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需要做哪些檢查?會有哪些指標異常?

2020-12-20 騰訊網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出現了一系列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隨後從標本中分離出了此次肺炎的致病菌——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2019-nCoV。

至目前為止,全國多個省市均有發病,已確診上千例患者,疑似近2000例,死亡超過40例。

與此同時,醫生對2019-nCoV的認識也不斷加深,「作戰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那麼,我們首先來看看,如果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醫生會採取哪些檢查?

需要進行的檢查項目

血常規

臨床上最常見,也是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

血常規檢查包括紅細胞計數( RBC )、血紅蛋白( Hb )、白細胞( WBC )、白細胞分類計數,以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為三大系統,即白細胞系統、紅細胞系統和血小板系統。

在懷疑感染時,醫生最主要關注的是血常規裡的白細胞系,包含了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這五種細胞。

其中,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中最重要的成分,它能夠吞噬殺菌,針對的主要是細菌。

因此,當發生細菌感染時,往往都伴隨著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白細胞「計數」和「比率」的增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非常嚴重的時候,物極必反,會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甚至缺乏的情況。

對於病毒,中性粒細胞作用有限,主要依靠淋巴細胞。它就像我們機體的特種部隊,針對每一種病毒去訓練一批特有的特種兵來消滅病毒。

圖片來源:pixabay

當某種病毒第一次入侵時,因訓練特種兵需要時間,故而第一次的抵抗需一定時間,但當該病毒第二次入侵時,機體可以識別並記憶出這群壞東西,並在短時間內召喚大批特種兵將其消滅。

因此,病毒感染時,血常規中發生變化的指標通常是淋巴細胞。

嗜酸/鹼性粒細胞常與寄生蟲和過敏相關。單核細胞變化則可能與傳染病(結核、瘧疾)、寄生蟲病等有關。

凝血功能

該檢查主要是用來明確機體的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檢查是患者入院常規檢查,檢查項目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纖維蛋白原(FIB)和D-二聚體五項。

在機體發生炎症時,D-二聚體會升高,而這個指標還有助於醫生及時發現肺栓塞。

血生化檢查

檢查項目包括肝腎功能、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和電解質等。

絕大部分藥物都是通過肝臟或腎臟代謝,一些藥物的確規定了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禁用。因此,了解肝腎功能,有助於醫生更好的選擇藥物。

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和電解質等檢查,不僅有助於反映機體的炎症狀態,還能動態提示疾病的進展,有助於醫生及時發現病情加重或是出現呼吸衰竭。

呼吸道標本病原體檢測

病原體(導致疾病發生的細菌或病毒)檢查,一方面是醫生確診疾病,同時還有助於醫生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最敏感的藥物。

標本來源包括鼻拭子、咽拭子、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痰或支氣管吸出物等。主要的檢查包括:

1.病毒檢查

對於懷疑感染的患者,醫生除了要檢查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可能還需要對其他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禽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SARS-CoV和MERS-CoV)進行檢查。

病毒檢測方式包括:

抗體檢測:抗體是人體免疫系統為抵抗特定病毒感染而產生的物質。抽血檢查抗體,能幫助醫生了解患者是否有相應類型的病毒感染。

病毒抗原檢測:病毒抗原在被特定病毒感染的細胞表面形成。如果在送檢的標本中檢測到抗原,說明已經感染病毒。

病毒培養:此項檢查可檢測可能引起感染的病毒。病毒培養可能需要幾個星期才能得出結果。

病毒 DNA 或 RNA 檢測:在痰液標本等樣本中,通過遺傳學檢查,尋找特定病毒的遺傳物質(DNA 或 RNA)。也可以抽血,通過二代測序檢查病毒的DNA或RNA。這種檢查最為準確。

圖片來源:pixabay

2.細菌檢查

常用的包括細菌塗片和細菌培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與各類細菌引起的肺炎症狀類似,這類檢查有助於醫生排除其他疾病。

3.真菌檢查

臨床上進行得不多。真菌是條件致病菌,真菌性肺炎通常見於免疫抑制(愛滋病患者、年老體弱長期住院等)人群。

影像學檢查

目前所有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都出現了肺炎。因此,對於懷疑感染的患者,醫生會要求進行胸片、胸部CT檢查等檢查。

胸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X線檢查),能快速、簡便地篩查肺炎。不同病原菌(細菌、病毒等)引起的肺炎,在胸片中通常表現不同。

不過,胸片相對解析度較低,一旦胸片發現問題,醫生通常需要進一步行胸部CT檢查,更清晰地了解肺部病變情況。

圖片來源:pixabay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會有哪些指標異常?

大多數患者都出現了淋巴細胞減少

如果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可能在發病早期,就出現血常規中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白細胞總數減少。隨著疾病加重,血常規的淋巴細胞計數會出現進行性下降,並出現D-二聚體升高。

部分患者會有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

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

胸片及胸部CT顯示肺炎徵象

根據現有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的胸片及胸部CT結果都有異常。常見的表現為雙肺毛玻璃樣混濁。

病原學檢測明確為2019-nCoV

通過實時(RT)-PCR和二代測序實驗室病原學檢查,找到新型冠狀病毒DNA或RNA,是確診該病的根據。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的異常症狀有哪些?
    根據梅奧醫學中心傳染病專家的研究,新冠病毒的異常症狀包括:胃腸症狀、嗅覺或味覺喪失、皮膚變化、神志不清、眼部問題等症狀。 來源|Mayo Clinic 新型冠狀病毒的異常症狀有哪些?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胸部CT有哪些異常表現?
    冠狀病毒最先是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呈球形或橢圓形,具有多形性。病毒有包膜,包膜上存在棘突,整個病毒像日冕,不同的冠狀病毒的棘突有明顯的差異。在冠狀病毒感染細胞內有時可以見到管狀的包涵體。圖片源自網絡冠狀病毒是廣泛分布於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體內的RNA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判斷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在這段「蝸居」的日子裡,很多網友坦言,自己快要被憋瘋了!即使沒病,也被憋出問題來了。甚至有時候都懷疑自己已經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了!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呢?又該如何區分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呢?
  • 不知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起來看看具體症狀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哪些口罩可以防範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哪些口罩可以防範新型冠狀病毒 2020-01-30 1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型冠狀病毒怎樣消毒房間 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謠言
    新型冠狀病毒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可是很多人在治療過程中,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導致病毒感染的症狀越來越明顯。所以家庭主人要懂得日常的護理,達到有效的消毒措施。下面就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怎樣消毒房間,希望大家都能夠謹慎對待,關注一下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謠言,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
  • 新型冠狀病毒早期症狀有哪些 這些情況需要警惕
    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  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根據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冠狀病毒對熱敏感,保持56℃30分鐘、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之一)
    人冠狀病毒不耐酸、不耐鹼,病毒複製的最適宜pH值為7.2。 9.人冠狀病毒對什麼敏感? 新型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30分鐘、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10.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表現有哪些?
  • 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人,分別有哪些症狀?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
    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人,分別有哪些症狀?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疑似病人,顧名思義指的其實就是還沒有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明顯的臨床症狀,也是高度懷疑感染者。對於疑似的病人也需要引起各位的重視,畢竟這部分的人群之中也很有可能會含有大部分的感染患者。
  •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是多久 初期有哪些症狀
    新冠狀病毒的潛伏期是多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肺炎,從出現不舒服的表現到去醫院就醫,平均的時間是9天,也有人統計過約12-14天。部分病人進展比較快,從發病到出現呼吸困難僅7天左右因此,這種病毒的潛伏期,大約是2天至14天。
  • 我發燒了,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怎麼辦?
    臨床醫生會根據體溫高出正常的程度將發燒分級,作為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指標。 如果發熱持續一段時間,部分患者體溫起伏還會表現出一些「波形規律」,比如「居高不下」的「稽留熱」、「大起大落」的「弛張熱」等。
  •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空氣中會傳播病毒嗎?  滾動直播(點擊)  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直播 最新感染人數通報  疑似武漢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率是多少?無症狀感染者是傳染源嗎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2月3日21時,湖北省召開第十三場疫情防控例行發布會,通報防控工作新進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出席並圍繞疫情防控與治療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 若懷疑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如何進行確認?生活中要注意什麼
    若懷疑自己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如何進行確認?生活中要注意什麼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充滿細菌病毒的世界裡,身體難免會經常出現各種小病小痛,比如常見的發燒,感冒咳嗽等等,而在正常生活中,遇到這些問題,我們基本上很少在意這些問題,因為依靠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幾乎上幾天時間就能夠得到痊癒,實在不行也能夠通過吃藥的方式得到快速緩解,而在當下這種情況,發燒以及咳嗽這些小症狀也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怎麼預防 被感染有什麼特徵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怎麼預防>>  針對湖北武漢等多地報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前回應說,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並非SARS、MERS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在發病前一天有哪些症狀?一文讀懂新冠肺炎的症狀
    在這段時間許多人出現一些類似的臨床症狀都提心弔膽的,懷疑自己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弄得草木皆兵,有個咳嗽或者發熱就緊張的要命。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症狀,我還是要在這裡再重新再說一遍,讓每一個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症狀,這樣才不會造成草木皆兵,過於焦慮。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出現哪些臨床症狀呢?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識
    1.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命名2019-nCoV。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係。對於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異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後病情更重。3.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汙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 感染新冠肺炎的適齡男性檢查哪些生育能力項目?常規檢查介紹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肺臟和免疫系統損害為主,但理論上新冠感染還可能造成睪丸損傷(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男性生育能力嗎?或造成睪丸損傷)。因此,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豫峰教授團隊提醒:感染新冠肺炎的適齡男性,在康復後應進行生育力檢查。
  • 【收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手冊
    由於冠狀病毒發生抗原性變異產生了新型冠狀病毒,人群缺少對變異病毒株的免疫力,所以可引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3 、哪些動物會攜帶冠狀病毒?冠狀病毒除感染人以外,還可感染動物,如豬、牛、貓、犬等。很多野生動物都可能攜帶病原體,成為某些傳染病的傳播媒介,果子狸、蝙蝠、竹鼠、獾等是冠狀病毒的常見宿主。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治癒需要多長時間?答案來了!
    2月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 A 據數據統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患者中,年齡最小的是1個月的新生兒,年齡最大是90多歲的老年人。因此,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是普遍易感的。 Q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病死率是多少,導致患者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 室內消毒殺菌用什麼消毒水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還是比較高的,在預防病毒期間大家要做好自我防護工作,自我隔離的同時也需要減少聚餐和外出,預防近距離接觸帶來的一些病毒傳染。那麼室內消毒殺菌用什麼消毒水呢,這個問題可以多了解相關的內容並且利用到生活中。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嗎,來看看這些具體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