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代購「每天必到」 有人日銷售額2萬元

2020-12-14 環京津網

原標題: Costco代購「每天必到」 有人日銷售額2萬元

周末的Costco已鮮見排隊現象 /見習記者 陳瓊燁

4個月前,Costco(中文名為「開市客」)在中國一落地,就被人群擠爆,屢上熱搜。眼下離春節臨近,各家各戶備置年貨也提上了日程,記者日前特意在周末走訪會員制倉儲超市Costco及青浦山姆會員商店,發現兩家超市雖然人依舊比較多,其中Cost鄄co更勝一籌,但鮮見排隊現象,場面較為有序。

記者在Costco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這裡很容易就能看到代購的身影,30分鐘內記者就遇到了兩名代購。「Costco每天必到的是我們代購,Costco可能因為剛到中國更受顧客喜愛,它的退貨政策也更好,我們代購相對更願意做。」一名代購告訴記者。

外地顧客定期乘高鐵來採購

28日11時許,記者來到Costco,和剛開張時相比,如今茅臺沒有了,愛馬仕沒有了,以前的「大排長龍」現象也沒了。市民更加鍾愛搶購進口食品類產品,同樣的雞蛋、蛋糕、進口牛肉在來往購物車內屢見不鮮。

記者看到,一群大爺大媽在「抱團」購買20元出頭一盒的雞蛋,「我們住得近,每周來一次,主要買一些雞蛋、牛奶和給孫女吃的進口巧克力」。

據記者觀察,臨近年關,Costco以往「大排長龍」的現象少見了,但每個會員限購一隻的烤雞和部分試吃櫃檯前仍出現了長隊。

來自江蘇徐州的許女士每隔兩周就要來一次Costco,在國外生活過的她對Costco有深度依賴感。「我每次來基本上買的都是食品類,特別是進口牛肉,買上一二十份,回家分給親戚朋友,花費在5000元左右。」在許女士的購物車內,記者看到了七八份澳洲牛腱,還有巧克力、麥片等零食,「我在國外生活多年,Costco的牛肉就是好,煮出來的味道是國內普通牛肉沒得比的。」

值得注意的是,許女士的購物車內還立有一個一米高的購物箱,詢問後得知,這是許女士用來盛放購買的物品的。「Costco沒有自己的購物袋,我只能帶上行李箱來買東西,買完就坐高鐵回家。」許女士告訴記者,相比電商平臺,Costco有些產品價格並不佔優勢,但是用著放心,不會有假貨。

海外代購改做Costco中國代購

記者還發現,除了前來購物的顧客,現場代購身影非常多。一名男士推著擺滿了各種商品的購物車,一邊採購,一邊拿著手機不時地拍照。記者上前詢問得知,這名單先生經營著一家上海Costco淘寶代購店鋪。

「有需求,就有市場,我們的顧客群體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山東等區域,在海外工作生活過的人買得最多。」單先生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店鋪已達到三皇冠,排名前三。

單先生是職業代購,從業時間14年之久,飛美國代購過3年,Costco在中國開業後,就專職Costco中國代購。

「飛美國代購成本太高,郵寄也不如國內上門寄件方便,現在就專職在國內代購Costco了。」單先生笑稱他的淘寶店是「夫妻店」,沒有員工,每天都要來Costco採購,幸虧家住得近,「一天的銷售額在2萬元,利潤10%」。

談及Costco代購難點,單先生坦言是貨跟不上。「比如香菇幹,這個東西在澳洲很火。但這款產品在臺灣Costco的銷量其實並不好,而Costco的管理層來自臺灣,估計管理層以此推測在上海的銷量也差不多,所以不敢進太多貨,但沒想到在上海賣得這麼好。」單先生說,香菇幹、水果乾等代購需求量很大,所以超市現在也會了解我們的需求量,以此來調整進貨量。

單先生坦言,無論在美國還是中國,他們一般都代購Costco的產品,Costco品牌在美國也更響一些,「同價格產品,Costco比山姆的量大,對我們來說利潤更高」。

代購與Costco管理層「關係微妙」

張先生是淘寶上一家專門代購上海Costco商品的代購,店鋪目前已有5000多名粉絲。上海Costco開業前,他做了有將近3年的美國Costco代購。目前,他已經選擇把重心放在上海。

點開張先生的淘寶店鋪首頁,首先看到的是一段他舉著手機實拍上海Costco貨架的小視頻。當天,張先生的購物車被全部塞滿,有一半的空間放置了好幾罐堅果,還有巧克力、麻辣魷魚絲、襪子、橄欖油等商品。他告訴記者,之所以會有這麼多Costco代購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消費者信任Costco這個品牌,他的很多顧客都是曾經在國外留學、生活過的人,他們知道Costco裡賣的東西品質好。「在Costco買東西,不用像在菜市場一樣去挑,你可以相信它的品質,而且你不用擔心它壞,壞了也可以直接退啊。」

張先生的顧客遍布全國,北上廣深幾個一線城市的顧客佔大多數。問及店裡有沒有上海同城的顧客,張先生笑了,「有啊,這部分人主要是人懶得來買嘛,或者是跑過來買一兩樣東西,但要辦『299的會員卡』,很不划算,還不如直接在網上找我們代購買」。

如今,張先生組建了一個自己的採購團隊,對於團隊人數,他笑著說「不方便透露」。每天早上,他本人都會來Costco採購,有時如果有額外的採購需求,下午也會再來一趟。

張先生告訴記者,不同於美國地區的Costco,上海的Costco並不提供新品及優惠商品的宣傳冊,這就意味著代購們必須每天親自到Costco門店查看當日新品或折扣。而在美國,Costco店內會有一堆冊子,上面印有近期各種新品以及折扣信息。「我個人猜測,在上海應該是人太多,印不過來。」

做的時間長了,張先生他們幾個上海的代購和Costco的管理層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關係。一方面,管理層曾叫來他們幾個銷量大的代購,了解他們採購過程中的網紅商品,根據代購們的採購情況,調整商品庫存;另一方面,管理層擔心代購們把貨架上的熱門商品都搬空了,為了保證前來店內消費的會員們的購物體驗,針對代購們需求量大的部分商品,允許代購直接從倉庫進行大量拿貨,從而保證貨架上的商品數量不受太大程度的影響。

張先生透露,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和雙十二期間,他們備了很多貨,尤其是一些堅果類的熱門商品,備貨量達到幾百上千盒。

山姆「一小時極速達」受青睞

區別於Costco不提供線下派送服務,青浦的山姆會員商店開通了多種配送服務。目前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山姆直送、生鮮特送、快遞配送、特殊訂單配送。其中,山姆直送的配送時效為當日下單當日送達。

28日14時許,記者在青浦山姆會員商店看到,相較於Costco,山姆的人流少了點,主要集中於一樓食品區,市民主要購買蔬菜、零食等食品類產品。

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同時擁有Costco和山姆會員卡,平時來山姆多一點,山姆的產品更全,Costco在同一產品、同一價格情況下,量更大。「山姆按需購買,貨架上的價格信息也提示按件計價,而Costco一買就要買一大包,家裡人少,吃不完。」

「山姆試吃的東西很多,每隔幾個貨架區就能看到商家準備的試吃產品,孩子們非常喜歡。」陳女士稱,她喜歡來山姆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試吃多」,「光試吃就能吃飽了」。

置身山姆會員商店,記者的確看到了很多試吃產品,涼拌木耳、麻辣拌麵、新鮮草莓……每一個試吃區域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有些市民坦言,山姆一小時極速達服務也是它的亮點,只要位於配送範圍內,會員通過App或山姆京東購滿99元即可享受一小時極速達服務。這在Costco是沒有的。

相關焦點

  • 再訪上海Costco:代購每天必到,有人日銷售額2萬
    在Costco記者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很容易就能看到代購的身影,30分鐘內就讓記者遇到了倆。 「Costco每天必到的是我們代購,Costco可能因為剛到中國更受顧客喜愛,它的退貨政策也更好,我們代購相對更願意做。」一位代購告訴記者。 依然吃香,外地顧客乘坐高鐵定期來!
  • 這家超商,代購日銷售額2萬,每天必到,外地顧客乘坐高鐵定期來
    在Costco記者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很容易就能看到代購的身影,30分鐘內就讓記者遇到了倆。「Costco每天必到的是我們代購,Costco可能因為剛到中國更受顧客喜愛,它的退貨政策也更好,我們代購相對更願意做。」一位代購告訴記者。
  • 華女代購全家上陣,在Costco撒潑打滾搶貨把華人的臉...
    一名華人女子,將在costco購買的衝鋒衣全部堆在地上,整個人躺在衣服上面,抱著地上的一堆衣服,絲毫不覺得丟人,臉上還洋溢著得意的笑臉。引來周圍許多外國人圍觀,而旁邊的中國代購,每人一車的TOMMY衝鋒衣像似代購的「標配」。到底是中國代購銷售能力太強,還是太霸道了?
  • ​上海costco代購!Sensodyne舒適達抗敏美白牙膏4支裝~
    Weixin ID gh_a085817b70ce About Feature 專注美國代購三年
  • 快看|韓國樂天免稅店2018年單店銷售額打破世界紀錄,中國代購是...
    記者|張馨予據韓國阿里郎電視臺1月7日援引韓國樂天免稅店消息,樂天免稅店首爾明洞店打破了一年內單店鋪銷售額的世界紀錄,2018年銷售額超過了35億美元,平均每天銷售額超過990萬美元。樂天免稅店表示,這一銷售成績的主要貢獻者是數量激增的中國代購。樂天免稅店整體也為韓國免稅店創造了國內銷售額記錄,超過了67億美元。2017年2月「薩德」事件後,樂天集團銷售額曾大幅下跌。據韓國《中央日報》此前消息,樂天集團旗下的樂天免稅店在2017年第二季度虧損298億韓元,這也是14年來樂天免稅店首次出現赤字。
  • 朋友圈又有新花樣,代購搬貨工轉戰上海Costco,我落伍了
    現在代購行業受到了很大衝擊,但是國人的對美食的追求絲毫不受疫情的影響。往前代購行業,旅遊行業也是佼佼者,滿足了一大批國人的需求,無論是生活必需品,美容護膚品,還是美食,有這麼一批人就是喜歡代購,所以也有這麼一批搬運工到各個國家飛來飛去採購,滿足國人的需求。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朋友們,可以不出去,但是不可以缺少的就是美食,所以疫情期間超市麵粉賣斷貨,大家都去當美食達人了。
  • 上海costco被擠爆!照片實錄坎培拉costco兩地大不同
    上海costco開業半天被擠爆,不得不暫時停業。據說僅8月27日當天,上海costco就賣出了16萬張會員卡(即使就按每張會員卡199元來計算,當天會員費收入就是3200萬元)。這在costco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的,不知道它的老闆是要嚇暈還是要笑暈。警察緊急調動警力疏導,交通廣播電臺發布緊急路況信息!
  • 盤點聖誕必買Costco美食
    烤雞是costco的鎮店之寶,很久以前就定價4.99元,至今仍維持原價。Costco財務長卡藍提 (Richard Galanti)表示,該公司願意每年損失3000萬元到4000萬元,以堅持這個價位,「這是我們做生意的方式」。
  • Costco到店必買! 清單大公開!
    Costco可能逛一年都發掘不完,如何在這裡快準狠的找到合適的商品才是關鍵,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進店必買的好寶貝!1、殿堂級必買商品乳製品:價格低於幾乎所有超市,特別是有機牛奶Organic Milk,幾乎是每一個家庭去Costco的必買產品。
  • 語音下單、手繪圖案…有人辭職有人觀望,代購微商們的下一站在哪
    1月2日,回國探親的吳瓊(化名)在家樓下的菜鳥驛站,一口氣寄出了5個包裹。郵費一共不到100元,但裡面物品的價值卻將近3萬元人民幣——這都是她上月在義大利「代購」的奢侈品牌商品,價格大多是國內專賣店的7折左右,「一件外套就要節省好幾千元」。
  • 澳媒:華人在澳洲代購生意火 一年可賺10萬元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澳大利亞澳洲網報導,在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推動在聖誕節前通過澳中自貿協定的情況下,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和新移民通過「代購」向中國消費者出售澳洲商品
  • 國內「免稅經濟」掀起新熱潮 跨境代購要失業?
    「有人拼SK2精華嗎?」……這樣的消息在拼單群裡一天能有好幾十條。微信拼單群通常由一位組織者建群,並每天在群裡更新免稅店的折扣信息,其他群成員可以在群裡自由拼單,享受免稅店的「多件折扣」,例如紀梵希的2件商品打8.5折,3件商品及以上打7.5折的優惠。
  • 養活上萬留學生代購的Costco登陸上海,開業半天有倒賣茅臺掙1.2w
    從老早就傳要進入市場,到在上海落地首家實體店,Costco的市場關注熱度只增不減。官方數據顯示,自今年7月1日開放會員申請以來,僅開業前就已累積了數萬名付費會員。事實上,Costco早就開始涉足中國市場了。
  • 疫情打擊下,澳洲代購出路在哪?
    她代購的產品包括嬰兒配方奶粉、保健品、化妝品,偶爾也代購奢侈品牌包。但自今年年初以來,客戶的需求一路暴跌。去年,1個月至少能賣300桶嬰兒配方奶粉,而在今年9月只賣出了50桶。劉嫻玉的年營業額也從去年的逾20萬元(稅前利潤約2萬元)銳減了一半。
  • 代購真的涼了?Costco爆款們沒人搶!但為華人卻上架了這個...
    2019年1月1日對於海外代購們來講是一個揪心的日子。此前在Costco出現各種把老外們嚇懵了的「代購」戲精們也許可以消停了?!大家還記得為了雅頓膠囊差點打起來的代購「勇士」嗎?)發現店裡超多代購們很愛的貨品都!
  • 日本代購,究竟利潤有多大?!
    A女士的社交軟體每天從早到晚信息不斷,所以每天都需要出門採購。不僅僅去日本的實體店鋪採購,經常還會去日本的網上去購買產品。不過,多數工作都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所以和孩子一起的時間較多。關於做代購的收入,她這樣說道:「銷售額每月有幾萬元吧,多的時候有十幾萬左右,其中利潤大概是10%。」
  • 番禺商場國慶每天銷售額比平時翻一番
    記者這幾天從我區部分商家了解到,今年國慶黃金周給商家創造了有利商機,從過去的幾天情況來看,市場秩序良好,消費市場出現了購銷兩旺的局面。不少商家表示,國慶假期,每天的銷售額比平時最少翻了一番,尤其是10月1日到3日這3天,銷售額更是可觀。
  • Costco這些東西不買虧大了!尤其這個
    而一直不漲價的也是為了以超級優惠的單品來吸引顧客來costco購物。衝著烤雞而來的購物者總會覺得既然來了costco,買一隻雞也不划算,當然要順便買點別的。機智的商家也會把烤雞的櫃檯設置在賣場的最裡面,逛一圈出來,購物車就滿了~
  • 凌晨2點排隊、代購跑腿...第二天還能去Costco的真是個"狼"人
    凌晨2點排隊、代購跑腿...第二天還能去Costco的真是個"狼"人 2019-08-28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Costco的烤雞為什麼永遠只賣4.99?原來竟暗藏「陷阱」!
    烤雞可以算是costco最暢銷的單品之一,為了降低供應成本,Costco還在內布拉斯加州建立了一個價值3億美元的雞肉加工廠,預計每周為Costco提供200萬隻雞。和烤雞一樣,costco的可樂、熱狗、pizza的售價也沒有變過,從1985年開始就沒變過。costco如此的經營理念確實非同尋常,不過costco的在很多方面都有它的奇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