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邵兵:拍了多年戰爭戲,把思考都放進《八子》裡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一家八子,滿門忠烈;十萬英雄,捨生赴死,根據贛南真實事件的戰爭電影《八子》,6月21日正式全國公映。電影講述了在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地區,一位母親將自己的八個兒子先後送入紅軍,奔赴戰場前線,其中兄弟六人陸續犧牲,只剩下大哥楊大牛和小弟弟滿崽。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離,楊大牛帶著滿崽和全體戰友浴血奮戰,直至彈盡糧絕。而英雄的身後,在那個依舊安寧的小村莊裡,年邁的老母親依然在村頭的小路守望著……

《八子》海報

《八子》復刻了戰爭的殘酷景象,槍林彈雨,拳拳入肉,為了達到更真實的效果,演員往往要在極為苛刻的自然條件下演繹戰場情節,戰壕裡滾、泥水裡爬,甚至「泥漿面膜」都成為日常。常常一天拍攝下來,演員咳出的痰都黑。因為拍攝強度過大,開機不久,群演跑了一半。面對這樣的拍攝條件,飾演大哥楊大牛的邵兵不以為然:「我覺得這些都是演員應該做的,我不把它們當做困難。」

這不是邵兵和《八子》的導演高希希的初次合作,經歷了《奔騰年代》、《血佔長空》的磨合,二人對彼此的脾氣秉性都可以說相當了解。

自出道以來,邵兵一直演繹著螢屏「硬漢」的形象,陽光俊朗的外表之下也有著屬於曾經電視劇市場上最受追捧的陽剛之氣,曾執導《人民的名義》的李路導演誇讚:「邵兵的肌肉骨骼外形非常之棒。」憑藉著外形與氣質的優越條件,原本與表演事業無緣的他,從運動員轉行做了演員。

邵兵

自出道以來,邵兵就憑藉著自己硬朗的外形和過硬的表演水平,得到了眾多導演的青眼,一路上順風順水。1992年參演首部電影《蔣築英》;1996年,邵兵憑藉著在電影《紅河谷》中藏族人格桑一角一戰成名;1999年在滕文驥的電影《春天的狂想曲》中飾演作曲家趙黎明,獲得了第5屆電影華表獎最佳男主角;《中華英豪》中俠骨柔情的杜心武是一代80後心目中的童年男神形象。

邵兵的職業生涯拐點發生在張紀中版《笑傲江湖》的換角風波之後。是是非非已成過去,邵兵退出過影壇,調整多年,也逐漸整理思考表演的意義。

如今的邵兵依然是對戲較真的人。前期劇本他就和高希希反覆斟酌修改,拍攝時還要求導演改戲改鏡頭。採訪中,他不斷感謝老搭檔導演高希希對他的「包容」,他說知道自己「話太多」,但高希希也算「報復」他了,「每次找我演的戲都是這麼苦。」

這些年,看盡行業起起落落,從「小鮮肉」的爭議,到「大叔的春天」的到來,邵兵說,「沒關係,只要你有存在感,自己不放任自己,懷著一個敬畏之心,任何時候別人都不會拋棄你。」

《八子》劇照

【對話】

不煽情不歌頌偉大,英雄只想「回家」

澎湃新聞

:高導對於拍攝的要求很高,拍片的過程苦嗎?

邵兵

:其實也沒有啥,我是覺得做演員對我們這幫「老革命」來說基本上是很正常的,不苦就不對了。每個片子每個角色你都應該去付出。

澎湃新聞

:相比之前出演軍旅劇、戰爭片的經歷,此次有沒有新的挑戰?

邵兵

:主要是在劇本結構上面,跟導演聊得挺多的。我們私下也聊了聊,希望能把這個片子拍得樸實一些。別像以往正面人物都被拍得很高,很偉光正。你知道第四次大圍剿實際是最慘的一次,接下來就是兩萬五千裡長徵了,所以它實際是一個生存之戰。而且因為這場仗是共產黨跟國民黨打,它和抗日是不一樣的,兩邊都是同胞,是自家和自家打。所以這裡面有另一層殘忍的部分,在廝殺中間其實是有一份堅守的,因為信仰不同,兩方各自守著自己的一句承諾。

原來我們的劇本是想歌頌母親,她把八個孩子送進去,然後講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整個電影是集中在三天的一個危機裡,這裡邊怎麼能看出一個成長,他只能對一個事物的認知是有的。所以這種是心理的成長,它不能變成一個武打片似的成長,不能拍得很電視劇。你看了電影後會發現,我們的角色是很樸實的。

澎湃新聞

:八個兒子都慷慨赴死了,可能給我們的想像會是很催淚很悲壯的。

邵兵

:我們在表演的時候,是沒有眼淚的,當你見到真正的死亡以後,再去用哭表現這個東西,我覺得是很傻的。真正的戰場上,對很多東西是漠然的。你只知道你要做什麼,我不管你死多少人,也從來不看什麼「我的兄弟們被打死了,我要去報仇」這樣的邏輯,這是拍電視劇的邏輯,不是戰爭的邏輯。

這些年拍了這麼多戰爭戲,我這次也是把這些思考都放進來,我覺得裡面跟我的兄弟說的一句話很有概括性——你沒有穿著軍裝的時候,你是我兄弟,我願意你活著,我不想你死;但是你穿上軍裝,你就是一個戰士,所以你敢跑,我就一槍打死你。所以這個人物雖然是個大哥,但戰爭讓這個人就不一樣了,通過他對這場戰爭的認知來反映整個戰爭的殘酷。

《八子》主創合影

話多到自己都討厭自己,做演員敬業是理所應當的

澎湃新聞

:和高導合作這麼多年,大家各自有一些什麼樣的變化?

邵兵

:沒有什麼變化,我依然脾氣爆、性格剛,高導在堅守的東西上也一直不放。因為大家是為了一個目標在做。跟高導聊得還挺好的,高導也對我挺信任的。他給了我很多的空間去表現。

另外演的時候,我都不願意化妝,化妝師拿那個顏料往你臉上塗,我說這哪行,我就直接抓起地上的泥往臉上塗,整個抹掉以後,你就是個泥人,連脖子裡邊都是那個東西,這樣才真實。 我這麼幹的話,大家就都能幹,劇組裡年輕的孩子們都這麼幹。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是不知道能這樣,還有這些方法,得有人帶他們。而且一旦你來真的,他們來假的,拍出來以後一對比多難看,鏡頭騙不了人,是不是?我覺得演員一定要敬業,這是他應該做的一件事情。

澎湃新聞

:你是一個「想法太多」的演員,所以前兩年還自己去做了導演嗎?

邵兵

:因為你只有碰到能容忍你的導演,能接受我們一些想法的導演,才能發揮你的想法。後面肯定還想自己做導演,想要好東西就是得自己堅持,如果一個演員能為你賣命,能為你付出,不是在現場糊弄的演員,其實導演可以聽出來的,導演也應該理解。所以我特別感激高導,能容忍我,我一直跟他說,容忍我多話多嘴。我真的說了太多話,說得我自己都覺得討厭,但是有很多我相信是非常有建設性的意見。

《八子》劇照

對行當有敬畏之心,做好自己不怕被遺忘

澎湃新聞

:一路以來好像你一直在飾演正面英雄的硬漢形象,這些角色對你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嗎?

邵兵

:可能性格比較耿直剛烈?其實也沒什麼影響,我就是這麼個人,而且社會也一直需要正能量的東西,我覺得就是要做一個擔當的人。每一個作品不管它大小,甭管它有沒有流量,只要你去觸碰這個人物,這個人物一定有他存在的意義。作為演員去把他帶到觀眾面前。

澎湃新聞

:過去你的事業發展最好的時候是非常流行銀幕硬漢的,但後來大家對男明星和男性角色的審美好像也發了了變化,這方面會困擾你嗎?

邵兵

:我不會在乎這方面,你也知道流量社會是很浮躁的,大家真正在乎的是經濟。但你對這個行業要有那種尊重感,就不會被這些左右。其實我不反感流量,也不反感明星,我兒子帥著呢,可能過幾年我兒子也會進入這一行也被叫「小鮮肉」,流量明星沒什麼奇怪的。但是有一點我想說的是,年輕人必須要對這個行業有一份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極其重要的。你作為演員自己都沒有的時候,觀眾和其他的粉絲更不會有。為什麼會現在出現亂七八糟的人都能演戲,大家為什麼覺得這個圈子很髒?因為太隨便了。

澎湃新聞

:這兩年又有說法說「流量」退潮了,「大叔」的春天來了。你有感覺嗎?

邵兵

:肯定會退,因為很多東西騙不了人,觀眾花了錢想看什麼,看流量嗎?想看的是他對這個行業的認知,對人和社會的認知,沒有生命力的一個畫片,誰喜歡?電視收視率可以造假,網劇的點擊率可以造假,但觀看的感受是造不了假的。

澎湃新聞

:入行20多年,也有那麼些起起落落,心態上有什麼變化嗎?現在怎麼看自己的位置?

邵兵

:我年輕的時候,也沒覺得自己就怎麼樣了,得獎的時候沒覺得我自己特好,也沒覺得我紅過或者特別牛過。我就從來沒有這樣的意識。可能我的性格上會有一些缺陷,人比較直,但都是就事論事的。很多的那種人情世故的東西可能也不懂。甚至有一陣子我不拍戲了,我都覺得自己太差了,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壓根不會演戲。直到當我結婚以後,有孩子以後,你才會對人對事物才會有更多的包容,人慢慢就會隨著歲月的改變。歲月慢慢地把你從男人磨成一個父親,把你變得更加成熟。有的人說你以前怎麼樣,現在怎麼樣,其實沒關係,只要你有存在感,你懷著一個敬畏之心,任何時候別人都不會拋棄你,社會不會拋棄你。只有當你自己放任自己的時候,當你自己噁心自己的時候,別人才有機會傷害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邵兵:胸肌與藝術並行 儲備不是為了爛片(圖)
    我一直在飛,只不過我在峽谷裡飛你們看不到而已。總之,我的儲備不是為了爛片而準備的。」    他有夢想  除了商業價值,我要讓大家看到我的藝術氣質  廣州日報:看你的履歷表,出道這麼多年你拍的戲並不多,此前最高峰的時候一年也才拍兩部電影。但是去年你就拍了三部。為什麼突然加大工作量?
  • 戴嬌倩十年前250元當配角 自曝曾與邵兵鬧不和(圖)
    這是邵兵和戴嬌倩今年以來的第三次合作。日前該劇組織媒體探班,戴嬌倩報料說曾與邵兵鬧不和。  十年前250元當配角  今年三度合作,戴嬌倩說自己與邵兵非常有緣。十年前出道演的第一部戲,她就是在邵兵主演的電影裡面當小配角,當時只有一個為邵兵倒咖啡的鏡頭,片酬也僅是250元。十年後,她已經成為電視圈當紅花旦。
  • 《大聲呼喊你回來》宣傳 邵兵戴嬌倩戲假情真
    《大聲呼喊你回來》宣傳 邵兵戴嬌倩戲假情真        昨天,邵兵、戴嬌倩攜6月1日即將在電視劇頻道上檔的新劇《大聲呼喊你回來》到滬。發布會上,面對「如何正確處理可能在劇組突發的感情」這個問題時,邵兵表現得頗為失態,尤其談到與戴嬌倩的合作時一度無語,令在場眾人頗感意外。   一段時間以來,男女主演的緋聞常會被當作炒作劇集的「殺手鐧」。鑑於兩人已經是第三次合作,期間從不和傳聞到戲假情真,先後曝光過不少新聞,因此昨天媒體提問的用意,無非是看看兩人準備如何處理這類的炒作。
  • 先練日語後學英語 邵兵要"奔"好萊塢?
    但是,邵兵在演藝圈裡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他的低調讓人很難揣測他的行蹤。近日,在日本參加完《T.R.Y》新片發布會的邵兵回到北京,一直「消失」的他終於可以和喜歡他的影迷們聊聊了。經歷是花錢也買不來的北京電影學院是許多希望在表演領域裡一展拳腳的人夢寐以求的地方。
  • 威尼斯專訪李冰冰:拍動作戲危險才想挑戰
    網易娛樂專訪《狄仁傑》主演李冰冰上官靜兒沒有模仿東方不敗網易娛樂:看你之前在採訪裡說,每天都喝著酒跟徐克聊角色《狄仁傑》所有動作戲都親身上陣網易娛樂:動作戲拍多了,也有說法說你是新一代的打女,你有想過往這個方向發展嗎?李冰冰:嗨,我什麼時候有這樣說過?我只是跟大家曾經說過我非常喜歡打戲,也很喜歡拍動作片,而且拍打戲我覺得自己還蠻有這個條件和,怎麼講?
  • 《八子》6月21日上映,高希希打造「最有溫度戰爭片」
    《八子》6月21日上映,高希希打造「最有溫度戰爭片」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19-06-12 文/金羊網記者 王莉圖/片方提供由高希希執導的戰爭片
  • 邵兵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演員,他有哪些好作品?
    邵兵是一位非常適合詮釋沉穩低調人物的男演員,每個面部表情,舉手投足之間都能把角色刻畫的入骨三分,他的氣質給人的感覺很乾練,內心也是個很溫柔的藝人。腳踏實地的在娛樂圈中打拼在當今藝人圈子裡屬於鳳毛麟角,雖然演繹過不少經典作品,但卻沒有讓他大紅大紫過,屬實讓人遺憾,比如《血戰長空》、《天嘯》、《大聲呼喊你回來》等等都是不錯的影視作品。
  • 秦國的羋八子與趙姬都是太后,且都養情人,為何結局卻不同?
    秦國從來都是有著專制擅權的傳統,這是從社會發展遺留下來的痕跡,中國的發展從歷史大致上面可以分為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母系社會的時候大概是八千年以前到一萬年以前這麼一個時期,這個時候的人類生產力的水平還是十分的低下,大家的壽命也是十分的短暫,根本不像現在這樣,哪個時候延續人類種族的使命基本上都是寄托在女性手中
  • 邵兵攜《白狼》做客山東衛視 要「硬漢」到底
    在剛剛過去的賀歲片大戰中,沉寂多年的銀幕硬漢邵兵同時成了《讓子彈飛》和《非誠勿擾2》兩部影片的超級大綠葉。日前,自稱「老新人」的邵兵攜新作《白狼》做客山東衛視,為將於3月15日開播的這部大戲造勢。
  • 星裡話丨溫崢嶸:曾經我非大女主不演,後來我沒戲演了
    《錯愛一生》顧憶羅劇照 溫崢嶸對「紅」的理解非常單一:有戲找你拍,就是紅唄。因此,她長久以來都十分有安全感:「我一直有戲拍啊,而且都是大女主。」但是慢慢的,找來的戲越來越少,「我就在想怎麼沒戲了?」 入行多年來,她第一次被逼得自己去查組訊,主動讓經紀人向劇組推薦自己,並且只約女二、女三,卻依然被拒絕,被「演技跟我不是一個級別的人」PK掉。 經紀人說穿了殘酷的事實:現在是大平臺的天下,你這麼多年沒在平臺上拍過戲,大家不認識你,知道你戲好也不會找你。
  • 羋月原名真的叫羋八子嗎?羋月傳和甄嬛傳的差別在哪裡
    電視劇裡寫說的是楚國的公主,其實在歷史上它極有可能跟公主陪嫁的一個丫頭,就是楚國的公主作為政治聯姻,嫁給了秦國人,秦國的王子。當時是秦惠文王,就裡邊方中信演的,那麼羋月就是個陪嫁的丫頭,也可能是公主裡頭比較次一點的,不是這嫡出是庶出,陪著正宗的公主嫁出去的,所以他進了大秦的宮殿裡頭,給這秦惠文王當妃,叫羋八子,她本來這名是啥誰也不知道,但為什麼叫羋八子的,這歷史記載八子呢?
  • 甄子丹:"拍完《葉問4》,我解脫了" 專訪主演"葉師傅":IP Man就是...
    被影迷們叫「葉師傅」叫了十多年,拍完《葉問4》最後一場戲,甄子丹說,「解脫了。」      「這是我最後一部功夫片。」這種話李連杰在拍完《霍元甲》時也說過。當然,《霍元甲》之後,李連杰沒有告別影壇,也沒有放棄動作片。
  • 專訪《八佰》老戲骨團:姜武為戲減肥25斤,戰爭讓老兵油子變英雄
    一開始是想吃、能吃,然後是想吃、不能吃,最後連想都不想了,「自虐」。 姜武:導演經常給我拿一瓶酒來,喝,喝。我說別,一喝就得半瓶,還給我弄個香椿炒雞蛋,我必須得抵抗各種誘惑。但是你看電影裡我們這些老兵體力都挺棒的,又跑又蹦又跳,現在肯定弄不動了。
  • 羋月原名羋八子,她最喜歡放浪不羈愛自由,但這一切都是為了大秦
    《史記.匈奴列傳》羋八子所做的這一切都源於政治,司馬遷說的已經很明白了,一個詐字足以證明一切,我們不排除羋八子由於年紀輕輕守寡就孤單寂寞冷,繼而同義渠王產生了男女之情,這不是此事件的關鍵所在。如果羋八子為他生下了兩個兒子後沒有發生後面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羋八子同義渠王之間就是愛人的關係,但是事情沒有那麼發展,所以,可見這事是早有預謀的,而且是早就下好的套等著義渠王去鑽呢,而羋八子為他生下二子的行為,更加可以判定這個女人真是太不簡單了,不過,她最疼愛的兒子還是秦昭襄王贏稷,所以義渠王的血脈在其長子面前什麼都不是。
  • 我說張嘉譯的戲裡怎麼都有他,原來是親表弟啊!可兩人也不像啊!
    而張嘉譯就不一樣了,他的戲百分之80以上都會帶著表弟,從來也不怕人家說閒話。用張嘉譯的話說:我認定的人才會帶著他。《懸崖》、《一僕二主》、《白鹿原》這些熱播劇裡都有他,不過兩人一點也不像,看不出是兄弟關係。
  • 楊紫:為拍邱瑩瑩出場戲 吃掉11個巧克力派
    楊紫:為拍邱瑩瑩出場戲 吃掉11個巧克力派   「我的第一場戲,就是吃巧克力派的出場戲,一共吃掉了11個巧克力派,因為反覆拍了11條」,專訪剛開頭,記者問及楊紫在《歡樂頌》   專訪中,楊紫選擇不迴避任何問題,即使網友熱議的「外表一直在發生變化」的這類敏感點,她也作出回應:「因為之前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覺得11歲跟23歲,在10多年裡,你不可能永遠都是那個樣子,每個人都是要成長的。當然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越來越美。上大學之前和上大學之後四年的時間裡,每個人也會變化,我覺得這跟年齡也是有關係的。大家如果這麼說,我也是挺開心的,會覺得我變漂亮了」。
  • 《邪不壓正》反派廖凡:戲拍完了臺詞還沒印完 頭撞柱子拍了十天
    我記得那時我們已經騎了三個月的馬,我和邵兵分頭拿CD機,聽了一下午,聽完以後迫不及待見了一面,說,「咱倆在裡面好像沒有。」這次,導演跟我說,劇本正在修改,我先給你看個開頭吧。劇本開頭就有我。他說,你看,開頭我就給你寫得這麼好,後面的戲,只能比這個更好。你放心吧,這會兒我絕對不忽悠你。(進組以後)發劇本了,都是紅底的紙,黑字,不能複印。
  • 武林外傳裡的莫小貝,上戲碩士畢業,卻無戲可拍淪為綜藝背景板?
    童年記憶裡最令人難忘的由小童星飾演的角色,王莎莎演的莫小貝算是一個了。即便如今回頭再去看,都會感慨她的演技真的太出色了,自然又鬆弛,甚至完全沒有在演的感覺,就是莫小貝本人一般,這使得莫小貝這個角色成為了《武林外傳》當中非常大的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