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跟著關羽混,晚年不怕青龍刀,關羽內心深處的讀白:我太難了

2021-01-15 鯨魚太像魚了

關羽,誰也不可否認他是三國亂世中單挑排名超一流的將領,從關羽的諸多戰績來看,都是快刀斬亂麻,前數十個回合之內,刀法如暴風驟雨一般,呈現出排山倒海之勢,給對於以極大的武力值壓迫,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在鬥將中被關羽速斬的原因。其實不是被關羽速斬的人實力都很一般,而是關羽前面的殺招過於狠辣。如果不是這樣,也不至於讓文丑這種同樣身為超一流的將領,只戰了不到三個回合就急於逃命。難道文丑射翻張遼擊退徐晃是做夢想出來的嗎?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關羽和三國時期的任何一個武將單挑,可以說前數十個回合都會搶到上風,這裡面甚至包括呂布,這並不能說關羽能夠戰敗呂布,這個上風或不落下風也只是存在於前面的數合至數十合之間。而關羽的成名,也並不僅僅是靠正面的對攻,他斬顏良時表現出來的從容,就是強大心理素質的體現,而詐敗拖刀背砍,也是關羽能夠轉敗為勝或轉平為勝的絕佳必殺技能。可就是這樣的一個關羽,卻拿不下夏侯惇,也拿不下徐晃,更是與龐德戰成平手,這又是為什麼呢?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這就需要用標題中的文字來解釋了,那就是早年跟著關羽混,晚年不怕青龍刀。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關羽畢竟在曹營中生活過一段日子,在那段日子裡,他斬顏良誅文丑,可以說達到了自己武將生涯中鬥將的巔峰,而這樣的一個關羽,勢必也會受到曹營中諸將士的追捧。這並不是筆者憑空的假想,在後來關羽和徐晃單挑鬥將的時候,徐晃就曾親口說過當年受過關公的教授。教授什麼?如果不是武藝,還會是炒菜嗎?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可以說當年曹營中的諸將對關羽的刀法就有了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後來劉備與曹操成為死敵,那麼曹營中的諸將就必然會想到日後極有可能在戰場上面對關羽,所以在未戰之前首先把關羽的技戰術研究清楚是很必要的,也是一定要研究的,否則就會在面對關羽的時候吃大虧,甚至有可能會付出顏良和文丑那樣的生命代價。而關羽在曹營中生活過的那段歷史,也為後來他怎麼也拿不下擊不退曹營中的一流將領埋下了伏筆。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夏侯惇當年引誘關羽出戰,只戰了十個回合左右就逃走,雖然是計,卻也看出那個時候的夏侯惇並不太了解關羽,所以當他感覺自己再堅持下去要吃虧的時候,必然會以走為上。可是到了關羽過關斬將的時候,夏侯惇再次與關羽一戰,羅本中寫得清楚,兩個人共交手兩次,都是二十個回合左右,然而這個時候的夏侯惇就顯得從容得多了,儘管在戰前關羽表現自己沒有半點懼怕夏侯惇的理由,但是仍然擊不退夏侯惇,這只能說明夏侯惇這一次是有備而來,他已經把如何扛住關羽前數十個回合的壓制性刀法研究透了。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再來看關羽與徐晃的一戰,儘管是關羽雙臂都有箭傷,大大地削減了關公的武力值。但是關羽出戰之前還是有言在先,表明自己對徐晃的本事非常了解,如果徐晃不聽話,那就斬了他以警魏將。關羽為什麼會如此的自信,就是因為他非常熟悉徐晃,想必當徐晃也的確是跟在關羽屁股後面混日子的,可是關羽只想到了自己了解徐晃,卻沒想到徐晃也是一樣的了解他。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關羽沒有傷,只怕也不會快速地擊敗或擊退徐晃,因為徐晃也提前做到了知已知彼。而關羽呢?在前數十合的刀法中有如此巨大的壓制性實力,卻戰不退曹營中的任何一個一流將領,關羽真的想說:我太難了。

影視劇中的關羽人物形象

早年跟著關羽混,晚年不怕青龍刀,關羽內心深處的讀白:我太難了

相關焦點

  • 關羽墓出土青龍偃月刀?關羽估計自己都不信
    在中國小說《三國演義》中,青龍偃月刀為關羽所使用的兵器,書中描述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豔鋸。關羽用其斬殺了不少武將,所以後世也稱青龍偃月刀為關刀。在關羽被殺後,青龍偃月刀被東吳將領潘璋奪走,後來,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潘璋為父報仇,奪回青龍偃月刀。因此,關羽和青龍偃月刀被互相視為象徵。關羽死後,他的墓究竟在什麼地方?千百年來,關羽墓究竟有沒有被盜掘過呢?
  • 關羽賣棗為生,武藝是從哪學來的?看看關羽的父親是誰就明白了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小編以後會源源不斷的創作更多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大家!但是大家在閱讀三國演義的時候,有沒有一個疑問呢?沒成想剛一進門就被惡霸派人給暗殺了,此時的關羽還在娘胎裡,夏夫人剛剛懷胎2個月。惡霸做掉了夏先生之後,就從夏家搶走了夏夫人,這位夏夫人本想一死了之,可是卻不忍肚子裡未出世的孩子,於是便和惡霸以死相逼「你想娶我也可以,但是得等我把孩子平安生下來之後,我才能嫁給你,在此期間你不能碰我。」沒辦法,不答應夏夫人就得以頭杵得,這位惡霸也是只得答應了下來!
  • 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關羽的成神之路
    關羽原籍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市),早年在涿郡投靠了起兵伐黃巾的劉備,和劉備、張飛情同手足,自此追隨了劉備一生。投靠之後關羽追隨劉備伐黃巾、徵董卓、拒袁紹、救徐州、戰袁術,直到劉備軍隊被呂布打敗後投靠了曹操,在此期間,關羽也只是劉備軍中的一名將領而已,至於《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都只是演義中的小說情節。 之後在下邳守戰中,關羽被曹操所擒,曹操勸說關羽歸順,被關羽拒絕,直言報效後便去歸尋劉備。
  • 龐德鬥關羽:若于禁不鳴金收兵,關羽也許被龐德所殺,龐德死得冤
    於是關羽對關平說:"你在此繼續攻打樊城,我去斬了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匹夫,以雪我心頭之恨!關平說:「何須父親親往,一個小小龐德我去擺平他。」關羽說:"那好吧!你先去,我隨後就到,倒要看龐德到底有多大本事。"關平出帳,提刀上馬,率一旅去迎龐德,兩陣相對,關平來到陣前,見魏營一皂色旗幟上大書「南安龐德」四個醒目白字。
  • 假如當時關羽投操沒有追隨劉備,結果會如何
    翻閱歷史資料經過我的一些小分析,個人認為關羽假如真的跟隨了曹操,那麼在曹魏陣營當中他將會扮演的角色,可按照時間順序分為三個階段:前期信任有加,不離左右;中期倚重至極,鎮守一方;後期高官厚祿,束之高閣。第一階段:信任有加,不離左右。根據我的個人推測,關羽剛剛投降曹操的時候,在後者心目中的地位直逼荀彧、郭嘉。
  • 明明是武聖關羽,為何理髮界也尊稱關羽為祖師爺?
    在民間,剃頭理髮的人往往尊關羽為祖師爺。不過,史書上並沒有具體介紹過關羽的職業,也沒有提到一點跟理髮業有關的事情。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對關羽早年所從事的職業也沒有交待,只是在《三國演義》第一回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說關羽是推著一輛車子的,這也是與理髮沒有關係的。據史料記載,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只有罪犯和出家的僧人才會理髮,並且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髡」。在當時,髡是一種侮辱人格的刑罰,只要是被髡的人都會被社會認為是不孝之子。
  • 二驢談辛巴:他把辛巴比作關羽,不能這樣黑關羽,關羽可沒騙過人
    這說明辛巴這個人還是不錯的,我也想吃燕窩。所以,我專門找了很多小區裡的大爺大媽打聽,怎麼才能買辛巴的貨。後來我才被告知,原來從手機上關注他就可以,他直播的時候就能買了。說實話本來我都沒有看過辛巴的視頻,也沒有關注過他,更不知道他是怎麼直播的。
  • 曹丕知道關羽水淹七軍的真相:于禁不是歸降,關羽也沒有那麼傲慢
    但是我們翻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曹丕應該是知道關羽水淹七軍真相的:于禁不是歸降,關羽也沒有那麼傲慢。所以曹丕在詔書中給襄樊之戰下了結論:于禁之降,跟秦晉崤之戰中的孟明視一樣,既然于禁的作法跟孟明視一樣,那麼我也不介意做一回秦穆公!
  • 關羽崇拜與北京關帝廟
    關羽,大概是中國人物神化後對人們影響最大的一個偶像。  歷史與文學作品中的關羽  老百姓心目中的關羽形象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五綹長髯、赤兔馬、青龍刀,所有的中國人,不管是哪個民族,都知道這是關雲長。
  • 關羽一生驕傲的稱號,卻被朱元璋念錯,很多人也跟著理解錯意思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的猛將,很多人對他的事跡都耳熟能詳,從溫酒斬華雄到斬顏良誅文丑,再到後來的過五關斬六將,很多後世的皇帝為了表示對他的忠義的敬佩,為他加封了各種稱號,宋徽宗時敕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萬曆年間關羽又被敕封為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 輸在起跑線,繼續自卑還是自我激勵,看武大郎和關羽是怎麼做的!
    三國演義裡的關羽,就是自卑心理創造奇蹟的典型。關羽出生在東漢末年,這個時候還沒有科舉制度,平民百姓想當官太難了,當時基本都是士族門閥這些制度,都講究出身貴族,那個時代關於平民百姓出身,根本就沒有機會能往上走。
  • 青龍偃月刀演義:關羽真正使用的是」萬人「雙刀
    世人皆知,關羽用的是青龍偃月刀,但其實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關羽真正使用的是雙刀,而且關羽把它名為「萬人」。接下來,我們就看看一個是演義中的武器,一個更接近真實的武器,哪個你更喜歡?2、這又叫「青龍刀」。為什麼叫「青龍」呢?這有講究。《淮南子》說:「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四象,指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按方位而言,是東、西、南、北。而按陰陽五行、五方配色之說,東方屬木、為青色,故名「青龍」。只是不知道青龍形象如何弄在刀上。
  • 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卻建設了一個關羽雕像,網友:這是羞辱關羽
    關羽的歷史事跡,我相信大部人都受到《三國演義》這部作品的影響。過五關斬六將,掛印封金,斬顏良誅文丑,水淹七軍等等數不勝數。要說關羽當時有這麼厲害嗎?關羽在三國時候,的確是戰功赫赫,但是並不是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後人把關羽給神話了,關羽現在在人們心中,就是正義或者忠義的化身。
  • 荊州出土青龍偃月刀,原屬關帝廟,莫非真是關羽兵器?
    以關羽的兵器為例,陳壽在《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只說他曾「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策馬刺顏良於萬軍之中」。而羅貫中在演義中卻說得清楚,關羽兵器就是「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演義固然不能全信,但正史也不是盡善盡美。在今天的湖北荊州,荊門博物館收藏有一把青龍偃月刀,分量足足有81斤。
  • 華容道義釋曹操,全小義,忘大義,這個鍋不該關羽背?
    當曹操率領著幾百個殘兵敗將行至華容道時,一聲炮響,五百校刀手一字長蛇擺開,將谷口查死,為首將軍正是關羽,手提青龍刀,身跨赤兔馬,截住去路。當時曹操腿一軟,差點跌下馬來。
  • 關羽吃了「五虎七熊」號稱熊虎之將 還有「九牛二虎」被他吃了
    他思來想去的在劉備軍中尋找能夠接替自己駐守荊州的人,最後定關羽來鎮守最為穩當。諸葛亮為何會選定關羽呢?據說,關羽年青時好打抱不平,在家鄉因殺了兩個欺壓鄉鄰的無賴,吃了官司,隻身外逃,也不知跑了多遠,正逢暴雨,看見前面有個大戶人家,就在這家人大門的房簷下避雨,因為太累就睡著了。雨過天晴後,關羽迷迷糊糊的聽見這家主人回來了,回來的是一群女子。
  • 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這其中是哪五關哪六將,誰又更讓關羽忌憚一些
    洛陽作為關羽攜嫂尋兄路上的第二關,確實是讓他費了一些力氣。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韓福當時的官職為洛陽太守,而孟坦則是他屬下的牙門將軍。當時韓福因為關羽沒有過路憑書而且還欲前往敵佔區,所以便與孟坦商議後決定殺死關羽。韓福自知武力不如關羽,便讓孟坦與其交戰,並在暗中放箭射殺關羽。但不料關羽儘管中箭了還是先將孟坦斬殺,並趁其第二次拉弓放箭的空隙而將他也斬於馬下。
  • 關羽馬超對呂布心存畏懼,三國時期不怕呂布的,是哪四位悍將?
    這排名肯定不準確,因為馬超並沒有贏過張飛,關羽認為張飛比自己還能打。雖然五虎上將未必互相服氣,但是他們幾乎都會承認呂布是三國時期第一勇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並非浪得虛名。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在後漢三國時期,關羽馬超都對呂布心存畏懼,馬超關羽也未必能打贏呂布,真正不懼怕呂布,並且有可能跟呂布單挑不輸的,也許只有四位悍將。
  • 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會不會怨恨關羽,為什麼
    這可不是我在吹劉備,這是史書上有明確記載的,是《三國志》作者陳壽記載的,劉備對待所有人一律平等,而且待為上賓,雖然只是禮儀,但是光這一點,就足以讓很多地位低下的人感到溫暖,比如那個平原國的刺客,受人之託來刺殺劉備的,但是劉備待為上賓,同席而坐,同碗而食。
  • 一代武聖關羽關二爺天龍轉世、斬殺熊虎的渡劫之路
    對關羽生平事跡的記載,陳壽的《三國志·關羽傳》的全部文字尚不足一千字.而對關羽早年的身世則略而不述。由於正史材料的匿乏因此無論是為關羽作年譜的人,還是自稱發現關羽祖系墓碑的人都無法確切地描述關羽早年的命運遭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