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姜雨:讓中國「領頭羊」早日走向世界

2020-12-19 西部網

原標題:讓中國「領頭羊」早日走向世界——一位青年科學家的夢想與行動

「誰謂爾無羊?三百維群」,《詩經・小雅・無羊》中,生動描寫了3000多年前羊群繁盛的情景。羊是被人類最早馴化的家畜之一,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可以追溯到1萬多年前。

延安市安塞區沿河灣鎮崖堯溝湖羊示範基地的湖羊。

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羊的基因發生了哪些改變,使得它們可以不斷適應環境而生存?以羊為代表的反芻動物又是如何起源和進化的?科學家在這一領域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

7月6日,記者採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科學院反芻動物遺傳與進化研究中心主任、動物遺傳學專家姜雨教授。今年37歲的姜雨,曾參與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對綿羊、山羊基因組的測序、組裝及分析工作,並設計出適用於中國綿羊群體和山羊群體的基因晶片,為開展羊的遺傳學研究及分子育種提供了基本工具。

姜雨教授在高性能計算平臺介紹科研情況。

揭開羊的馴化秘密

2009年開始,姜雨參與到了國際合作項目——綿羊和山羊參考基因組組裝計劃。經過5年的分析研究,團隊首次完成了對綿羊、山羊基因組的測序、組裝及分析工作,並預測出一系列可能與反芻動物各種性狀相關的功能基因。

「可是野生山羊和家養山羊之間有數百萬個不同等位基因頻率的變異。即使參考基因組做出來了,我們也不知道在從野生到家養的轉變過程中,關鍵的基因組變異是什麼,其對應的關鍵功能變化又是什麼。這個問題驅使我們去獲取和分析更多的數據。」姜雨介紹。

2013年,姜雨從澳大利亞留學歸國後,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踏上了繼續尋找關鍵基因的漫漫徵途。採集、對比、實驗、分析、求證……這是一項系統龐大、程序繁雜的研究工程。在海量數據中,羊的馴化秘密也被一點點揭開。

團隊通過對世界各地的家養山羊、野生山羊,56個山羊化石及6個其他野羊物種進行基因組測序發現,山羊在馴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基因改變不是角型基因,而是抗病基因和神經行為有關基因。「考慮到山羊在被馴化初期,其從自由活動的野生環境向群體密度高、糞便汙染嚴重的人為環境急劇轉變過程中,會遇到多種傳染性疾病。研究人員這時才覺得,比起容易發現的形態學改變,抗病能力增強應該是更重要的馴化改變。」姜雨介紹。

進一步研究發現,一個叫MUC6的基因在羊的馴化過程中特別重要,該基因編碼了胃腸道分泌的黏蛋白,會提高羊群的胃腸道抗寄生蟲能力。令人驚訝的是,該基因來自其他野羊種,並在七千年到六千年前迅速傳播至60%以上的家養山羊,最終在全世界家羊中固定下來。「以史前人類的交流和育種速度看,這樣的傳播速度快得令人難以想像,這也證明了人們對獲取具有抗病基因的健康動物的極度渴望。」姜雨說。

2020年5月20日,《科學進展》雜誌以封面論文報導了「山羊馴化基因的起源」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山羊「強壯」的根源源於通過雜交獲得其他物種的MUC6基因,該基因與其他馴化基因一起,幫助山羊最早被成功馴化並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

這些成果讓姜雨和他的團隊跑在了這一領域基礎研究的前沿。

從基礎到應用

在姜雨看來,科學家的研究不只是為了滿足好奇心的探索,更是為了著眼未來,為產業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人類用數十億隻山羊,歷經萬年,做了一個適者生存的實驗,這是人類了解哺乳動物如何抵禦疾病和改變神經行為的寶貴財富。」姜雨表示,「我們還將通過實驗和多種組學數據分析,深入了解數百個具有不同形態特徵、生產性狀、抗病性和環境適應性的山羊品種,從而為開展適應未來產業發展的動物分子育種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是綿羊和山羊飼養及羊肉消費大國,對其研究有助於培育出更優秀的新品種。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希望研究能為我國羊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同時,產業的發展也會為研究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姜雨表示。

對一名從事基礎研究的青年科學家而言,這樣的認識恰恰來自對科研的執著和深入思考。

姜雨坦言,開始從事研究工作時,他也認為,科研就是在實驗室裡解決那些懸而未決、高高在上的科學難題,然後發出高質量論文。至於實際應用中的問題,自然有產業技術人員去解決。

2013年,姜雨從澳大利亞聯邦科學院家畜研究所博士後出站後,選擇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我是研究羊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集中了全國最頂尖的關於羊方面的專家、團隊,我沒有多想就來到了這裡。」姜雨說。

回國後,他才發現國內畜禽研究缺乏分子育種工具和資料庫,表型數據收集剛剛起步,給羊的遺傳育種研究和產業化帶來了困難。「動物育種要對其各個性狀進行很好的記錄和幾十年如一日的數據分析及持續選育,這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系統。」姜雨介紹,「就反芻類動物育種而言,我國科研人員在基礎領域的研究水平並不比國外差,但長期積累的有效數據不夠,經費投入不足、設備落後、人才匱乏等諸多因素,導致我國生產中使用的現代化肉羊和奶羊品種都還是國外進口的。」

與此同時,作為一所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非常注重從實際需要出發,解決產業發展中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姜雨對羊產業的發展有了深入的理解,開始思考如何讓研究成果應用在畜牧行業的發展上,真正支撐產業的發展。

點亮未來之路

這段時間,姜雨團隊正在加快液態基因晶片的研發設計。「液態基因晶片採用試劑溶液的形式,由國內廠家生產。為了不影響科研,儘量不被『卡脖子』,或者少被『卡脖子』,我們唯有加快攻關。」他說。

晶片之痛唯有身處其中才能切身體會。事實上,幾年前,在構建參考基因組和研究群體遺傳結構的基礎上,姜雨團隊已經設計和定製了適用於中國綿羊群體和山羊群體的基因晶片,為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和羊的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提供了基本工具。「之前,這種晶片全部被國外壟斷,國內開展相關科研只能購買,一塊1200元。現在這種晶片一塊只有660元!而未來我們要把價格降到100元,到那時所有種羊才能都用得起。」姜雨介紹。

然而,光有基因晶片還很不夠。姜雨希望團隊能真正發揮基礎研究的優勢,不僅解決目前羊產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產業發展,用科技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使中國的羊產業真正走向產業價值鏈的最頂端。

「在反芻類家畜研究中,我國在基礎領域不比國外差,但是在應用領域的全產業鏈研究落後於國外,從而導致我國牛羊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全球競爭力明顯不足。」姜雨介紹。

在牛、羊、豬、雞等重要畜禽中,羊是陝西乃至我國最有希望走向產業價值鏈頂端的代表。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特別重視牛、豬、雞的產業發展,從育種到養殖加工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早早就完成了從散養到集約化養殖的轉變,其產業發展水平遠遠領先於我們。而在羊領域,國內國外都處在農場散戶養殖為主的階段。

另一方面,由於特殊的國情,羊產業在中國面臨著必須轉型升級的問題。「比如,在澳、新等國家,地廣人稀,羊依然以牧場放養為主。我國的國情決定了,未來我們必須走集約化養殖的路子。我們首先要選育出適合集約養殖的品種,還要解決營養、抗病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們的特殊需要,沒有人會幫我們思考,只有靠我們自己的科學家去一一解決。」他說。

「我們現在要解決的科學技術問題,必須是服務於10年後產業發展需要的(羊的分子育種周期在10年左右),否則科技支撐產業發展就無從談起。我希望政府能夠給予面向產業發展的前瞻性研究多一些支持,也希望我們的科研人員能夠打破領域限制,從基礎到產業協同創新,共享數據,讓中國『領頭羊』早日走向世界!」姜雨呼籲。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西北農林姜雨:一半以上的博士生都衝著留在高校來的,無可厚非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姜雨教授在第二屆(2020)前沿分子育種技術研討會上作報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姜雨教授參會並作《羊的滲入基因解析與分子育種》主題報告。在研討會間隙,作為本次活動的獨家合作媒體,學術橋對姜雨進行了採訪,就大數據、科研團隊管理、科研人員發展規劃等問題進行了對話。以下內容根據採訪錄音整理,並經本人審閱。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簡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陝西楊凌,前身為上世紀30年代創建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99年9月,同處楊凌的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成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聯合出臺意見繼續深化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力支持學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 9月10日是學校的校慶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回溯到1934年,回顧學校波瀾壯闊的發展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老照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若設農林學校培養人才,可籍學術機關與地方人士合作,以學校為造林及墾荒之中心,再求民族之生路,全國家之命脈,庶幾可得。」遂發出了「開發西北」、「興農興學」的呼籲。 成立背景1932年秋,國民政府批准了于右任等人提出的籌備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任命于右任、楊虎城等十五人為籌備委員。
  • 組圖: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的克隆羊
    組圖: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的克隆羊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07日20:32  中國新聞網     中國首批成年體細胞克隆山羊「陽陽」已經三歲了。
  • 中國海洋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其實所學的專業都是和生物學有關,和農業大學的專業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很多考生都不願意報考這樣的大學,但是要看自己的高考分數有沒有競爭力。這些大學高分考生不去但低分的考生進不去,這樣的985大學性價比高非常適合撿漏。
  • 985大學系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三號樓奠基銘學校起源於1934年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也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於中國農科城楊凌,她誕生於一個動蕩的年代,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功地進入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很多人說西農在一個小縣城,沒有地緣優勢。所以就忽略了西農本身的實力。因為地理位置,西農也成了」國內性價比最高的985「,只因分低也能上985。
  • 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三線城市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一
    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三線城市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第一   近日,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Cuaa.Net)首次公布《校友會2019世界大學排名分析報告》,依據2018-2019年英國THE、英國QS、美國USNews、西班牙CSIC、沙特CWUR、荷蘭CWTS、美國Scimago、中國SJTU、中國NTU和中國WHU等全球公認的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的結果,最新發布校友會2019世界十大權威大學排名(中國各區域大學)等榜單。
  • 每日名校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國家原「985 工程」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級植保病理學研究生馮印印迫不及待地和導師安德榮教授討論他的實驗結果。  疫情期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廣大師生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按照學校統一安排部署,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服務農業生產,貢獻西農智慧和力量。  馮印印的家在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憑什麼是985
    此文轉載字頭條-我所關注我所愛一說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家都是以985最末來看待,也常常被一些沒進985的院校作為嘲諷對象。說到有院校跳出來,第一個不服的就是南京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對於中國農業大學的地位看來大家都不敢挑戰。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QS世界大學排名農林學科前100
    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和楊虎城1934倡導創辦 QS世界大學排名農林學科前100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創建於1934年,源於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和楊虎城將軍倡導創辦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發展經歷了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業大學,到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地處楊凌的七家科教單位合併組建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怎麼樣,就業和深造如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簡稱「西北農大」)坐落於中國農科城陝西楊凌,雖說地理位置雖有些偏僻,但是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擁有諸多王牌專業,師資力量雄厚,就業率較高。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力水平怎麼樣,全國排名第幾?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於陝西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國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省院局聯合出臺意見繼續深化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協力支持學校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為學校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目前,已發展為全國農林水學科最為齊備的高等農業院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同學,了解一下國貿專業嗎?
    張乃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高天志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玉西 北農林科技大學李敏 香港理工大學吳鑫桐 浙江大學2017屆張馨月 中國人民大學關婷婷 中國人民大學李怡茜 大連理工大學王一晨 南京大學張欣欣 北京師範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又迎來一位正部級校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雖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綜合實力在各類大學排行榜中表現欠佳,也經常被網友拿出來吐槽,但不得不說的是,西農默默紮根大西北,為西北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建設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又有一位校友進入正部級序列,他就是吉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韓俊,韓俊是山東高青人,本科就讀於山東農業大學,後於1983年9月考取了西北農業大學(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農業經濟系研究生,先後在西農獲得了碩士和博士學位。
  • 實力強勁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楊凌,是教育部直屬、國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99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推進科教體制統籌改革,將同處楊凌的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林業科學院、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成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實行部省院共建機制,賦予學校支撐和引領乾旱半乾旱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使命
  • 最容易考上的世界一流大學、985工程院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在距離陝西省會西安85公裡的楊凌示範區有一所學校,屬於中國最好大學——985工程院校的成員之一,也是他們當中唯二的農林類高校之一,說的就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簡稱西農,是教育部直屬,農業部、水利部等16個部委和陝西省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網...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專業目錄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處中華農耕文明發祥地、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陝西楊凌,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下一波會晉升雙一流大學A類嗎?
    全國範圍來看,全國進入985的農業院校就兩個: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但問題是西北農林地理位置太差,在一個距離西安一百公裡的鄉下小鎮上,所以優秀的學生和師資都不願意去,所以比起其他農業院校,如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顯得後勁不足。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風景園林考研分析全解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一、學校簡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農,Northwest A&F University),於1934年創建,坐落於陝西省楊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管32所副部級建制重點大學之一,由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而成,屬於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