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快樂我就快樂」,「孩子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無數中年父母的生活準則。然而,這種總是委屈自己的付出,不僅換不來孩子的感恩,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壓抑和內疚。
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請你要明白3點:
1、無邊界的付出,是沉重的負擔
母親習慣了所有的付出,為孩子曾起一片沒有成長壓力的天空,但是孩子反而變得四體不勤,心安理得地享受勞動成果……
驕縱的孩子並不只是出現在寬裕的家庭,有的孩子並不真的就嬌生慣養,但還是會出現驕縱無度的跡象。這是因為大人的態度給了他們許多權力的暗示,而少了原則、道德、情感的底線約束。
一些孩子被處處照顧,久而久之覺得理所當然,當要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試探大人的底線。
很多時候,我們竭盡所有為孩子付出,活在未來的想像希望中,同時也是絕望的,因為孩子有自己的夢想要追求。
只是,當付出的苦與樂,都與命運捆綁時,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壓抑得兩代人都喘不過氣來。
2、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說:「孩子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與父母的分離。」
他所說的分離,是父母有意識地幫孩子在精神上劃出界限,懂得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父母說不,一定要給出深層次的原因,不能是一個乾巴巴的字,就結束了任何協商溝通的可能。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做某事,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再給出自己的解釋。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你今天對孩子的要求,成就的就是孩子的明天!因此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3、父母的底氣,來自內心的充盈
心理學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
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從放下道德綁架開始,從與孩子平等相待開始。
智慧的父母懂得適當退出,不以愛的名義掌控孩子的生活;孩子也不該是父母的一切,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要學會愛自己。
巴菲特說過:「我很感激我的父親,我在幼時從他身上,學會如何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優秀的父母,在要求孩子前,更懂得愛自己,注重自己內心的充盈,從而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強大的是充盈自己的內心,守住對孩子愛的邊界 。
最後,我想和各位父母說一句真心話:父母終要老去,孩子終要成長,作為中流砥柱的我們,更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無論妻子,無論丈夫,每個人都唯有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獲取足夠強的生存能力,為孩子與老人過上有經濟實力保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