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學校專業:浙江大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GPA:3.84/4.0
TOEFL:101
GRE:326+3.0
科研情況:四段科研
錄取結果:UT-Austin CSEM PhD(最終選擇),Columbia MSDS,Duke ECE MEng,UChicago MPCS.
從暑假回來之後,就開始準備申請材料的我,在世畢盟培訓師哥哥和mentor姐姐的幫助下,一個小目標一個小目標的完成,有好有壞,有驚喜,有遺憾,也沒想到過自己這一波三折的申請季竟然是在415之後第二天收到Austin補發fellowship時結束的,心懷感激。
開始的地方
我還是挺早就已經確定出國的想法了,不過當時的想法也只是簡單的停留在學託福,學GRE上,對於自己以後想要學習的專業,想要做的研究,更不用說將來想要的工作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想法。直到大二春夏學期,一次機緣了解了幾家不同的留學機構,開始覺得自己一個的力量還是挺微弱的,對於想要轉專業的自己,總不能任何時候都一個人去扮演一支軍隊吧,也最終在面談之後選擇了世畢盟(GGU)。當初選擇世畢盟,其實除了個人的好感之外,也無法逃避「迷信」般的看上了GGU如此之多的成功案例,不過隨著申請季的進行,慢慢地發現世畢盟的優秀和閃光遠遠不在,也不止於此。
硬性成績(GPA,TLEFL,GRE)
硬性成績對於任何一個申請的同學而言,都是最開始的一塊敲門磚,而對於像我這樣轉專業的同學而言,相較之下就更為重要了。對於轉專業而言,專業課的缺失是一件不可避免或者說很難避免的事情,因此在努力選並學習該專業的專業課之外,就要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自己的GPA,以及專業排名。它們不僅僅能夠表現出你在當下專業的水平,也能夠體現你的學習能力,一個好的GPA和專業排名在申請的過程中能夠讓學校大膽地相信你在今後的學習中仍然能夠有所收穫有所產出。
對於無法在學校裡面選上的專業課,可以自行上一些網課,哪怕可能在申請過程中起不到很大的效果,但也絕對能夠在暑研等經歷中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幫助。
對於TOEFL和GRE而言,重要性無需多言。考TOEFL和GRE,孰先孰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快刀斬亂麻,不要拉長戰線,如果聽力口語較好,就先考TOEFL,反之也可以先考GRE,GRE大量的詞彙無疑會讓你的TOEFL更為輕鬆。我的TOEFL就是個反面例子,我是從大二就開始準備考TOEFL了,但是因為聽力和口語不大行,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成績,到最後也潦草結束,而GRE的話吸取教訓狠狠學了一個多月,最終也一次取得了這個成績。所以對於TOEFL和GRE,儘量把每一次的考試當作最後一次,不要抱著下次還有機會的心態了。
科研
一般對於非商科的專業申請而言,科研就比實習顯得更為重要了。科研不僅能夠幫助自己得到像論文、推薦信、經歷這樣的背景提升,也能幫助自己一步一步地了解興趣和方向所在。我前前後後有了大概四段科研,每一次的科研都讓我對今後的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從最開始的data science,到現如今的computer vision,從最開始的目標研究生,到最後選擇去讀PhD。大概也只有這一段段的科研經歷才能帶給我的改變和進步吧。
科研也好,實習也罷,都需要我們珍惜好每一個假期,利用好每一個假期,也只有在假期才有可能做出和別人不大一樣的東西。印象中很多同學的暑研都是大三暑假的,現在大二的同學不妨從大二暑假就開始做科研吧,無論國內外,相信都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對於轉專業而言,當時在大二春夏學期籤了世畢盟之後,考慮到轉專業的限制,培訓師哥哥就立馬著手幫忙尋找國內的暑研,以提高背景,這也才有了後續的一段段科研經歷。
選校
在申請之初,培訓師哥哥早早的就幫忙準備好了申請季時間安排表,跟著時間表一步一步來,不用急著趕進度,而是把每一步都做精,才是申請季最該有的姿勢。
對於選校,我大概從大三暑研回來就開始了選校的準備,當時其實還是挺糾結的,不知道自己的水平,不知道自己應該多申PhD還是Master。培訓師哥哥給了我很多的建議,我也在他的幫助下確定了最終的選校表。雖然我在整個申請過程還是會有反覆的害怕和擔心,培訓師哥哥都能及時的給我帶來鼓勵和信心。
在選校的過程中,還是推薦可以多問問培訓師和mentor,他們對於過往的申請結果可以說是了如指掌。雖說申請會很玄學,但是大環境下過往的成績還是有很大參考價值的。
文書準備
文書準備對於語文文採不好的我可太頭疼了,很感謝一路有培訓師哥哥和mentor姐姐的幫助。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文書也從當初開頭段憋不出一個字,變得越來越好。除了數不清次數的修改文書,反覆推敲、潤色,逐詞逐句的斟酌之外,他們也幫忙提出了專業的建議,突出我專業相關的背景。有這樣的系統的修改和指引,又怎麼會擔心申請季的結果呢?
關於套磁
第一次套磁的時候是在暑研,而對於申請PhD而言,第二次套磁則出現在申請階段。兩個階段的套磁大同小異,最需要做到的是知根知底。不同的是,在套磁暑研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廣撒網,來提高自己得到暑研機會的可能性,這裡就很感謝培訓師哥哥給我列出來的教授清單;而對於教授的研究,人的精力有限,可能簡要的閱讀教授的論文和近期的研究內容,給出自己的一點點想法即可,並且申請暑研的套磁中,介紹自己的背景也有著相當的重要性,告訴老師自己具備多少的能力。
而對於申請PhD的套磁而言,想必這個時候,能夠契合你興趣愛好、研究方向的教授已經不多了,這個時候需要仔細了解教授的研究,著重表達自己的看法,以及所能夠想到的未來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可能的話也需要從側面,和教授的學生聊聊,了解教授的近況,性格,是否招PhD等等,做到知己知彼。
套磁之後,面試技巧GGU有很多的東西會教,我就不多贅述,而套磁成功之後,尤其是暑研套磁,應該及時跟進,可以先遠程的看一些paper,了解暑期可能會做的事情,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你onsite的工作效率。當然套磁之後的溝通也不能有所懈怠,也需要對每一句發出去的話都有所思考,保持良好有效溝通。但同時,不必太過於緊張,不用擔心自己做的成果怎麼樣,保持良好、積極以及勤奮的狀態就可。
寫在最後
申請季其實有起起伏伏、跌跌蕩蕩,有開心喜悅,有失落焦慮,有被相信的堅定,也有害怕辜負的緊張。不知道大家的申請季是怎麼度過的,我其實還算是個持續性焦慮的同學,好在焦慮時會尋求幫助,選擇思考。也感激在這次的申請季中除了家人、朋友,能有世畢盟,有培訓師哥哥和mentor姐姐的陪伴,一步一步地陪伴和幫助我成長,不厭其煩。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你們把光帶給了我。
申請季結束了,很幸運有一個美妙的結果,其實還很想感激每位幫助過我的老師,以及今後PhD階段的老闆,不僅是很感激你們曾經對我的幫助,更感激你們對我的信任,相信我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東西。開口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但好在我不喜歡讓信任自己的人失望,就大恩不言謝,繼續努力吧。
最後希望還在準備申請的你們,不用害怕與擔心,我們都是微光,引用熊浩在奇葩說的一句話「微光會吸引微光,微光會照亮微光,然後一起發光」,就在走向人生夢想的階段一起發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