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來了|看佛職院高人氣教師梁茵的「教學經」

2021-03-02 佛山職業技術學院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知識與美的傳播者。近日,佛山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南方+推出的「最美教師來了」系列報導,對我校專任思政課教師梁茵進行了深入採訪,詳細報導了梁茵老師的教學故事和教學理念,引起了廣泛關注。值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們將梁茵老師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並祝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佛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專任思政課教師梁茵格外忙碌。剛剛完成佛山市三水區自然村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和傳承情況的調研報告,便奔赴浙江學習南湖紅船精神,趕往廈門進行提升培訓,回到佛山帶領學生開展暑期基層社會服務……而這一切的經歷和收穫也將成為梁茵新學期思政教育的「活素材」。     「在佛職院,思政課不是沉悶的課程,而是老師和學生身體力行的實踐。」梁茵說,當前的思政課,早已不局限於90分鐘在課堂授課這樣的「套路」,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形式,而她則帶領青年教師團隊創立了全新的工作模式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讓思政課「活」了起來。     8年來,梁茵通過創新課堂模式、帶領學生開展社會服務、深入基層調研實踐、拍攝微電影、組織大學生講思政課、培育理論之星等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探索,把思政課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圈粉無數,也讓思政課理論知識在學生們心中生根、發芽、綻放。  「大家如何看待農村垃圾分類問題呢?結合身邊的實際情況談一談……」梁茵在課堂上提問。在座的學生們紛紛拿起手機,不一會兒,他們討論內容以「彈幕」和表情包的形式實時顯示在教室前方的投影屏幕上。隨著課堂學習的深入,梁茵數次在討論區拋出討論話題,學生們通過手機表達自己的觀點,精彩獨到的見解、有趣詼諧的發言引來陣陣掌聲,課堂氛圍熱烈而活躍。 

      這便是梁茵探索「網際網路+思政課」的課堂教學形態。作為佛職院較早探索和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思政課教師之一,梁茵的創新課堂顛覆了不少學生對思政課的固有成見,重新定義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聽完課之後對思政課「路人轉粉」的學生不在少數。來自佛職院2018級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吳仕銘表示,在大家固有的印象裡,思政課都是相對比較嚴肅枯燥的,所以第一節課選擇坐在後排座位上,想著偷偷玩手機。但沒想到聽了一節課之後就此喜歡上梁茵的思政課。「一下子就被圈粉,很改觀,後來我都是儘量往前排座位坐。」吳仕銘說。     「在思政課堂上使用彈幕和表情包發言,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比傳統課堂更具吸引力的。」在梁茵看來,當前「00後」已成為大學生的主體,獨特的生存環境和時代際遇賦予了他們全新的經驗與思維模式。思政課的創新課堂也必須從當代大學生的認知特點、生活習慣出發,而使用彈幕和表情包群聊便是學生們日常最熟悉的生活場景,所以她選擇在課堂上還原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輿論場」,打造「有知有味」的思政課堂。 

    手機、智慧雲平臺等多媒體的有效使用,使得思政課堂不再局限於課中教學,還可以大大延伸到課前、課後等,通過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實現考勤、瀏覽課件、提問、搶答、討論、布置作業以及考試。這些教學平臺積累的教學大數據能很好地實現精準施教,照顧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梁茵和其他教師正在策劃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字資源庫、虛擬實訓平臺、VR體驗等創新教學方式的探索嘗試。     令梁茵感到欣慰的是,在「網際網路+思政課」的課堂模式下,原本嚴肅的課堂變得活潑輕鬆而又意味無窮。學生對思政課有了新的認知和體驗,學習興趣也提高了,部分內向的學生已開始積極發言討論,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政課也「俘獲」了學生的心。     此外,在梁茵看來,僅僅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創新課堂遠遠是不夠的,如何將學生固有印象裡「冷冰冰」的理論知識,運用成有溫度有人情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成為梁茵思政課教學中不懈努力的方向。「只有真正直面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根本上回應學生的困惑,從教學內容上引導學生理性地分析和看待問題,讓他們發現理論的魅力,感受思想的力量,才有可能發揮價值引導的作用,也才能讓學生學得動腦、入心、致用。」梁茵說。     當前的思政課,早已不局限於90分鐘在課堂授課這樣的「套路」,從第一課堂走到第二課堂,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思想政治教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和形式。梁茵深諳,想要增強學生們的思政課獲得感,光靠課堂教學已遠遠不夠,對此,她有著更多的思考和行動。     從2011年開始,梁茵便創立了「社會服務+政策理論」浸入式宣講、「思想政治教育+基層治理」融合式宣講的社會實踐教學和社會服務模式,帶領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在校內外開展各種主題的宣講,帶著學生奔赴村居、社區、產業園區等地,圍繞社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主題研習活動,讓學生們在象牙塔之外的社會大課堂豐富閱歷,提升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深化學生們對社情民意的了解,更好地服務於學生的成長成才。 

    「我想把真實的有血有肉的社會發展現實傳遞給學生和更多群體。」梁茵說,思政課不是沉悶悶的課程,而是老師和學生身體力行的實踐。三水乃至佛山的人文資源非常豐富,教師上課時不能把眼光局限在書本,應該旁徵博引時政熱點、鄉土人情、學術動態、傳統文化,更應該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大課堂」中,使學生從關注社會的實際和發展中得到啟發,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對此,來自佛職院18級食品營養專業的高柔敏深有感觸。在今年暑假,高柔敏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組織下走進三水樂平村落,通過深入走訪開展三水鄉風文明情況調研,收穫頗多。「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豐富閱歷,更是在不斷提升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同步的提升。」高柔敏說。     為了能夠讓更多的群體獲益,梁茵更是從2014年開始參加佛山市委宣傳部菜單式宣講團、三水區志願者宣講團,給社區居民、村民、社會組織會員、基層黨員(幹部)宣講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大大小小的宣講多達60多場。此外,她還在南海大圩社區開展地方文化保育項目,以社工的身份在該社區駐點工作整整一年,帶領社區的居民挖掘保護和傳承自己社區的文化。     思政課教學創新除了聚焦本課程之外,還要善於從廣袤的文化平原中汲取養分。梁茵主持橫向課題「三水區自然村落中的紅色文化保護傳承調研報告」、「產業人提升工程—樂平職工夜校」,參與「裡水紅色文化產業開發提升」等項目研究;開展廣東省人民政府及地方志辦公室項目,帶領師生團隊調研三水區大塘鎮99條自然村歷史文化資源,參編《全粵村情—三水卷》……     8年來,梁茵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探索,將思政課「搬」到社會大課堂,以理論與實踐結合,思政與專業結合,使得思政課堂不僅變得「熱騰騰」,學生收穫也「滿噹噹」。     梁茵深知「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更加明白著思政教師肩上的責任關係著受教育者今後秉持什麼樣的理想信念、走什麼樣的道路、做什麼樣的人,她對自己也有著極高的要求和追求。     每個學期任教班級達5—6個,每一次上完一個班級的課之後,梁茵都會立即根據學生在課堂的反饋和表現再進一步更新課件,爭取做到每個班的授課帶有針對性。她的課件注重對教學案例選取貼近學生,注重前沿性,體現對國家、社會重大現實問題的關懷;注重經典性,能夠穿越時空給人以重大情感衝擊和深刻思考…… 

    為了踐行思政課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梁茵擔任了南海區桂城街道大圩社區基層治理工作顧問,南海區美麗文明村居建設工作測評專家,南海區丹灶鎮下安村基層治理、禪城區南莊鎮龍津村基層文化治理項目、南海區裏水鎮社工局黨建引領「網格化+直聯」培訓項目、南海區社工委社會政策觀測及社案提升項目培訓師,參與張槎街道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宣傳科為期一年的脫產頂崗實踐,開展政策理論宣傳設計和效果提升工作。     近年來,梁茵主持多個省市級教科研課題、發表相關研究論文12篇,參編校本教材《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拓展教程》、《高職院校身心素質拓展與訓練教程》、推動學術話語和政治話語向學生話語體系的轉換、多次獲得省級榮譽……這些都是她孜孜以求,潛心問道的結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前,梁茵依舊步履不停。從今年9月起,梁茵將作為訪問學者到中山大學交流學習一年,未來也計劃繼續攻讀博士學位。「紮實的學識素養能夠為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教學工作錦上添花。」梁茵表示,自己最希望的是能夠不斷前進,成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將講好思政課當做畢生的一項追求。     「思政課教師這個身份給我很多光環,也給我了很多探索發現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更給予我崇高的使命和責任。」梁茵表示,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接下來也將會用更多豐富深刻的「現實」帶給學生美好的「理想」之光,教會他們對個人和社會的成長發展飽含深情,照亮他們的美好遠大前程。

    梁茵老師的教育故事和教育理念已被載入佛山首本教師人物手冊!點擊 閱讀原文,快給佛職院高人氣教師梁茵投票點讚吧~

相關焦點

  • 益陽職院教師獲得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湖南賽區一等獎
    紅網時刻益陽8月7日訊(通訊員 帥偉 劉晶菁)8月7日,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第六屆中國外語微課大賽湖南賽區決賽在懷化學院圓滿落幕。益陽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與公共課部教師王歡、賀毅夫、艾金龍團隊斬獲高職高專英語組一等獎,晉級全國總決賽。
  • 長沙職院在省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中喜獲佳績
    三湘都市報8月3日訊(通訊員 王聰 楊煉 記者 劉鎮東 黃京)近日,2020年湖南省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落下帷幕,長沙職業技術學院代表隊榮獲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 長沙職院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的思路,結合學校第三屆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在校內廣泛開展教師教學技能大比武,不斷推動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教務處採取二級選拔賽制,由各教學單位通過初賽選拔出的優秀選手,參加學校組織的選拔賽,從而決出10個作品參加省賽。
  • 湖南水電職院教師喜獲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職業院校組)湖南賽區...
    紅網時刻10月22日訊(通訊員 楊攀 李芳)近日,湖南水電職院楊攀、王小玲、曾彩霞三位老師的團隊作品摘得第十一屆「外教社杯」全國高校外語教學大賽(職業院校組)湖南賽區微課組一等獎。此次比賽只設置了三個一等獎,競爭異常激烈,該校外語教師團隊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斬獲該獎項。該項賽事由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是全國最權威的外語微課製作大賽之一。來自全省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團隊在舞臺上比拼技能,展現風採,角逐獎項。
  • 商洛職院舉行中職合作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開班儀式
    8月22日上午,商洛職院舉行中職合作校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開班儀式,省教育廳職成處副處長周杰親臨指導並講話,商洛職院院長程詩有致辭,商洛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春榮主持。商洛職院有關領導,商州、洛南、丹鳳、山陽、鎮安、商南、柞水、旬陽職教中心、陝西醫科學校的負責人和相關專業教師,該院相關專業課程團隊成員,以及新招聘教師共90餘人參加開班儀式。
  • 鹹陽職院教師團隊在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現場...
    12月10日,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現場決賽在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共有來自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267支參賽隊伍參加現場決賽,陝西省共派出8所高職院校和2所中職院校參加此次比賽。鹹陽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學院吳珊、何文鋒、陶振華、仙阿曼教師團隊以省賽優異成績躋身現場決賽。
  • 浙江工商職院:「師帶徒」培育模式加速思政教師專業成長
    胡曉青於2019年3月進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她坦言,正是學校針對新進校教師的「師帶徒」培育模式助力自己專業迅速成長,在短時間內取得了教學比賽上的好成績。「師帶徒」培育模式在浙江工商職院實施已久,學校為每位新進專任教師配備一位老教師,幫助其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以更好地適應教學任務,培養周期一般為一年。
  • 永州職院在全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比賽中獲佳績
    永州職院一等獎獲獎選手在臺上領獎(左三至十)。本項賽事自啟動以來,因受疫情影響,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為參賽教師開闢綠色通道,永州職院各二級學院教師積極參與,參賽教師認真備賽,教務處聘請校內外具有省賽、國賽、現場賽經驗的專家來校開展校級比賽指導、評審,並遴選推薦了13個優秀作品參加省賽。經過省賽專家網絡評審,學校4支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參加決賽人數在全省職業院校中進入前列。
  • 鎮平一高丨最美教師:魏超
    >「最美教師」榮譽稱號為表彰先進、樹立身邊的榜樣,推動我校師德師風工作深入開展,根據我校師德師風建設總體要求,經各年級推薦,校委會研究決定授予徐斌等8名教師「最美教師」榮譽稱號。這些教師,認真教書,踏實育人,一腔熱血滿胸膛。堅韌與剛強是他們不變的信念,勤奮與毅力是他們永恆的行動準則。他們關愛學生,師生同心;他們嚴慈相濟,亦師亦友;他們以情的付出贏得了情的回報,以愛的播種獲得了愛的碩果。「最美教師」是我校教師恪守師德師風的代表。他們愛崗敬業、甘為人梯;他們恪盡職守、勇挑重擔,是全體師生學習的榜樣。
  • 湖南高鐵職院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
    湖南高鐵職院院長陳春泉說,教職工要立足本職工作,爭做「四有」好老師,牢記使命、忠於職責,修身立德、為人師表,甘為人梯、奉獻愛心,努力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神聖使命,不斷取得教育教學新成就。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學院建立69年來取得的成就,是全體教職工奮鬥出來的,學院一切發展成果都歸功於教職員工。」
  • 教師最美,最美教師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素養,充分展示新時期臨空港人民教師的精神風貌,在全區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經區教育局研究決定在全區範圍內開展2020年尋找「最美教師」活動。活動採取教師自薦和集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產生候選人。學校組織由校領導、教師代表組成的尋找小組,按照尋找條件和程序對候選人進行認真審查,決定學校「最美教師」人選。
  • 海口「最美教師」「最美班主任」「最美鄉村教師」名單出爐
    海口「最美教師」「最美班主任」「最美鄉村教師」名單出爐啦!記者從海口市教育局獲悉,經直屬、區屬學校推薦,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公示,現決定授予白建東等40名教師為海口市「最美教師」、授予陳海涵等40名教師為海口市「最美班主任」、授予陳瓊珠等20名教師為海口市「最美鄉村教師」稱號。
  • 湖南化工職院:以賽促建促改促教促學 教師教學能力大提升
    本網訊(記者 吳瑞 曹鑫宇 通訊員 耿星)12月12日,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現場決賽在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圓滿落幕。湖南化工職院獲突出貢獻獎,唐淑貞、田偉軍、劉小忠、張翔團隊獲一等獎,李籃、謝佳琦、周全、石慧團隊獲二等獎。
  • 湘潭醫衛職院在省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上斬獲兩個一等獎
    紅網時刻湘潭8月3日訊(通訊員 周琛 龍婷婷 記者 劉放明)8月1日,2020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競賽教學能力比賽現場決賽在株洲落下帷幕,湘潭醫衛職院臨床學院與護理學院兩個參賽團隊分別以網評成績小組第一位和第三位進入現場決賽,最終雙雙斬獲專業課組全省一等獎。
  • 永州職院舉行2020年教師節慶祝大會
    9月9日上午,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頒獎典禮暨慶祝第36個教師節大會在長沙舉行,永州職院張瓊宇老師榮獲首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李傑老師榮獲全省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榮譽稱號,兩位老師都參加了大會並獲得了表彰。
  • 無錫職院教師榮膺「全國技術技能大師」
    「全國技術技能大師」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於「建立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於「建立國家技術技能大師庫」的重要舉措。
  • 湘西職院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
    湘西職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彭延敏講話。紅網時刻湘西9月10日訊(記者 歐陽琴芳 通訊員 王進才)9月10日,正值第36個教師節,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以「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育脫貧託舉希望」為主題,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湘西職院黨委書記譚吉慧,湘西職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彭延敏出席並講話。
  • 臨沂市最美教師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18名教師被評為「最美教師」
    臨沂市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2020年度臨沂最美教師頒獎典禮完美收官來自全市18名教師被評為「最美教師」魯南網9月10日訊 立德樹人、潛心教學為生動展現全市廣大教育工作者立德樹人、潛心教學的良好精神風貌,在全社會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 山東省教育廳關於開展「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評選活動的通知》,近日,臨沂市組織開展「2020年度臨沂最美教師」活動。此次評選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臨沂日報報業集團、臨沂市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
  • 快看:2020年靈寶最美教師名單公布
    9月7日,靈寶市政府以通報表揚決定的形式,公布了「2020年靈寶最美教師」名單,10位教師當選。為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和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大力弘揚優秀教師先進事跡,講好教育故事,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市教體局從8月上旬開始啟動「2020靈寶最美教師」評選活動。
  • 義烏這位教師獲評省級「最美教師」提名獎
    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選樹活動由浙江省教育工會、浙江教育報刊總社、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聯合主辦。經各市、各高校推薦、組委會辦公室審核、專家評審和組委會審定,從174名正式候選對象中選樹出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10名、提名獎20名,其中義烏市佛堂鎮初級中學金曉珍老師榜上有名,獲評第四屆浙江省「最美教師」提名獎。
  • 如何破解「佛系」教師的困局
    最近幾年,一個新的教育界詞彙逐漸讓人熟知,那就是—佛系教師。所謂佛系教師,就是指部分教師對於教育教學用佛系的態度來應付。在教育教學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求育人只管教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如今,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象影響越來越大,這也導致了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越來越低,甚至有的學生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