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突然熱了起來,一大早醒來,發現小豆芽耳廓和床單上都是血印子,這給我嚇的呀,立馬就去醫院看醫生。醫生告訴我說是溼疹引起的,塗些藥膏,平時注意保溼、不熱到,沒啥大問題,這才讓我放下心來。
是不是許多寶寶跟小豆芽一樣,喜歡頻繁抓自己的耳朵,可能不是溼疹這麼簡單,有可能是疾病導致的,需要及時治療,才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析寶寶愛抓耳朵的有哪些原因,這樣媽媽們可以更好的判斷和護理。
1:對自己的耳朵好奇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對周圍的環境、包括自己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感到好奇,於是就會通過小手去探索世界,喜歡摸這摸那。可能有時候寶寶在玩耍中一不小心碰到了自己的耳朵,因為看不到,所以非常好奇,於是不停地摸抓撓,甚至想著把小耳朵揪下來看看它到底長啥樣。但是一般這種情況,寶寶抓耳朵是試探性的抓,不會持續很久,抓疼了就會鬆手。
如果寶寶有針對性地反覆抓某個地方,或者抓的時候表現出煩躁等情緒,就要考慮是癢或者其它問題啦。
2:耳朵裡有異物
寶寶都是比較好動的,有時候可能會將一些小東西塞進耳朵裡,也有可能是小蟲子鑽進耳朵裡了。耳朵裡有異物,會讓寶寶極度感到不適;異物較大時,還會引起耳部疼痛,甚至造成感染,影響聽力。
如果寶寶出現頻繁抓耳,還伴隨著哭鬧、聽力欠佳等情況,有可能是異物進耳朵裡了,這時我們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切不可自行亂掏,以免越掏越深。
3:寶寶正在長牙齒
寶寶在長乳牙的時候,牙齦會腫脹酸痛,尤其是乳牙頂出的那段時間,這種感覺更加明顯。但是,寶寶不清楚到底哪兒疼,以為是耳朵疼,因此不停地用手抓耳朵,想試圖緩解這種疼痛,寶寶卻不明白,用力不對功夫白費,於是更加用力頻繁地抓撓,有可能還會發起脾氣。
寶寶長牙的時候,一般還會伴隨流口水、愛啃咬東西和容易發怒這些狀況。這種情況不必擔心,給寶寶一些磨牙餅乾或者乾淨的牙膠啃,可以幫助寶寶緩解。記得做好寶寶口腔護理哦,否則容易引起感染而發燒。
4:出現中耳炎
耳朵感染,又叫中耳炎,也會讓寶寶拉扯自己的耳朵。頻繁吐奶、嗆奶、嗆水、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引起中耳炎,一般常見於6個月到3歲大的孩子。
如果寶寶在喝奶的時候經常哭鬧,感冒之後老搖頭,抓耳朵,晚上還鬧騰,耳朵裡有液體流出,還伴有異味,有可能是中耳炎了。
寶寶得了中耳炎,爸爸媽媽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千萬不可自行用藥,以免留下其它隱患。
5:耳道或耳廓溼疹
寶寶容易起溼疹,就連耳朵裡也會長,而且耳朵是高發地帶,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寶寶耳道和耳廓起溼疹,真的是瘙癢難耐,所以寶寶才會用力抓撓,寶寶情緒也會變得十分焦躁不安,還不停拉扯自己的耳朵。
如果發現寶寶耳道裡有皮疹、糜爛、滲出,寶寶抓耳朵的同時煩躁不安,就有可能是起溼疹了。要及時給寶寶用溼毛巾擦拭,同時塗上潤膚乳液保溼,注意平時不要熱到寶寶,如果很癢,沒破皮的情況下可以塗爐甘石洗劑;必要時塗藥膏。
寶寶愛抓撓耳朵,媽媽們應多多關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平時一定要給寶寶勤剪指甲,以免指甲太深抓傷自己。注意護理,保持寶寶耳朵乾燥和乾淨。還有寶寶耳朵裡有耳屎是正常的,一般無需處理,如果發現寶寶耳道內有深褐色的耵聹栓,請不要自行掏挖,到兒童耳鼻喉科就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