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條件相對不怎麼好的那個年代,多數農村家庭是沒有能力買私家車的,人們出行的代步工具多是以摩託車為主。不誇張的說,只要是家庭條件尚且過得去的家庭,幾乎都會買一輛摩託車,這樣方便出門或者走親戚。
據悉,一輛摩託車的價格按照當時農民的經濟收入標準來比對,往往需要積攢一年甚至好幾年才能買得起。不過,即便是這樣,為了能夠更加便捷的出行,節省農民出門在路途中的時間,許多農民還是會咬緊牙關買一輛摩託車。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私家車在農村也變得越來越普及,與此同時,摩託車也該更新換代了。對於一部分農民而言,可能還沒有足夠的錢購置小汽車,因此,在經濟條件不是十分允許的情況下,有的農民還會繼續購買摩託車,或者參加以舊換新的活動,將舊的摩託車退還,然後再補上一部分錢來換成新的摩託車。
經常生活在農村的農民都知道,每逢一段時間,摩託車或者電動車的經銷商都會聯合廠家搞一些「以舊換新」的活動,農民只需要把舊的摩託車賣給商家,便可以直接減免幾百元甚至上千元。在優惠力度如此大的情況下,不少農民都動心了。
在農民的認知裡,這筆生意十分划算,一來可以讓舊的摩託車抵一筆現金,節省了買新摩託車的開支;二來舊的摩託車如果當作廢鐵賣,壓根就不值什麼錢。所以,不少農民都會覺得這筆買賣佔到了便宜。然而,看似農民賺到了便宜,其實這只是經銷商的一種營銷手段而已,說不定商家正在你看不到的角落偷笑呢!
①以舊換新的摩託車質量上難以保證
有一些商家在搞以舊換新的活動時,會以次充好,糊弄農民。據悉,這些不良商家銷售的摩託車會最大化的考慮經濟利益,從而忽略了農民出行的安全。所以,如果你攤上了這樣的事情,最後吃虧的恐怕還是你自己。
②經銷商賺了2筆錢:銷售利潤+舊零件利潤
以舊換新活動,經銷商就不賺錢了嗎?顯然不是的。即便是已經優惠的價格,經銷商還是有利可圖的,否則,誰也不會心甘情願賣給你。另外,這些抵得上幾百元的舊摩託車,商家將這些舊零件拆除之後再賣掉,比廢鐵可要值錢,因此,這裡又有一筆舊零件的利潤。所以,農民參與以舊換新,經銷商可以賺2筆錢。
③刺激銷量,提高總體利潤
如果沒有這樣的營銷活動,商家的總體利潤可能就沒有這麼高。有了這樣營銷活動的刺激,不少農民都會覺得撿到了便宜,然後便紛紛參與。如此一來,銷量就會大大增加,商家的總體利潤也會提升。
④提高定價再參與以舊換新,這樣的套路可不少
同一款摩託車,如果沒有任何的營銷活動,市場價格可能是5000元,而一旦參與了以舊換新,其市場價格可能就是6000元,就算舊的摩託車能夠折舊幾百元,說不定就要農民花更多的錢。據了解,這種營銷的套路是普遍存在的,不少農民都已經上當。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摩託車以舊換新,老農以為自己賺到了便宜,其實卻是中了商家的「營銷套路」。而且,在很多時候,參與活動比不參與活動還要多花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最終受益的還是商家,農民還是吃虧的那一方。
最後,農村摩託車以舊換新,看似農民佔了便宜,其實卻是上了「套」!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見解。
聲明:本文所用插圖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