從來沒有在教育系統工作。她向澎湃新聞提供的這份徵信報告顯示,店子鎮教委每月繳存比例為6%。在排除銀行信息出錯的情況下,鍾玫從店子鎮教委一位王姓工作人員處得知,她的學籍信息一直被一名叫「侯某某」的在編小學教師頂替,當地教育系統的人都知曉此事。進一步查詢,鍾玫得知,在1993年中學畢業上中專時,她的學籍信息被同屆的復讀生「侯某某」使用,對方使用她的信息上了當地政府所辦中專的「教師」專業,畢業後分配到教育系統工作。鍾玫回憶,蹊蹺的是當時她也正常上了這所中專,存在一個學籍檔案對應兩個學生的情況。而當時在報了「教師」專業後她被告知名額滿了,調劑到其他專業,「現在想,很可能是侯某某用我的名字把教師專業名額佔了。」畢業後,鍾玫被分配到鎮裡的水泥廠工作,隨著之後水泥廠破產,她下崗後開始外出打工。
銀行徵信報告顯示,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山亭區店子鎮教委為鍾玫繳納了住房公積金 。警方對侯某某騙領身份證受案調查
隨著更多信息浮出,「真假鍾玫」開始對質。
鍾玫向澎湃新聞提供的與侯某某的通話錄音顯示,錄音中侯某某承認使用了鍾玫的學籍信息,是「借的戶」,但她同時表示,從上學到工作至今,都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通話中,侯某某還承認調取鍾玫的學籍檔案辦理了新的二代居民身份證,鍾玫質問對方在警方銷除不合理的第一代身份證後,為何還使用她的檔案辦理二代身份證,要求對方改回身份證號、名字及檔案。但侯某某稱只能改名,其他信息無法修改。「這個錯已經犯下了,如何彌補?」侯某某尋求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澎湃新聞就此多次致電侯某某,但對方未予接聽。其丈夫賀某否認侯某某存在冒名使用他人學籍信息一說。今年11月,在多次溝通未果的情況下,鍾玫向當地警方報案稱,侯某某使用騙領的身份證工作生活。她向澎湃新聞提供的加蓋公章的「受案回執」顯示,棗莊市公安局山亭分局店子派出所在11月25日就「侯某某使用騙領的居民身份證」一案正式受理。澎湃新聞10日上午從棗莊市山亭區警方獲悉,警方正在調查鍾玫報案稱「侯某某騙領身份證」一事。
教體局稱在配合警方調查澎湃新聞注意到,鍾玫與侯某某在通話對質中還有個細節,侯某某自稱當時使用鍾玫學籍信息時給「姑奶奶」說過並獲得同意,老師也知道此事。鍾玫就此向澎湃新聞解釋,侯某某口中的姑奶奶其實是自己的外婆,但自己當時的確並不知道此事,外婆也早已去世,更是無從對證。就該細節,侯某某娘家所在村的一名熟悉此事的村幹部向澎湃新聞證實,兩人確實有這層關係,鍾玫的外婆和出嫁前的侯某某同村,侯某某的確不叫「鍾玫」,他身為村幹部,也已接受警方的調查問詢。該村幹部稱,他和鍾玫是同學,當時侯某某使用鍾玫的學籍信息考的學,侯某某曾經解釋過,此事經過鍾家同意才得以使用。而據他了解,侯某某是「借戶」上學,目前教育上單獨一個戶,她自己另外還有個戶,這個現象在當地出現過,當地政府還針對這個現象把部分人多的戶註銷。當地教委是否此前就知情此事,成為鍾玫的另一個疑問。鍾玫稱,事發後,她從店子鎮教委一位王姓工作人員口中獲悉,教委其實早已知道侯某某使用其學籍信息的事情。錄音中,該工作人員解釋,教委接到鍾玫的情況反映後已經反饋給上級部門和侯某某本人,侯某某將和鍾玫具體溝通處理這件事。9日下午,澎湃新聞與上述工作人員取得聯繫,對方稱目前侯某某仍在學校,此事還未處理當中。棗莊市山亭區教育體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12月10日表示,該局已經在配合警方調查此事。侯某某任教學校所在的店子鎮教委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教委將根據警方的調查結果對涉事人做出進一步處理,但該負責人未回答是否此前就知情此事。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