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請你要明白3點

2020-09-05 育兒媽寶

「只要孩子快樂我就快樂」,「孩子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無數中年父母的生活準則。然而,這種總是委屈自己的付出,不僅換不來孩子的感恩,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壓抑和內疚。

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請你要明白3點:

1、無邊界的付出,是沉重的負擔

母親習慣了所有的付出,為孩子曾起一片沒有成長壓力的天空,但是孩子反而變得四體不勤,心安理得地享受勞動成果……

驕縱的孩子並不只是出現在寬裕的家庭,有的孩子並不真的就嬌生慣養,但還是會出現驕縱無度的跡象。這是因為大人的態度給了他們許多權力的暗示,而少了原則、道德、情感的底線約束。

一些孩子被處處照顧,久而久之覺得理所當然,當要求不被滿足的時候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試探大人的底線。

很多時候,我們竭盡所有為孩子付出,活在未來的想像希望中,同時也是絕望的,因為孩子有自己的夢想要追求。

只是,當付出的苦與樂,都與命運捆綁時,就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壓抑得兩代人都喘不過氣來。

2、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說:「孩子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與父母的分離。」

他所說的分離,是父母有意識地幫孩子在精神上劃出界限,懂得對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說「不」。

父母說不,一定要給出深層次的原因,不能是一個乾巴巴的字,就結束了任何協商溝通的可能。可以先問問孩子為什麼一定要做某事,了解一下他們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再給出自己的解釋。

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根,孩子是果,你今天對孩子的要求,成就的就是孩子的明天!因此父母懂得說「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3、父母的底氣,來自內心的充盈

心理學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

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從放下道德綁架開始,從與孩子平等相待開始。

智慧的父母懂得適當退出,不以愛的名義掌控孩子的生活;孩子也不該是父母的一切,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要學會愛自己。

巴菲特說過:「我很感激我的父親,我在幼時從他身上,學會如何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優秀的父母,在要求孩子前,更懂得愛自己,注重自己內心的充盈,從而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更要強大的是充盈自己的內心,守住對孩子愛的邊界 。

最後,我想和各位父母說一句真心話:父母終要老去,孩子終要成長,作為中流砥柱的我們,更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無論妻子,無論丈夫,每個人都唯有努力提升自己,才能獲取足夠強的生存能力,為孩子與老人過上有經濟實力保障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你管了他,他就知道遵守規矩;你教了他,他就學會文化知識。管教一定要同步,獎懲分明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寬嚴相濟的教育才能造就孩子的人格力量。有管,有教,有鼓勵,有懲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 父母懂得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免費早教輔導:15715002600(微信)天下父母都愛子女,但溺愛不是愛,有遠見的父母,要懂得給孩子考慮長遠的未來。黃宗羲說:「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懂得教育,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近代史上,有這麼一位父親,他不但自身學識過人,教育出的子女個個都是國之棟梁,這位偉大的父親就是梁啓超。
  • 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福州過來人: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你管了他,他就知道遵守規矩;你教了他,他就學會文化知識。管教一定要同步,獎懲分明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寬嚴相濟的教育才能造就孩子的人格力量。有管,有教,有鼓勵,有懲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 父母的嘴,關係到孩子未來要走的路,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
    父母的嘴,是朵花,也是把劍;既能為孩子的路鋪滿香花,也能讓孩子的路扎滿荊棘。父母的良言,是指引孩子往前走的明燈。父母的惡語,是種在孩子心裡的毒瘤。父母的嘴,關係到孩子未來要走的路,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也就是說,在孩子的人生早期,父母對孩子說話的多少、說了什麼話,將會對孩子的學習、語言、智商產生影響。人人皆知,一個人說話的能力,就像吃飯睡覺呼吸一樣,伴隨著人的一生,並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就藏在父母的嘴裡。對孩子多說話、說好話、說積極的話,相對於給孩子的人生塗上了絢爛的底線。
  • 孩子不懂禮貌怎麼辦?父母要懂得教育,從說「謝謝」開始
    作為父母也別著急,要想懂得教育,可以先從簡單的禮貌用語入手,先讓教孩子學會說"謝謝",讓孩子懂得感恩開始。父母要懂得教育,就需要先了解孩子為什麼會不懂禮貌的3點原因:1父母忽視了與孩子的語言交流。現在的很多小孩子,家庭條件要比上一輩好很多。溫暖的家,充足的糧食,優越的家庭條件等等這些足以讓孩子不用擔心溫飽上與物質上的問題。
  •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記者問:「你們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他們都回答:「好像也沒怎麼教育啊。」第三個現象:「孩奴式父母」的孩子,不但成績很難躋身頂級,而且性格也不太陽光。記者問「孩奴式父母」同樣的問題時,他們不但自己的苦水一大堆,對孩子的不滿也是一大堆。他們始終不明白一件事情:「我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就教不出優秀孩子呢?」是啊,為什麼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付出與回報是如此的不成比例?
  •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限制,是孩子一生的災難,這3點傷害父母要明白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的選擇,如果你無法去選擇,留給你的終究只是一聲嘆息!父母總希望孩子得到的所有都是最好的,所處的環境是最安全的,這並沒有錯。但不知覺中,父母為此設立的種種限制會抹殺孩子天生的「興趣感」,生活在父母安排好的舒適圈裡,喪失了「如何選擇」這種思維能力。
  • 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家長要明白3點
    父母的相處中,藏著孩子的未來。如果你懂得尊重和關愛自己的愛人,孩子就能在你身上學會愛人的方法,這就是最好的榜樣。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家長要明白3點!1、遇到問題,先放下問題很多父母,如果雙方觀點不一致的時候,都會各說各的理由,最後僵持不下。
  • 培養孩子的性格特質,這3點父母要重視,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很有利
    父母都很關注孩子的學習,但是也一定要明白,影響一個人未來發展的,不是在校期間的成績,而往往是從小培養出來的可遷移能力,幫助孩子持續穩定發展。因此,要把培養孩子的性格、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 偏心是把看不見的刀:父母不「偏心」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對孩子來說,比不愛更傷人的,是偏心。因為他們見過什麼是愛,才更懂得不被愛的心酸。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偏心的本質就是對孩子的拋棄,是父母傷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毫不誇張地說,已經構成了精神虐待的事實。
  • 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
    導讀: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經常對孩子說這幾句話,可以教會孩子「不自私」,更懂得感恩父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智慧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很重要
    專家認為,培養孩子承受挫敗的容忍力,讓孩子擁有一份「輸得起」的精神,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後在遇到挫折時不容易跌倒,以正面、樂觀的心態戰勝困難。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智慧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很重要!
  • 想要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陽光教育,請你要謹記3點
    常言道:窮養兒富養女,很多人總是誤以為是物質上的給予,其實這裡說的就是獨立教育。想要給兒子最好的保護,莫過於陽光教育。好的陽光教育,又都包括什麼呢?我認為這三點比較重要。談到對兩個兒子的教育,他說,作為父親,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傳輸一種價值觀。他認為,男孩子,摔摔打打,磕了碰了都沒什麼。因為身上的傷痛怎樣都可以痊癒,但如果有顆玻璃心,一旦碎了,那是怎麼也拼湊不起來的。家有男孩,一定要讓他明白,男子漢可以哭,但一定要有直面挫折,直面艱難的毅力。並要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能享受最好的,也能經受得起最壞的。
  •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這3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但是,校方最後居然給了勸退通知,認為琪琪的兒子不適合在學校學習,建議轉學。琪琪氣勢洶洶的去找校領導討說法,校領導對琪琪說:「您學習西方放養式教育,可是你卻把放養教育理解錯了,放養並不是放任自流、任其隨意生長發育,只是放的孩子的思維邏輯,養的孩子的習慣行為,您孩子當前思維邏輯是放飛出去了可是習慣行為卻差了許多 ,我們建議您在家教育好,晚一點再送至院校來。」
  • 正確的教養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現實生活中,因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對教育觀念理解的不同,所以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也不同,所以,根據這個可以將教養方式,大致分為三種,家長們可以對照看你的教養方式屬於哪種?第一種,嚴厲型。家庭中所有的規則都是由父母制定的,不允許孩子參與決策過程,但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規則,否則會受到父母的懲罰。長期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沒有自由,失去了選擇的權利,被強制執行家長制定的規則。第二種,驕縱型。家長不給孩子制定任何的規則,不給孩子任何的限制,完全放縱孩子自己選擇。
  • 你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了嗎?高情商父母要明白3點,早看早受益
    你對孩子的關心「過度」了嗎?高情商父母要明白3點,早看早受益現在很多家庭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或者兩個孩子,這樣全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全部都圍著孩子轉,自然也會對孩子非常關心也很寵愛。在你眼中的關心陪伴,實際上是在打擾孩子,高情商的父母就從不會這樣做,你的這種頻繁的關心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下面這三個方面。
  • 要養育懂得感恩的孩子,父母要注意三點
    所在社群裡,有家長說,辛辛苦苦為孩子付出,孩子卻不領情,動不動頂嘴,跟父母吵架。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其實很普遍,為何你全力付出,不惜節衣縮食,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質,卻不能換來孩子的感恩呢?我想你忽略了跟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沒有良好的溝通交流,一切家庭教育都不會發生。
  • 父母要變得成熟,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聰明家長一定要做好3點
    《不成熟的父母》裡說,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並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他的父母有問題。不成熟的父母或情緒極其不穩定,或控制孩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責任,或拒絕和疏遠孩子……為了取悅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行為模式會嚴重扭曲。
  • 青春期孩子固執不聽話?李玫瑾:教育孩子,父母要懂得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育青春期孩子,要懂得"點到為止"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比較叛逆,聽不進父母勸說式的話語,喜歡跟朋友聊天玩耍,認為只有朋友懂自己。對於這些孩子來說,家長越嘮叨,他們越反感。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即將成年的階段,父母教育他,第一,話要少。為什麼這麼說?我以前講過,'孩子6歲前,父母的話語是黃金;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語是垃圾',因為這時候你沒有什麼新的話可以說了。所以這時候,你要做的是'點到為止'。"
  • 有遠見的父母,會常對孩子說這6句話,孩子長大懂得孝順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體現在孩子生活和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有遠見的父母,會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讓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孩子人生的基石才更牢固。 有遠見的父母,知道給孩子灌輸這些話 1、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為了玩遊戲、上網,不惜與家長對抗,甚至以生命相要挾。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如今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