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推出【考前必背範文】,得到同學們的支持與喜愛,我很欣慰,覺得自己又做了一件能真正幫到你們的事情。
還不了解【考前必背範文】的同學快戳:
【老呂輕鬆寫作】正式停更:最後的寫作捷徑,送給你們
就論說文來說,很多人現在的狀態,可能還是不會動筆,哪怕動了筆,寫了第一段不知道第二段接,全文不知道怎麼規劃 。
所以在背範文之前,老呂給大家總結了一份 「 論說文母板 」,結合母板背誦範文,將母板瞭然於心,考試時候就任考題 「 變化萬千」, 你們卻「瞭然於心」了!
母板
莫貪慾無度
學員:丁芳芳 修改:呂建剛
老子云:「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的確,貪慾是一切禍患產生的根源。所以,人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可貪婪成性,否則將會墮入深淵。
首先,貪慾無度於己有害。一旦任由貪慾無限滋生,人將變得失去控制,難免會墮入萬丈深淵。往小處說,飯菜可口吃飽之後還能再來兩口,電視劇好看看完一集還想再看一集,遊戲好玩打完一局還想再來一局,然而,這些行為對身體皆有損傷;往大處說,為官必貪,有權在手就拼命納賄斂財,為商必奸,有利可圖就不惜草菅人命,其結果往往是失去權勢、財富甚至是生命。正所謂「一念貪私,萬劫不復」。
其次,貪慾無度於人不利。比如說偷工減料、制假售假等行為,直接對消費者的利益產生侵害;再比如說搶劫、強姦、貪汙、受賄等行為,皆因貪慾而起,既對他人造成傷害,又使得政府對這些人進行逮捕、審判、監禁,從而增加了社會總成本。可見,貪慾無度害人害己。其實,人生而有欲。荀子說:「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亞提出的「經濟人假設」也認為,人是天然的利己者,人類的一切行為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可見,人有欲望無可厚非。但是,凡事不可無度,欲望的善惡關鍵在於你如何把握好度。關心收入,但不能取之無道;有點愛好,但切不可玩物喪志;富有人情,但勿徇私廢公。知可為與不可為,明可取與不可取,知足知止,適可而止。否則,欲望的閘門一旦打開,貪慾便會一瀉千裡。正所謂:「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任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任憑嬌梅千萬,只折一枝憐。不被貪慾差遣,控制住私慾,管理好欲望,前行的路才會越來越好。
(全文共761字)
1. 的確, 是一切禍患產生的根源。(論點萬能句,主題詞可替換。)
2. 首先, 於己有害。(論點萬能句,主題詞可替換。)
3. 可見, 害人害己。(總結萬能句,主題詞可替換。)
4. 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亞提出的「經濟人假設」也認為,人是天然的利己者,人類的一切行為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只要涉及到「經濟人假設」理論,都可以使用這句話。)
5. 可見, 無可厚非。(總結萬能句,主題詞可替換。)
6. 不被 ,前行的路才會越來越好。(總結萬能句,主題詞可替換。)
1.討論主題:
論說文:根據下述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論說文,題目自擬。
在海底撈,戴眼鏡的顧客,服務員會遞給你一塊眼鏡布,因為吃火鍋的時候是有蒸汽的;海底撈會為每個餐桌的客人準備圍裙和手機套,你坐好以後,他們就會把這些東西遞給你,甚至親自幫你系上圍裙、把手機套好...。海底撈的細節管理,為用戶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也讓海底撈大獲成功。
Q:上述材料你如何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