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首語:在數學的學習過程當中,易錯題是指學生對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錯;對知識遷移的應用能力薄弱;對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紮實;對題目審題的不認真導致錯誤;因為粗心大意而算錯寫錯。
每個年級都存在很多易錯題,本文通過匯總了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的易錯題,分析這些易錯題的題型特點,尋找易錯題的原因,以便後期的學習和練習當中避免犯類似的錯誤。
這份易錯題很有特點,分為填空題30分,判斷題5分,選擇題5分,計算題22分和解決問題38分。從分值來看,這份易錯題考察的內容主要在於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考察了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對文字轉化成數學信息時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填空題的題量多了起來,總共有19道小題,但考察的內容更加細緻。第四大題的計算題中,省去了以往的「直接寫出得數」而變成了「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題目的難度大大的增加。
從考察的知識點來看,這份易錯題考察的重點放在了比的認識和圓的周長以及面積這一塊,這更證明了同學們對六年級數學上冊的知識薄弱傾向。
第一大題填空題的第一小題,既考察了學生對行程問題的理解,也考察了學生對百分比知識的應用。「一段路,甲車5小時行完,乙車4小時行完,那麼乙車的速度比甲車快( )%」,這道題看似簡單,卻是比較容易出錯的題目。題目中的「5小時」和「4小時」是時間,求的是「乙車速度比甲車速度快百分之幾」,即是先求出甲車和乙車的速度,故可把一段路看成單位「1」,得出甲車的速度是1/5,乙車的速度是1/4,再求出「乙車比甲車快多少」,用乙車的速度減去甲車的速度(1/4-1/5)除以甲車的速度,列式為:(1/4-1/5)÷1/5×100%,算出來即是所求的答案。
第二大題判斷題的第2小題,判斷「如果甲比乙多25%,則乙比甲少20%」的對錯。許多同學遇到這類型的題目,無從下手,那是因為對單位「1」理解的不夠徹底,這道題可假設乙為單位「1」,「甲比乙多25%」,可知甲為(1+25%)=1.25,則可求「乙比甲少多少」,即列式為(1.25-1)÷1.25×100%=0.25÷1.25×100%=20%,故這道題為正確的。
第四大題計算題的第1小題中,「4/5+4/9÷8/27」,這道題之所以為易錯題原因是學生的粗心導致錯誤,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不仔細看題,先算加法把「4/5+4/9」忽略了運算順序;二是把除法看成乘法,先算「4/9×8/27」;三是計算過程中馬虎粗心導致錯誤。
最後一道大題解決問題的第6小題「長方形草地的護欄總長200米,長與寬的比是7:3,草地護欄的面積是多少?」。這道題的錯誤解答如下:7+3=10(份),長:200×7/10=140(米),寬:200-140=60(米),則長方形的面積:S=140×60=8400(平方米)。你是不是這樣解答,被我猜對了吧,知你者,胡說評教育也,哈哈,零分!
這道題出錯的原因是不理解「長與寬的比是7:3」這個條件,這裡的長與寬表示的是一條長與一條寬的比是7:3,而題目給出的是長方形的周長是200米,意味著兩條長加上兩條寬是200米,所以這道題的正確解答如下:
200÷2=100(米)
7+3=10(份)
長:100×7/10=70(米)
寬:100-70=30(米)
長方形的面積:S=70×30=2100(平方米)
完成了這份試卷後,有何感想呢?一起來對答案吧!
總之,在做易錯題的時候,要本著「以基礎知識為前提,以細心審題為原則,以認真計算為籌碼」,把每一道題認真細緻的研究,查明出錯的原因,勤於回顧和反思,並在以後的學習中,強化訓練,把解題的方法和思路爛熟於心,相信你的成績定會突飛猛進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