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 12 月 18 日晚,美國商務部正式公告稱,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中芯國際多次澄清,該公司只為民用和商用的終端用戶提供產品及服務,與中國軍方毫無關係,也沒有為任何軍用終端用戶生產。美國商務部仍然以涉軍為由,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中。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實體名單是為確保中國無法通過中芯國際利用美國技術來提升先進技術水平以支持軍事行動。
在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出口商向中芯國際供貨時要申請許可證。美國商務部稱,這可以限制中芯國際獲得某些美國技術。「用於生產先進工藝節點(10 納米或以下)的半導體產品所需的物品出口將採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 的審查政策(即原則上不會批准許可申請)。」(來源:第一財經)
12 月 18 日下午,阿里巴巴在社交媒體發布聲明稱,有關外媒報導中央聯合調查組進駐阿里巴巴一事,純屬謠言,我們將追究造謠者的責任。
以下為聲明全文:
有關外媒報導中央聯合調查組進駐阿里巴巴一事, 純屬謠言, 我們將追究造謠者的責任。我們一直認為,阿里巴巴的發展,得益於政府鼓勵發展和創新的各種政策,得益於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
我們相信,監管讓平臺型企業不僅自身發展好,還能更好地服務於整個社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更多百花齊放的創新,這是我們真實的態度和行動原則。心懷坦蕩地傾聽是我們應該有的態度,但是我們絕不能容忍純粹的捏造,我們也絕不放棄追究造謠者的責任的權利。(來源:騰訊科技)
12 月 18 日,法國東部大區政府和中國華為公司 17 日發布聯合新聞公報說,華為將在東部大區布呂馬特建設新的製造工廠,為歐洲客戶生產移動通信網絡技術產品並提供技術解決方案。
公報說,工廠選址布呂馬特的一個商業園區內,項目計劃投資約 2 億歐元,預計年產值 10 億歐元,創造數百個直接就業機會。
今年 2 月,華為宣布在法國建設新製造工廠的計劃。據介紹,新工廠生產的產品將主要供應歐洲區域,實現研發、銷售、採購、生產、物流、服務、人才培養等端到端產業鏈的整體覆蓋,對歐洲本地上下遊產業鏈產生推動作用。(來源:新華社)
12 月 18 日下午消息,有報導稱,百度或將與威馬聯手造車,目前雙方正對可能的合作模式進行商議。對此,百度方面表示不予置評。據悉,百度 Apollo 與威馬此前就有合作,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集團副總裁李震宇透露,搭載百度 Apollo 自主泊車解決方案的威馬新車型 2021 年初就會上市銷售。
對於百度造車的傳聞,此前還有報導稱,百度與包括吉利汽車在內數家車企進行初步接洽,商談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事宜。百度方面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作評論。(來源:新浪科技)
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電子欲加入歐洲 5G 競賽,以填補華為空白。外媒報導稱,歐洲移動運營商正認真考慮用三星取代華為,作為歐洲 5G 系統的核心供應商。目前,三星向 Verizon、AT&T、Sprint 等美國運營商提供 4G 和 5G 通信設備。
對於三星能否在本土市場上與諾基亞和愛立信競爭,業內專家意見不一。分析人士表示,華為需要採取更多措施,才能在諾基亞和愛立信的本土市場上與它們競爭。三星堅稱,它在歐洲擁有強大的網絡團隊和研究機構,而且確實能夠培養必要的關係,以便在機會到來時進入這一空白領域。(來源:DoNews)
12 月 18 日消息,谷歌於當地時間周四收到了兩個月內的第三樁訴訟,美國多達 38 個州的總檢察長表示,谷歌在在線搜索和搜索廣告市場上存在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
具體而言,該訴訟案關注點在於谷歌試圖在電視、汽車和智能音箱等領域獲得搜尋引擎的領導地位,而同樣的事情已經在智慧型手機上發生過。不僅如此,訴訟還指出谷歌在家居、旅行、娛樂領域也採取了一定行為打壓相關專業引擎的搜索結果。
根據報導,該訴訟案希望法院認定谷歌違反了反壟斷法,並以法令形式結束谷歌的任何排他性協議或其他行為。此外,在這起訴訟中,谷歌也面臨被要求出售資產的可能,但相關提議沒有具體說明。(來源:界面新聞)
美東時間周四(12 月 17 日),微軟公司表示,在其系統中發現了與美國官員本周披露的大規模黑客行動有關的惡意軟體。這意味著,在越來越多的政府機構受到黑客攻擊之際,受攻擊的名單上增加了一家大型科技公司。
據海外媒體報導,到目前為止,已知黑客至少監控了美國能源部、國防部、國務院、財政部、國土安全部、商務部和核安全局等的電子郵件或其他數據。美國候任總統喬·拜登發布聲明表示,他將「把網絡安全問題提升為整個政府的當務之急」,以防止此類重大黑客攻擊。(來源:財聯社)
12 月 18 日下午消息,美團今日發布內部信,宣布為進一步增強領導梯隊建設,公司將成立「中高管發展部」,加強對中高級管理者的培養發展、選拔調動、評估任用、考核激勵,由聯合創始人穆榮均負責。同時宣布美團平臺、智慧交通平臺、點評事業部及專業委員會等一系列組織調整和任命。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順利完成交棒,按計劃正式退休。
根據內部信內容,服務體驗部及相關產品技術團隊、美團搜索與 NLP 及語音相關團隊調整至美團平臺。組建智慧交通平臺,加強 LBS 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物流配送、交通出行的自動化、智能化平臺能力,下設交通、地圖、無人車配送、視覺智能等團隊;成立 AI 委員會,增強全公司 AI 領域協同,共建 AI 能力。此外,無人機配送團隊調整至到家事業群。(來源:新浪科技)
12 月 18 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已持有銀行存款產品的用戶外,目前,支付寶針對未持有網際網路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
對此,螞蟻集團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根據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存款行業的規範要求,目前螞蟻平臺上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均已下架,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持有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螞蟻會認真落實監管相關規範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來源:北京商報)
12 月 18 日消息,DeepMind 昨晚向英國公司登記處發布一份文件顯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子部門 DeepMind 稱,其 2019 年虧損 6.49 億美元,相比 2018 年虧損額增長 1.5%。其中大部分支出為人員及其他相關費用,共計約 6.34 億美元,相比 2018 年的約 5.4 億美元有所增長。
據悉,DeepMind 在 2014 年被谷歌以 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目前 DeepMind 在全球範圍內有大約 1000 名員工,其主要依靠母公司 Alphabet 穩定的資金流。文件顯示,2019 年 Google Ireland 替 DeepMind 償還公司間貸款和所有應計利息,共計約合 15 億美元。(來源:鈦媒體)
北京時間 12 月 19 日凌晨消息,特斯拉在柏林超級工廠加緊建設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另一個障礙。據德國《每日鏡報》周五報導,由於特斯拉錯過了支付 1 億歐元保證金的最後期限,德國布蘭登堡州環保部門責令該公司停止清理樹木和裝修油漆車間。
據報導,特斯拉的律師已在周三提出申請,將最後期限延長至 1 月 15 日,稱特斯拉沒有足夠的時間協調付款事宜。環保部門要求特斯拉在 2021 年 1 月 4 日前支付保證金,在此之前,特斯拉的伐木和裝修工作都將被暫停。(來源:新浪科技)
三星今日在韓國市場推出了三款筆電,包括新一代的 Galaxy Book Flex 2 翻轉觸控筆記本電腦。Galaxy Book Flex 2 配備「智能 S Pen」和可 360° 旋轉的 13.3 英寸 / 15.6 英寸 FHD QLED 觸控顯示屏,是一款提供性能不俗的二合一筆記本電腦。提供」女士黑」和「女士紫」兩種配色,售價視配置不同自 184.5 萬韓元至 283 萬韓元不等,直接換算約合人民幣 11016 元至 16897 元。
其他方面,該機在鍵盤上方內置了一顆 1300 萬像素的「World Facing Camera」鏡頭,支持在視頻會議或上網課時直接用 S Pen 進行筆記。還有一款 Galaxy Book Flex 2 5G,這是首款支持 5G 網絡三星筆記本電腦,可以隨時隨地自由連接網絡。三星 Galaxy Book Flex 2 5G 長度為 33.7 釐米,僅有「皇家銀」版本,價格為 272.5 萬韓元,約合人民幣 16270 元。(來源: IT 之家)
蘋果 iPhone 12 系列自從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和外形後,大受歡迎。雖然三星和華為等廠商已經推出自己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但蘋果甚至沒有暗示過這種東西。三星已經推出了三款可摺疊智慧型手機,而且鉸鏈的情況越來越好。蘋果可能也在醞釀一款可摺疊設備。根據最新的報導,蘋果有可能在 2022 年推出可摺疊的 iPhone。
由於三星電子已經推出了三款使用柔性 OLED 面板打造的可摺疊智慧型手機,Digitimes Research 認為,蘋果很可能在 2022 年介入可摺疊智慧型手機領域,進一步推動對柔性 OLED 顯示屏的需求。蘋果已經擁有多項與可摺疊 iPhone 相關的專利。根據傳言,今年早些時候,蘋果已經將其可摺疊 iPhone 送到富士康進行測試。(來源:CnBeta)
衛星運營商 OneWeb 已經發送了 36 顆新衛星,加入其現有的在軌太空飛行器星座。這是繼 2019 年首次發射 6 顆衛星,今年 2 月和 3 月第二次和第三次發射各 34 顆衛星後,OneWeb 交付的第三批衛星。該公司曾在過程中遇到了財務困難,導致其在 3 月份申請破產保護,然後在 7 月份擺脫了破產流程,這要歸功於部分由英國政府資助、部分由 Bharti 公司資助的交易。
OneWeb 正在建造一個低地軌道衛星星座,該星座將提供高帶寬的連接供基於地球的網絡使用。該公司的目標是最終擁有 648 顆在軌衛星,並打算加快發射速度,以便在 2022 年前實現目標,從而為客戶提供全球網絡覆蓋。(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