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音是所有學習歌唱的人都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嘴吸氣等練習。練唱時,全動作深吸氣,正確地把握言語的回聲,並且要穩定住,又掌握了換聲區的技巧後就可以進行高音的練習。
相信自己。心態是很重要,緊張或者不自信都會讓你的喉嚨變得緊縮,聲音不好聽甚至有可能走調。另外不要用外力硬衝,而是用內在力量帕瓦洛蒂曾說:「氣息的支點主要在橫膈膜,吸氣時橫膈膜的肌肉像一條帶子,從前至後圍成一圈,非常有勁的擴張,像便秘的人蹲桶時一樣的感覺,也像武士發功時的狀態」。也可以想像成大聲喊叫,生氣吼人的感覺等等。
熟練掌握氣息。氣息對於高音來說很關鍵,可以說唱歌的聲音都必須有足夠的氣息支撐,只用嗓子發音不僅歌聲沒有感情,也會損傷嗓子。不少人在唱歌換氣的時候,氣都只吸到胸腔,所以覺得氣短,不能唱出嘹亮的聲音。正確的應該是氣沉丹田,歌唱才更有力。
放好舌頭。舌頭是聲調變化的主要部分,而在高音的時候舌頭的位置如果不正確就會阻擋氣息流動,高音上不去,也會覺得很累。舌頭以舌尖抵住下牙齦為準。
訓練腰部和腹部力量。不會唱歌的人在唱歌時候只是喉部和胸部在用力,而會唱歌的人則是腰部在用力,尤其是唱高音的時候。初學唱歌的時候,老師都會要求學員撫住腹部,感受氣息和腰部的力量。就像打哈欠時聲音很洪亮並且感覺不到嗓子再用力一樣,那就是唱歌的最佳狀態,大家在練習的時候可以多找找那個感覺。仰臥起坐就是一個不錯的練習方法。
尋找共鳴。共鳴是不會唱歌的人聽會唱歌人聽得最多的一個詞語,一次好的發聲不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顱腔和胸腔的共鳴。泛音產生於顱腔,使音色飽滿,胸腔的共鳴則使音色渾厚。高音用得較多的是顱腔的共鳴,中低音則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鳴。一般人都覺得唱歌最難的就是高音,其實不然。「你能夠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就像拉彈弓,你能夠往後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發的高音力量。當這三個腔體都能互相配合的時候,那就真是如魚得水,天籟之聲。
釋放感情。歌曲本身就是感情的一種抒發,而高音更是一首歌裡感情的釋放點。如果說低音是鋪墊,那高音就是爆發,每個歌手對歌曲都有不同的理解,用心唱歌,即便技巧少一點,也會深深地打動聽眾。
把歌唱好聽並不難,只要你願意花一些時間來學習和掌握一些唱歌的技巧和訣竅,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明顯的進步。
最後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通過點讚轉發收藏分享的方式為我們打call。
您有想學的聲樂技巧嗎?您有難以解決的唱歌難題嗎?請在評論區各抒己見,本號的更新內容會參考各位的意見。想要了解更多唱歌技巧,想要學唱歌,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