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牛中國已陷被動?
近日,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泰國法院最新的一次宣判結果顯示,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嚴彬在泰國再次敗訴。這意味著,嚴彬在紅牛中國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身份,在泰國不再合法。
據紅牛中國官網介紹,1966年,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誕生於泰國,迄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
公開報導顯示,出生於中國、後移居泰國的華人許書標於1956年創辦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天絲」),1966年在泰國推出「滋補性飲料」紅牛,投入市場不到一年,就成為泰國第二大熱賣的功能性飲料。嚴彬1984年在泰國創辦泰國華彬公司,1988年在中國香港創辦華彬集團。
1995年,許書標和嚴彬達成合作,華彬集團取得授權將紅牛引入中國。1998年,雙方組建合資公司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紅牛。工商信息顯示,目前嚴彬目前為紅牛中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國紅牛」)持股88%,為實際控制人,英特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特生物製藥」)持股7%。
在嚴彬的管理下,紅牛開創了中國功能性飲料的先河,目前在中國銷售額可觀。華彬集團7月發布的2019上半年業績顯示,紅牛銷售額已經達到138.9億元。可做對比的是,有業內人稱,根據中國食品和太古股份兩家上市公司的年報推算,可口可樂2018年在中國的銷售額是372.85億元。
過去二十多年,嚴彬靠經營紅牛中國等積累了大量財富。2018年10月,嚴彬以780 億元財富,在2018年胡潤百富榜中排名23位。2019年,在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名列第1941名。
700億身家富豪「失意」泰國
泰國天絲與嚴彬的關係破裂,始於2012年。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2012年許書標去世後,許氏家族和嚴彬之間合作關係也進入了新的階段。由於對紅牛中國分紅等內容的不滿,二者關係走向破裂。在紅牛中國依舊主導紅牛飲料在華市場的前提下,對於許氏家族來說,也打算通過撼動嚴彬的董事長身份,從而獲得控制權。
2016年9月20日,泰國紅牛的一次董事會決議免除了嚴彬在紅牛中國的董事、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身份。隨後,嚴彬以「會議的議程沒有涉及紅牛中國的董事變更」並認為「董事會通知過於倉促」等事由,對泰國紅牛及帕瓦娜·拉撒拉(許書標的妻子)提起訴訟。但經過曼谷南部民事法院的審理,該訴訟請求在去年7月被駁回。
不久後,嚴彬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8月20日,泰國曼谷南部民事法院對該案件進行了最終審理,結果顯示,一審判決結果被認可,嚴彬的上訴「不應被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稱,從泰國法律層面,嚴彬等人已不再擁有紅牛中國合法董事長的身份,這或許會對二者在中國的法律糾紛提供依據。不過,該判決對於紅牛中國的實際控制情況尚未產生具體影響,紅牛中國也依舊從事著「紅牛維他命」飲料的生產和經營。時間財經注意到,天眼查信息顯示,紅牛中國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依然是嚴彬。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汪高峰律師向時間財經表示, 如果嚴彬接受該審判結果,那麼嚴彬對紅牛中國的管理權和控制權方面可能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時間財經聯繫紅牛中國及華彬集團,截止發稿未獲得回復。
回歸泰國天絲是必然?
公開信息顯示, 近三年來,圍繞紅牛中國問題,雙方在國內訴訟已超過20起,涉及商標、股東資格確認、利潤分配、合資期限等多個方面。中國商報統計稱,這些訴訟或者被撤回(以華彬集團方主動提起的為主),或者還沒有宣判結果。另外還有一些申請(以泰國天絲方提出的為主)直接被法院駁回申請的。
泰國天絲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紅牛中國針對泰國天絲提出的多起訴訟在臨近公開審理之前多被主動撤回。這些跡象表明嚴彬在有意拖延和阻礙泰國天絲此前提起的訴訟的正常審理。
汪高峰律師表示,目前,紅牛之爭相關訴訟較多,且雙方說法存在較多矛盾的地方,要等每一個爭議點走完訴訟。法院最終要看證據,誰主張誰舉證。
也有律師表示,由於最高人民法院的國際商事法庭展開了對紅牛中國股東資格案件的受理和初審,許氏家族和嚴彬之間漫長的車輪訴訟戰也可能提前結束,該案件正式審判結果或能在2020年出現。
不過,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的官司由來已久,雙方都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所以格局不太明朗。但可以確定的是,紅牛商標最終肯定是要回歸到泰國天絲旗下的。爭議只在於中國紅牛的合資公司究竟是20年的期限還是50年的期限,貌似50年期限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來看,關於合作期限的問題,似乎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階段性結論。2018年10月24日,泰國紅牛發布名為《泰國紅牛正式啟動紅牛中國強制清算程序》的聲明,稱鑑於紅牛中國的營業期限業已屆滿,泰國紅牛已於2018年10月15日依法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紅牛中國的法律訴求。
同日,嚴彬之女嚴丹驊授權律師事務所發布聲明稱,此舉為「盜用泰國紅牛名義所作的不實言論和涉嫌違法行為」。理由是,泰國紅牛於1995年3月27日在泰國成立,設立的初衷與目的,僅為聯絡中泰雙方的事務性公司,嚴丹驊是持有泰國紅牛股權比例第一的個人大股東。華彬集團和嚴彬是紅牛中國的實際出資人。在泰國紅牛沒有召開股東會、董事會之前,任何關於不同意紅牛中國繼續經營的言論,均是涉嫌違法的,系盜用泰國紅牛名義作出,違背事實、違背法律。
以上聲明還稱,根據紅牛中國近年來的經營情況,經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初步測算,如許氏家族第二代繼承者違反前述協議約定,將給紅牛中國造成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50億美金,不含華彬中國、紅牛中國已支出的200億品牌投入費用及已向泰方支付的40億元費用)。嚴彬、紅牛中國將依法追究違約方法律責任並追討全部經濟損失,違約方必將承擔經濟賠償責任及一切法律後果。
紅牛中國在10月16日對「紅牛中國的營業期限」一事的說明中稱,1993年,許書標在海南開辦工廠,希望將紅牛飲料引入中國,因一直無法取得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始終未能啟動投產,遂擬放棄經營。
彼時,許書標與嚴彬相識。1995年,雙方商定五十年合作原則,由嚴彬先生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公司前身),自行解決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問題;許書標在紅牛中國五十年經營期限內,通過向紅牛中國銷售香精等原材料獲取利潤,並確保五十年內僅紅牛中國有權在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
1995年11月,嚴彬引入國資正式設立紅牛中國,嚴彬代表籌備設立中的紅牛中國與泰國天絲、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深圳中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協議書》(以下簡稱「五十年協議」),按照商定合作原則,明確約定紅牛中國經營期限為五十年。
第一財經報導稱,泰國紅牛2018年10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的強制清算紅牛中國的申請,已於今年5月29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駁回。
「護城河」漸失?
雖然訴訟還在進行,但紅牛中國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被一步步「侵蝕」。
今年6月,泰國天絲方面高調宣布正式在中國推出紅牛安奈吉飲料,稱紅牛安奈吉是目前天絲在中國內地有效授權產品、並獲得中國食藥監局批准的紅牛品牌飲料。紅牛安奈吉具有一脈相承的功效和品質,並新添西洋參提取物。
泰國天絲稱,這款產品的在華合作夥伴是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曜能量」)、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紅牛安奈吉目前已在中國華南和華東多個城市進行鋪貨。
7月22日,紅牛安奈吉飲料登陸京東。京東信息顯示,目前,「紅牛安奈吉飲料」有著和「紅牛維生素飲料」的在售價、商品包裝、圖案商標、商品成分等方面都極為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紅牛中國的公告,在1995年紅牛中國與泰國天絲、中國食品工業總公司、深圳中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署的「五十年協議」中,明確約定了在紅牛中國經營期限五十年內,只有紅牛中國有權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飲料,泰國天絲不得自行或許可他人在中國境內從事紅牛飲料的生產、銷售。
實際上,在紅牛安奈吉飲料上市之前,紅牛中國就曾試圖阻止,最後卻蹊蹺主動放棄。
北京商報報導稱,2018年9月,紅牛中國在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提出特許經營合同糾紛,試圖阻止紅牛安奈吉飲料的上市。
紅牛中國希望法院判令確認紅牛中國在2045年11月9日之前享有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判令泰國天絲立即停止違約行為,在2045年11月9日之前不得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包括自行或授權給除紅牛維他命之外的第三方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及/或同類產品。但就在該案臨近公開審理之前,紅牛中國卻於2019年2月18日蹊蹺主動提出撤訴。
關於紅牛安奈吉的銷量,目前並無明確數據。不過,為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供應空罐和提供灌裝服務的中山昇興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其全資子公司昇興(中山)包裝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5月開始為廣州曜能量的紅牛安奈吉產品供應空罐和提供灌裝服務,其中第一條600罐/分鐘的灌裝線已投產,第二條1200罐/分鐘的灌裝線也於今年8月開始商業化量產。此外成都昇興、 西安昇興也已開始為紅牛安奈吉產品供應空罐,預計紅牛安奈吉產品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不管紅牛安奈吉的銷量究竟如何,其上市必然會給紅牛中國造成一定的影響。而據中國商報報導,紅牛安奈吉方挖走了華彬集團的不少銷售人員。據華彬集團某會議上流出的消息顯示,從去年1月到今年4月,華彬集團共離職了3200名員工,很大一部分去了紅牛安奈吉銷售團隊。
值得注意的是,公開報導顯示,泰國天絲在訴訟之前,停止了對華彬集團數家工廠的香精、香料等原料的供應。(北京時間財經 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