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就在眼前,深度學習有哪十大趨勢值得關注?

2021-01-08 雷鋒網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按:本文作者 Carlos E. Perez ,他來自機器學習技術公司 Intuition Machine,主要研究深度學習類型、方法論、以及行業戰略。 發布於 Medium 的這篇文章主要對 2017 年深度學習的十大趨勢做出了預測,雷鋒網編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為一名人工智慧領域裡的圈內人士,上次寫科技預測要追溯到 6 年前了,當時我寫了一篇「2011 軟體開發趨勢及預測」的文章,文中對行業做了十點預測,其中六個預測準確,分別是 Javascript VM、 NoSQL、大數據分析、私有雲、反向桌面服務、Scala;四個略有偏差,分別是企業應用商店,語義索引、企業級OA授權、前瞻性代理。現在,我打算再來預測一下深度學習行業。 

不過,這次預測和以往的不太一樣,我不打算進行企業級應用預測,而是把重點放在了趨勢研究和預測。毫無疑問,深度學習將會驅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對於那些「老土」的企業,未來很可能會被淘汰。好了,廢話不多說,現在就來介紹一下我對 2017 年深度學習領域的預測和趨勢分析吧! 

一、 硬體將會以摩爾定律的兩倍速度發展 

如果你了解英偉達和英特爾這兩家公司的硬體發展速度,就不會對摩爾定律的速度提升一倍感到意外了。在深度學習領域裡,英偉達將會佔據絕對統治地位,因為他們已經構建了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沒有人會傻到跳去選擇其他不成熟的深度學習生態系統,預計到 2017 年中旬,英特爾 Xeon Phi 才有可能在性能上趕超英偉達,不過距離投放市場依然有距離。 

另一方面,雖然英特爾 FPGA 解決方案可能會受到雲技術提供商的青睞,但更多的是處於經濟實惠的角度。如果想要減少成本,那麼功耗是必須要改變一個要素,到明年中旬,英特爾的 Nervana 晶片預計可以達到 30 萬億次的浮點運算能力——這是我依照推測的估算,因為現在英偉達已經開發出了具備 20 萬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的處理晶片,我不相信英特爾會「憋」到 2018 年才放大招。此外,英特爾現在手頭上唯一的大王牌可能是他們的 3D XPoint 技術,該技術可以改善整個硬體堆棧,但是在核心加速能力上相比於 AMD 使用的 HBM2 顯存似乎略有欠缺。

亞馬遜公司也宣布推出了基於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雲計算架構,它基於賽靈思公司 UltraScale+ 技術,並提供了 6800 個數位訊號處理器和 64 GB 內存,這種配置的確非常強大,但是由於受到 I/O 束縛,可能也無法與 AMD 的 HBM 顯存的性能想必你。雖然相比於英偉達、英特爾和 AMD 這樣的廠商,亞馬遜公司提供了更低的內存帶寬解決方案,但是對於開發人員而言,可能會考慮下是否需要投入更多複雜開發流程(比如硬體描述語言 VHDL、Verlog等)

我所了解的最新消息是,AMD 已經發布全新一代Vega架構產品,但它不是消費級顯卡,而是一款高性能計算加速卡「Radeon Instinct」,主要用於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而且專門為了和英偉達旗下的硬體產品競爭。有消息稱,這款產品預計會在明年年初正式上市,不過在 AMD 能夠提供配套的軟體解決方案之前,不要期待太多英偉達用戶會「轉投」到 AMD 的懷抱。

二、卷積神經網絡(CNN)將佔主導地位

對於深度學習系統而言,卷積神經網絡將會成為標配,就像麵包離不開黃油一樣。遞歸神經網絡和長短記憶型遞歸神經網絡周期性的配置,以及嵌入到內存節點都會逐漸被越來越少使用,因為他們和基於卷積神經網絡技術的解決方案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就像現在人們編程時,沒有人會使用 GOTO 語句一樣,我認為,遞歸神經網絡(RNN)和長短記憶型遞歸神經網絡(LSTM)的「下場」也一樣。

可區分的記憶網絡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常見。這是一個自然選擇的結果(或是架構),內存將會從核心節點上提取出來,在計算機制內只是作為一個單獨的組成部分駐留。我們已經看到了模塊化的長短記憶型遞歸神經網絡從內存中分離(比如增強現實遞歸神經網絡)。

三、設計師將會越來越依賴於「元學習」

當我開始自己的深度學習之旅時,曾想過優化算法,特別是想去改進那些二階優化算法。可如今,幾乎可以斷定的說,機器學習已經可以學習為你優化算法了。如果現在還有人嘗試使用一個更好版本的隨機梯度下降(SGD)算法的話,基本上可以不用自己寫代碼了。隨機梯度下降算法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來變得更好,而且可以解決某個特定問題。元學習會根據自身所處領域,適應性地優化學習。與此相關的是,替代算法的反向傳播將開始出現在實踐中。我的預測是,明年隨機梯度下降算法可能要壽終正寢了。

四、強化學習只會變得更有創意

對現實的觀察永遠是不完美的,當隨機梯度下降算法不再適用之後,也同樣會帶來大量問題。未來,實際部署任何深度學習系統的時候,都需要一定形式的強化學習,這可能會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流程。除此之外,我們會看到強制學習將會越來越多地用於深度學習訓練之中。舉個例子,元學習將會得到強制學習的支持,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強制學習被用於尋找不同類型的神經網絡結構。

五、對抗和協作學習將會成為主流

在過去,我們擁有的是單一深度學習系統,它只有單一解析目標的功能。而在未來,我希望看到兩個或是多個神經網絡合作(或競爭),最終找到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在此,我推薦一篇論文——《Game Theory reveals the future of Deep Learning》。2017 年,將會有更多人研究如何管理非平衡狀態的語境。實際上,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相關研究,比如研究人員正在使用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嘗試尋找處理非平衡狀態的方法。

六、預測學習或無監督學習?可能進步不大

「預測學習」(predictive learning)是人工智慧大咖 Yann LeCun 提出的一個最新熱門詞,基本上已經取代了之前我們常見的人工智慧術語「無監督學習」。當然啦,現在我們還不清楚這個最新術語是否能夠被更廣泛地應用,雖然這問題很難在 2017 年就獲得答案,但我可以斷言「預測學習」不會取得太大進步。我現在的感覺是,這個技術過於複雜,因此存在很多概念上的斷鏈,人們也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你讀過我之前發表的文章《深度學習智能的五大能力》,可能會覺得預測學習完全是一種讓人無法感知到的技術能力,它就像是宇宙中的暗物質似的,雖然我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就是不知道該如何觀察到它。

七、遷移學習會導致產業化

吳恩達認為這很重要,我也持同樣的觀點。雷鋒網了解到,吳恩達曾拿百度 NLP 團隊的研究成果舉例,認為如果同時學習多個語言對之間的翻譯,效果會比同時學習一個語言對的效果好。

八、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將會把深度學習作為組件

實際上,今年我們就已經看到這一趨勢了,比如在大規模搜索算法中就被用於函數評估組件。谷歌的「阿法狗」在走棋估值和策略評估之中就採用了深度學習技術,Gmail 的自動回復系統也採用了機器學習技術和定向搜索服務結合在一起。明年,相比於全新的端到端訓練深度學習系統,我更希望能看到更多混合算法出現。端到端深度學習是一個很有前景的研究領域,但就目前應用層面來看,混合系統似乎更有效率。

九、設計模式會被更多地採納

深度學習只是眾多需要概念架構的複雜領域中的一個,雖然它涉及到高等數學,也有大量文字敘述和模糊的概念(這些概念也難以通過正規、嚴謹的方法來獲取),但我們必須承認,一些深度學習設計模型已經在某些複雜的行業領域裡,比如軟體開發得到了很好的使用。我預測,會有更多行業從業者能夠接受深度學習和設計模式。

十、工程將比理論更受重視

當研究人員嘗試探索研究方法時,自身的背景和他們所使用的數學工具可能會帶來一些「偏見」,導致最終生成的結果不夠客觀,但是深度學習系統和無監督學習系統可能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就目前來說,沒有證據表明傳統的分析工具對揭開深度學習如何工作有什麼幫助,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領域裡,比如物理學對於動態系統如何工作也困惑了好幾十年,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動態學習系統裡。

不過,雖然對很多基本原理缺乏深刻理解,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嘗試更多、更高級的應用工程。深度學習就像是生物科技或是基因工程,我們已經創造出了模擬學習的機器,但是我們還不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然而這並不妨礙我們進行創新。

最後想說的是,我會在明年這個時候來看看自己的預測結果如何,所以祝我好運吧! 

VIA medium

【招聘】雷鋒網堅持在人工智慧、無人駕駛、VR/AR、Fintech、未來醫療等領域第一時間提供海外科技動態與資訊。我們需要若干關注國際新聞、具有一定的科技新聞選題能力,翻譯及寫作能力優良的外翻編輯加入。 

簡歷投遞至 wudexin@leiphone.com,工作地 北京。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一周簡報】2021年值得關注的全球電子商務十大趨勢
    // 2021年值得關注的全球電子商務十大趨勢 如今,電子商務的價值約為2萬億美元。一項調查顯示,人們已經重新關注全渠道銷售、個性化和數字營銷,電子商務世界的發展確實使買賣雙方都感到興奮。
  • 在圖像處理中應用深度學習技術
    ,在圖像處理領域獲得了極大關注,這勢必將提升現有圖像處理系統的性能並開創新的應用領域。儘管圖像預處理、後期處理和信號處理仍採用現有方法進行,但在圖像分類應用中(缺陷、對象以及特徵分類),深度學習變得愈加重要。利用深度學習處理某些任務更簡單,效果更好,甚至某些任務只能用深度學習方法來解決。深度學習正在逐漸威脅傳統圖像處理方法的地位——特別是處理任務中包含有複雜變量時(如反射面、光照不佳的環境、光照變化或移動的對象)。
  • NIPS 2017即將開幕,哪些熱點值得關注?
    屆時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也將前往長灘進行大會的跟蹤報導,在出發之前,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被稱為「機器學習最好的學術會議」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內容吧。按官方議程,NIPS大會總共有939個項目,Invite Talk自然是當中最受全體關注的內容,七個報告如下:Invite Talk12月4日 05:30 -- 06:20 PM @ Hall A,John Platt,報告題目:《Powering the next 100 years》;
  • 2019年光技術發展的十大趨勢
    光技術發展的十大趨勢,雖然每一個都是許多微小的、漸進的進步的結果,但在不久的將來提供更多的機會。2019年位列榜首的十大趨勢:腦成像添加劑製造或3D列印量子技術增強/虛擬實境偏振相機雷射雷達探測照明控制深度學習微型光譜儀智能工廠腦成像隨著全息技術、三維成像技術、光子計數技術、光纖傳感技術和可植入MRI成像技術的發展
  • 2017年深度學習十大趨勢預測
    今年,他對深度學習的發展趨勢做了一個預測,主要是研究領域的趨勢預測,而不是工業界的應用。以下是作者對2017年度的預測內容。硬體將加速倍增摩爾定律作者根據其觀察到Nvidia和Intel的發展動態,認為這是顯而易見的趨勢。由於Nvidia具有完整的深度學習生態系統,它們在整個2017年都將主導佔據主導地位。
  • 【乾貨】2017最火的五篇深度學習論文 總有一篇適合你
    【導讀】最近,MIT博士生學生GREGORY J STEIN在博客中總結了2017年他最喜歡的深度學習論文,並且列出了這一年對他研究思考影響最深的五篇論文
  • 最值得關注的18家深度學習創業公司
    為了給數據科學找到更好的應用,讓深度學習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他將注意力放在了醫療方面。他的基本思考是,創造一個類似星際迷航三錄儀一樣的系統(不過可能無法便攜),搜集有關特定病人的數據——從醫療圖片、實驗室檢測結果到醫生的便箋——讓深度學習分析這些數據,做出診斷並給出治療建議。這並非讓機器替代醫生,而是為其提供讓診斷更加便利的工具。
  • 2017年深度學習必讀31篇論文(附下載地址)
    > 本文長度為4100字,建議閱讀6分鐘本文為你盤點今年最值得關注的深度學習相關論文
  • 回望2017,基於深度學習的NLP研究大盤點
    在過去的幾年裡,深度學習(DL)架構和算法在諸如圖像識別和語音處理等領域取得了世人矚目的進步。然而在最開始的時候,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領域的效果一般,但是現在已經被證實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依然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並且在一些常見的自然語言處理任務中,基於深度學習的方法已經取得了最佳的結果。
  • 《產業網際網路安全十大趨勢(2021)》發布 為產業提供前瞻性參考
    騰訊安全戰略研究部聯合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近日共同發布《產業網際網路安全十大趨勢(2021)》(下簡稱《趨勢》),基於2020年的產業實踐和行業風向,從政策法規、安全技術、安全理念、安全生態、安全思維等維度為產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建設提供前瞻性的參考和指引,助力夯實產業網際網路的安全底座。
  • 2017年最值得關注的10篇質性研究論文
    這四種譯名不存在優劣之分,使用哪一種可以說只是學者的個人喜好而已。之所以更傾向於使用"定性研究"這一概念,主要考慮的是國內社會科學界的習慣和誤解,是為了更明確地告訴讀者定性研究也是一種類似於定量研究那樣的,有特定的哲學基礎、特定的視角和策略、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技術的具體研究方式。
  • 16個GitHub值得收藏的深度學習框架
    16個GitHub值得收藏的深度學習框架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10 12:13:00 深度學習是一種基於對數據進行表證學習的機器學習方法,近些年不斷發展並廣受歡迎
  • NIPS 2017 深度學習論文集錦 (2)
    本文是NIPS 2017 深度學習論文集錦第二篇,第一篇是NIPS 2017 深度學習論文集錦 (1)本文是對上文的續
  • 2017深度學習優秀論文盤點 | 資源
    本文是倫敦帝國學院博士生Pierre Richemond所寫的年度深度學習論文盤點,他屬於該大學的BICV計算機視覺團隊。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區別在哪?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的區別在哪?
  • 蒙特婁大學開放MILA 2017夏季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課程視頻
    2016 年,Aaron Courville 和 Yoshua Bengio 組織的 MILA 深度學習夏季課程獲得了極大的關注。今年,新一屆的 MILA 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夏季課程開放了 PPT 和教學視頻。機器之心摘選了 Bengio、Goodfellow 和 Sutton 的部分亮點並簡要介紹了該課程。
  • 最新(2019)斯坦福CS224n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課程(視頻+筆記+2017年合集)
    這門自然語言處理課程是值得每個NLPer學習的NLP課程,由 Christopher Manning 大神坐鎮主講,面向史丹福大學的學生,在史丹福大學已經講授很多年。此次2019年新課,有很多更新,除了增加一些新內容外,最大的一點大概是代碼由Tensorflow遷移到PyTorch。
  • ACL 第一天:Tutorial鍾愛深度學習,唯一一個workshop關注女性群體|...
    早上的三個 tutorial 分別是自然語言處理於精準醫療的應用、多模式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於語義合成的研究;下午的三個 tutorial 則分別為深度學習在對話系統上的應用;深度學習在多詞表達與組合的研究、以及眾包問題的探討
  • 2017年英語課標關鍵詞——深度學習
    2017版英語課標關鍵詞▼深度學習百度百科這樣解釋:深度學習(DL案例說明這節課所運用的設備技術和網絡軟體有:電腦、智慧型手機、投影、網絡平臺、社交軟體、網絡問卷涉及工具等。必修課教材要面向全體學生,保證共同基礎,合理控制容量和難度,為所有高中學生搭建發展平臺;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教材要重視學生的深度學習和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 【乾貨】2017年深度學習必讀31篇論文(附論文下載地址)
    年即將擦肩而過,Kloud Strife在其博客上盤點了今年最值得關注的有關深度學習的論文,包括架構/模型、生成模型、強化學習、SGD & 優化及理論等各個方面,有些論文名揚四海,有些論文則非常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