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雲南考察時指出,要始終堅持發展這個硬道理,在保證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速度上可以也可能適當快一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加快發展始終是欠發達地區根本任務的本質特徵,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我們必須儘快摘掉貧窮落後的帽子,努力跨越傳統工業化過程中的某些階段,闖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路子,打造「老少邊、和美富」的新名片。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基本特徵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這需要跨越一些常規性和非常規性關口,是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就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改革創新、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的重要論述。這些重大判斷和重要論述,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跨越式發展必須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來實現。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優化經濟戰略布局。堅持產業跟著功能分區走、人口跟著產業走的原則,推動人口、產業、資源合理分布和集聚。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做強滇中、搞活沿邊、聯動廊帶,推動經濟發展從單中心向多點支撐布局。高水平抓好城鄉規劃,以規劃引領城鄉發展,高質量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一縣一主業、全域旅遊開發、易地扶貧搬遷等,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協同發展。著力打造產業核心增長區域,建設一批重點產業園區,完善支持重點園區發展的各項配套政策,提高產業的集聚度和延伸度,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形成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融合發展新格局。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全力培育壯大產業。按照「兩型三化」現代產業發展方向,用站在全國甚至全球的視野,結合實際制定清晰的產業規劃,確保在10至15年以內不落後。重點圍繞八大重點產業和新老三張牌等,各縣明確一至二個主導產業,不貪大求全。堅持「建設招商要同步、生產生活兩不誤」的理念,統籌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促進二產、三產共同發展。賦予園區必要的獨立審批權限,建立園區管理的新體制新機制新理念。算好精細帳、出臺合規優惠政策,實現互利共贏,依靠招商引資助推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擴大對外開放。緊緊抓住設立自由貿易區的重大政策機遇,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把區位優勢真正轉化為發展優勢。對現有的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進行全面梳理整合,統一名稱、規範編制和組織結構、統一授權、劃定固定區,探索實行特區式管理模式,打造好對外開放平臺。用好中國南亞博覽會平臺,發揮好各種合作機製作用,全面加強「五通」建設;實施「國門提升」工程,把沿邊小鎮都按城市來規劃建設,加快把抵邊行政村建成小康村。用好用足用活國家支持政策,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加大與周邊省份、珠三角、長三角的交流與合作,為省內外「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好服務,推動省屬企業立足省內、布局南亞東南亞市場發展。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打造「一部手機辦事通」平臺,做到行政審批事項「應上盡上、不上是例外」,對確需見面的,實行標準化、要件式審批,構建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務服務環境。突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數字產業及其他重點產業發展,以市場化、企業化方式組建一批研發中心,引進一批專業人才,努力在資源數位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方面取得突破。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省屬國有企業。實施企業上市倍增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個體轉企業、企業轉規上、規上轉股份、股份轉上市,支持企業股改上市。盤活各地各部門固化資產、資源和閒置資金,統籌用於支持全省重大項目建設。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夯實基礎設施建設。抓住國家擴大有效投資、擴大內需、支持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機遇,加大路網、航空網、能源保障網、水網、網際網路等「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大通道、能源信息交換中心,從根本上改變制約發展的基礎設施狀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依法合規推進重大項目融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全力引進符合條件的央企、民企參與投資建設,充分發揮省屬國有投資企業市場化融資、建設重大項目的作用。
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必須增強人民群眾福祉。嚴控政府債務、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降低國企債務,實行金融領域「嚴管服」,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和革命老區,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堅持問題導向,同時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堅持綠色發展,把生態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底線和紅線,治理好九大高原湖泊和六大水系,堅決保護好綠水青山、藍天白雲、原野沃土,努力建設全國最美麗省份。實施教育衛生補短板工程,再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學校、醫院,打造健康養老醫療中心、教育衛生中心。按照惠民、樂民、便民的原則,提高街道、社區服務水平,努力構建15分鐘文化、娛樂、健康場所,全面加強治安管控,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部班學員,雲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