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諾德安達學校:這三大強項或顛覆你對國際化學校的認知
金羊網 2020-05-25
國際化教育集團落戶廣州,將深耕母語文化,並培養學生通曉世界語言——
文/陳玉霞 圖/學校提供
四月的羊城,豔陽高掛。距離番禺南村鎮七星崗森林公園2公裡的地方,一座藍白相間主題色調的學校正在進行校內工程建設,整體建築簡潔清新、通風開陽。課室窗明几淨教具一流,實驗室配置齊全,宿舍溫馨舒適……這座佔地約43畝的學校,便是國際知名教育集團諾德安達落戶廣州的第一所雙語學校。
眼下,這所名為廣州市番禺諾德安達學校的學校正面向1-7年級招生,接受6-15歲的孩子報讀。今年9月份,將正式開學。
在一樓裝飾一新的辦公室裡,廣州番禺諾校的中方校長楊琳琳女士接受了記者採訪。作為一所新晉雙語學校,要做真正的國際化雙語學校,諾德安達有何辦校法寶?這所總部位於英國的教育集團在中國辦學,中西方文化如何融合?會否導致孩子最終「忘了本」?孩子的天賦如何發掘?技能如何培養?師資方面如何保證?家長的諸多問題,楊琳琳校長都給予了詳細解答。
廣州市番禺諾德安達學校
一個「很懂中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 的國際教育集團
近年來布局大灣區的國際學校並不少見,在國際教育陣營裡,全新落戶廣州的諾德安達學校究竟有何辦學法寶?其落戶廣州,底氣何在?
楊琳琳說,諾德安達是很懂中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教育集團。該教育集團於1972年成立於英國,早在2002年就進入中國。「進入中國近20年裡,諾德安達一直研究中國的國際教育市場,且研究得很透徹,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寧波以及香港等經營管理著十多所高端學校。」楊琳琳說,諾德安達能夠清楚地解讀中國義務制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並一直研究如何把這些課程與國際化的課程相融,「最直接的一個體現就是,學校裡所有的中國國家課程教學大綱都已翻譯成英文,目的就是要讓外籍老師清楚地知道義務教育階段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大綱的精髓及每個國家孩子的學習特點。」
作為一家實力雄厚、布局全球的教育集團,諾德安達有底氣、有口碑,對師資的選擇乃至對教具的配備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在廣州番禺諾德安達學校,會配置中外領導團隊,包括中方校長和教育學監,每個班級也會配備中方、外籍兩位班主任。目前,該校的老師招聘工作已接近尾聲,「80%以上是碩士畢業,近20%是本科畢業,60%的老師有10年以上教學經驗,剩下的為5年以上經驗,其中也會有個別3-5年教學經驗的老師,這是我們的儲備培養對象。」值得一提的是,該校招聘的外籍老師,都必須持有國際教師資格證。
國際化教育集團另外一大優勢,是擁有更多國際資源。諾德安達目前在全球已有66所學校,各校共聯的優勢,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更多的全球協作機會。比如,廣州諾校的學生可以一起參與其他諾校的海外探究活動等;學校與國際龍頭高校和專業機構合作,如倫敦國王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茱莉亞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學生們也有機會參與,這對孩子們開拓視野、增強溝通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溫馨、現代化的小班課室
雙語課程打造: 中外教共同備課目標一致
很多國際學校都有雙語教學,但也會出現孩子中文和英文都學不好的問題。業內認為,這和國際學校很多海歸老師承擔著雙語教學任務有關。
「諾德安達雙語教學,中文就用中國老師教,孩子用中文交流;英語就用外教來教,孩子用全英語和老師溝通。同一門學科,採用中外兩位老師共同上課,它不是兩個老師在同一個課室的概念,而是指兩位老師聯合備課,各有分工。如中方老師擅長的是知識概念的整理、體系化的歸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考能力;而西方老師擅長創新知識的運用,他們負責把創新知識與實際生活連結教給學生,也會幫學生做好英語專業術語準備,以幫助孩子更好更快進入英文教學氛圍。孩子在雙語課堂上接受的指令和概念非常清晰,不會混淆中英文環境,這是諾校一大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深耕中國近20年的教育集團,諾德安達學校課程以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核心,將國家課標中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以先進的主題學習、跨學科學習等創新的教學模式融合性地呈現在日常教學中,做到義務教育課標與國際化教育的雙向落實。
「比如,這個階段探究的是一朵花,語文老師可能會講有關花的詩詞,數學老師會講到尺寸、形狀,科學老師會講到花瓣葉片及種植等。學科內容與語言融合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孩子們在沉浸式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並開展學科探究。」楊校長說,學到最後,用英文寫論文,對諾校的學生來說都是小菜一碟。
據介紹,諾德安達所有課程,除了中文教學是純普通話授課,英語用純英文授課,其他學科都是中英雙語授課,通過語言與學科融合的方式,使得孩子的英語交際能力與學術語言能力能在真實語境中得到切實提升。
符合國際標準的實驗室
個性化教育:「一人一檔」 發掘孩子的潛能並培養之
楊琳琳校長坦言,自己也是一個母親,怎麼幫孩子走好每一步,讓他們用自如的狀態達到他們的目標,這是很多母親的共同心願。從教30多年,楊琳琳深知每位孩子的成才方式、學習的節奏和方式、適應環境的方式等都會不同:「諾德安達要做的就是發現每個孩子的不同點,給他們不同的知識來幫助他們成長。」
話雖如此,那該如何落地?這也是眾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入學諮詢階段,我們會跟家長、孩子見面,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就會給孩子建立檔案。和我們聊過天的孩子,我們能清楚知道誰想當動物學家、誰想當科學家、太空人甚至是服裝設計師等。」楊琳琳表示,如果說通過交流能知道孩子們的初始想法,那麼日常課程裡的各種探究性功課,則會讓孩子們的優勢顯現無遺。
「未來,孩子們都要不斷適應社會的高速變化,我們此時要做的,就是用課程幫助孩子們把跨學科知識技能串聯起來。」楊琳琳說,以後孩子們會有很多跨學科的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就會發現自己更擅長做什麼。比如在共同完成花兒成長的項目中,有的孩子擅長測量和制表、有的擅長記錄、有的擅長統籌分工、有的則擅長最終報告的分享演講等。
用心聆聽孩子的想法,尊重每個孩子的興趣和天賦並努力培養,這是諾校一大辦學特色。說到此處,楊琳琳帶領大家走到辦公室外,指著校內長廊一個空白空間說:「在校內,會有許多這樣留白的空間,就是為孩子們準備的。比如,有個學生說喜歡做衣服,我們就給她配了一臺手提縫紉機;孩子想做視頻,我們會專門開闢一個錄音室……」楊琳琳說,雖然學校已有豐富的配置,「但校園終歸是孩子們的校園,我們可以應孩子們之需增加配置,留白等孩子們自己填滿」。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