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哲學家威廉·詹姆斯在《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價值》一文中區分了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不同:「有關大學教育和商業、技術或職業學校教育的比較,我們經常聽到的議論有哪些呢?大學教育之所以稱為高等教育,是因為其通識性與非功利性。……在『學校』裡掌握的是相對狹隘的實用技能;而『大學』給人的是更加開明的文化修養、更加開闊的視野、歷史地視角、哲學的氛圍,……」詹姆斯指出了大學教育的兩大特性:通識性和非功利性,同時也指出了大學教育旨在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培養歷史和哲學的視角,要達到這樣的培養目標,我們認為多開設一點文學課程、多閱讀一些文學經典是必由之路。
孔子教育他的兒子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就是說,沒有文學修養,說話就沒有感染力。孔子本人並不熱衷於文學,但他很重視使用語言的實際能力,而且知道只有通過學詩即學文學,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程度。說來道理很簡單,語言中最優美、最有力,但也最複雜、最難學的部分,往往出現在文學作品裡。能分析鑑賞文學的語言,反過來會覺得其他種類的語言都很簡單。因此,多讀一些文學作品,對文學語言多一點接觸和感受,無疑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對語言的鑑別能力,即在語言方面的敏感。文學是語言的藝術,不多讀文學作品,要提高語文程度豈不是空談?學英語不讀英美文學經典,只死記硬背單詞和語法規則,要想靈活掌握英語,豈不是空想?所以,我們說,要學好語言,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閱讀文學經典來掌握語言。
《英美文學入門》這一課程正是基於此而開設。本課程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面向英語專業和翻譯專業一年級學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以文學體裁為切入點,提供了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不同體裁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積累英美文學相關的基礎知識與核心概念,釐清英美文學史的基本發展脈絡,了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徵,熟悉重要的作家作品並懂得如何賞析經典作品,最終使學生成為熱愛英美文學的讀者。
《英美文學入門》是一門既具有豐富信息量和知識含量又具有較高思考難度和思維挑戰性的課程。本團隊的五位老師都是上外英語學院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資深教師,他們長期從事英美文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具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長期任教文學基礎課程的豐富的教學經驗,也一直在學生中具有很高的人氣。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在我們這個專業團隊背後還有一個堅強的技術團隊,他們都是教育技術專業科班出身,擁有強烈的敬業精神,他們能夠確保本課程在運行過程中的質量和效果。
參與「英美文學入門」課程慕課製作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
「英美文學入門」慕課連結: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SISU-144949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