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校友楊潔教授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2021-02-10 湘潭大學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公布了2019 NAI Fellow名單。78級化學班校友、湘潭大學北美校友會科技顧問和校友會理事、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化學教授和診斷與治療中心副主任楊潔(Jenny Yang)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

楊潔教授在蛋白質工程研究應用領域擁有17項美國專利和18項外國專利,她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第一位獲得NAI Fellowship的教授。NAI將於2020年4月10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赫德博物館舉行年度會議,楊潔教授與其他167名學術發明家將被正式介紹。

楊教授說:「我決心以創新的研究者和創新的教育者的身份,對生物醫學研究和人類健康產生影響。」23年前,楊潔教授在喬治亞州立大學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她說:「我在喬治亞州立大學獲得這樣的榮譽意義重大。」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項目旨在激勵那些在創造或促進傑出發明上表現出豐富創新精神的學術發明家,這些發明對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社會經濟與福利的發展都產生切實影響。該項目在全球共有來自250多所大學、政府和非盈利研究機構的1228名院士會員。

「楊教授是喬治亞州立大學的第一位代表,標誌著該大學過去幾年對基礎研究的巨大投入取得了成就。」喬治亞州技術轉讓與商業化辦公室的執照助理Nathanael McCurley說。

在楊潔教授初創的公司(InLighta Biosciences)與喬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和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的合作中,楊潔教授獲得了基於蛋白質的MRI造影劑的專利,這些造影劑更安全、更靈敏,並且首次能對包括肝纖維化和癌症在內的早期肝病進行無創檢測。這一項技術能幫助很多肝病患者及早發現肝病,及早治療。

楊潔教授還在鈣研究領域(她稱之為「Calciomics」)處於先鋒地位。她在該領域結合了化學、生物學和神經科學,開發了計算研究和鈣傳感器工具;可以用來檢測診斷疾病的信號變化,並輔助藥物開發。

在楊潔教授的發明創造中,已有兩項專利獲得商業化許可。

喬治亞州立大學負責企業專利建議和技術商業化的助理總顧問Gwen Spratt表示:「我們以在教育方面的創新著稱,這是喬治亞州立大學在智慧財產權研究領域中的第一次嘗試。」

楊潔教授說:「這個榮譽將對老師和學生們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我們將繼續發揮開拓精神,在喬治亞州立大學創造一流的發明。」

B肝和C肝影響到全球3.25億人,每年導致約140萬人死亡。這是僅次於結核病的第二大致命傳染病,感染肝炎的人數比愛滋病毒高9倍。過去20年來,肝炎導致的死亡數不斷上升,但在應對肝病這一方面,全球意識和行動都極為欠缺。

在B肝患者中,2016年只有10%(2700萬人)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在得到診斷的患者中,只有17%(450萬人)獲得了治療。在C肝患者中,2017年有19%(1310萬人)知曉自己的感染狀況,其中15%(200萬人)在同年得到了治療。總體而言,在2014年至2017年期間,全球有500萬人獲得了C肝治療。

其實,肝炎可以得到很好的預防、診斷、治療和管理。B肝疫苗對新發感染的預防效果達到98-100%。就B肝而言,應該對患者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符合條件,則提供終身治療。對C肝來說,病人可以通過僅僅2-3個月的直接抗病毒(DAA)藥物得到治癒。

因此,早期發現肝病並治療非常重要。湘潭大學北美校友會科技顧問兼理事、喬治亞州立大學楊潔教授及其團隊開發了一種無創,可靠的早期肝病診斷方法。在這一診斷方法中發揮作用的是一種比MRI掃描使用的常規對比染料更敏感的對比染料,可以準確地檢測出多種肝病。

楊潔教授及其團隊通過多項實驗發現,這種新研究出的對比染料的功效是普通對比染料的兩倍。實驗過程中,在對志願者進行研究的組織樣本表明,該物質還能夠檢測到比目前使用的造影劑小100倍的腫瘤。

這是一種通過多種成像技術,除了膠原蛋白的異質表達外,還可以對早期和晚期肝纖維化以及早期NASH進行首次強有力的檢測。這種技術將幫助醫生在治療不可逆轉的病症之前對其進行監測,並幫助製藥公司選擇合適的患者進行臨床試驗或鑑定。這是該領域的革命性變化,是對肝纖維化早期階段的第一個可靠檢測。

此外,該造影劑可以進行雙色處理,因此具有不同的對比色功能,因此靈敏度更好,準確性更高。

乙型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症狀,有時會達幾年或幾十年。病毒緩慢而默默地損害肝臟,最終導致癌症。超過60%的肝癌病例是因為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晚期檢測和治療。這些癌症病例中有三分之二由B肝引起,三分之一由C肝造成。

終止對病毒性肝炎的無知和忽視,及時正視病狀並積極進行相關的檢測對於肝病患者極為重要。楊潔教授及其團隊研究出的這些新型物質及技術無疑能幫助很多肝病患者及早發現肝病,及早治療,極具社會意義。

美國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Regents』 Professor

M.S.,Chemistry Department, Xiangtan University, Hunan, P.R. China

1992, Ph.D.,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1992-1993 Research Fellow, Syntex Discovery Research1993-1995 OCMS Research Fellow, University of Oxford, UK1995-1996 Harford Research Fellow of MB&B, Yale University

榮譽

1、2013年喬治亞州立大學傑出大學教授

2、2011年喬治亞州立大學校友傑出教授獎

3、2004-2005年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東南部新興疾病與生物防禦研究中心(SERCEB)授予醫學研究獎

4、2003年喬治亞州立大學傑出教師成就獎

5、2003年 McNair 少數族裔本科研究計劃做出的傑出貢獻表彰

6、2001年喬治亞州立大學藝術與科學傑出青年學者獎

7、1996年Donahue 基金會研究獎

8、1995年–1996年哈佛研究獎(Hartford Research Award)

9、1993年–1995年牛津分子科學中心獎學金

【湘潭大學新媒體中心】

編輯 / 易曉麗

責編 / 丁德鳳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校友黃俊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發布了新當選院士名單,西安交大校友黃俊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該頭銜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
  • 美國最新發布!南開大學校友當選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東部時間12月8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今年共有175位學術發明人當選,其中有20位華人學者當選,南開大學校友程建軍便是其中之一。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已擁有美國授權專利超過4700項,涵蓋了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工程,材料科學和物理學等領域。
  • 厲害了!燕山大學田永君教授 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11月2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61人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燕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田永君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田永君教授執著於超硬材料研究。他創造性地建立了共價晶體硬度的微觀模型,解決了「硬度定量預測」這個學術界的公認難題,實現了超硬材料設計的定量化,該研究結果得到美國科學院院士等國內外同行的高度評價,並被100多個國際研究機構廣泛使用。設計出一系列超硬晶體,部分已被實驗合成。研究成果獲得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 西安交大校友陳掌星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9月8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 of Canada)正式公布,西安交大校友、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終身教授陳掌星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陳掌星,198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後到美國普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同濟大學兩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兩校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http://www.huaue.com  2015年12月10日  來源:同濟大學
  • 國內高校3位校友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SC,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宣布已評選出今年的新增院士。其中有四位華人當選,分別是張大鵬、陳掌星、蔣敬、王睿。其中張大鵬是北京大學校友;陳掌星是南昌大學校友;王睿是濰坊醫學院77級校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龍騰校友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人民網莫斯科11月27日電,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官方網站公布了新當選外籍院士人員名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龍騰(8406)校友當選「信息系統、計算與電子工程、通信與電信」學部外籍院士。圖丨龍騰龍騰教授主要從事新體制雷達與實時信息處理領域的研究工作。
  • 上海交通大學俞皓校友當選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校友俞皓教授當選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據悉,俞皓校友是目前新加坡國家科學院45位院士中唯一一位植物學家。俞皓教授,現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系系主任,國立大學教務長首席教授,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研究院董事會董事及淡馬錫資深研究員。
  • 祝賀: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3名教授入選國家傑青!
    武漢大學6位校友當選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日前公布了2019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其中,武漢大學校友董晨、毛明、張躍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友舒印彪、陳軍、王橋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獲得美國免疫學家協會BD Bioscience研究者獎,2011年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2019年先後獲得國際細胞因子與幹擾素協會「BioLegend-William. E. Paul細胞因子傑出研究獎」 和吳階平基金會醫藥創新獎等。
  • 蘭州大學校友邱家穩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終身院士
    10月27日,國際宇航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選舉結果,蘭州大學1979級校友、曾任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邱家穩研究員當選工程學部終身院士。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1項。03榮譽稱號2004年入選國家人事部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當選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3月27日,喬治亞國家科學院頒發外籍院士證書暨山東理工大學—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理工大學舉行。據悉,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當選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會上,喬治亞國家科學院院長格奧爾基為山東理工大學校長張鐵柱教授和校長特別助理、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院長蘭玉彬教授頒發了喬治亞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證書,雙方共同籤署了合作協議,聯合成立了絲路研究院,由此邁出「一帶一路」合作發展新步伐。
  • 物理學院校友莊巍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物理學院校友莊巍當選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12-0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醫77級校友王睿教授當選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important}濰醫77級校友、加拿大醫學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約克大學理學院院長王睿教授當選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據悉,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現有約1000名,包括了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科學家。皇家科學院院士每年評選一次,每次不超過30位。
  • 5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王辰當選外籍院士!
    2020年10月19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梁錦榮、李飛飛、劉汝謙、送紅軍、莊小威當選,王辰院士當選外籍院士。祝賀他們!
  • 18位華人學者當選2020年美國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NAI)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共174名學者當選,其中含華人學者18位。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成立於2000年,是由美國及國際大學、政府及非牟利研究機構組成的非牟利會員組織,擁有超過4000名個人發明家會員。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NAI Fellow)是美國授予學術創新發明家的最高榮譽。
  • 6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3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新增選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6名華人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6名華人科學家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神經生物學系教授丹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學系教授傅嫈惠、布朗大學工程學院教授高華健、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系教授林海帆、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教授張鋒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文小剛。
  • 7位華人當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院士
    點擊查看 2018年10月16日,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Medicine,NAM)公布了2018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包括75名正式成員和10名國際成員。其中,柴洋、傅嫈惠、廖敏妃、林希虹、王曉斌、遊景威、梁卓偉等七位華人學者入圍。
  • 濰坊醫學院77級校友王睿教授當選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濰坊醫學院77級校友、加拿大醫學科學院院士、加拿大約克大學理學院院長王睿教授當選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據悉,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現有約1000名,包括了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科學家。皇家科學院院士每年評選一次,每次不超過30位。
  • 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當選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17日從南京農業大學獲悉,國際食品科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AFoST) 近日公布院士增選結果,南京農業大學周光宏教授當選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IAFoST Fellow)。  國際食品科學院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
  • 大連理工大學校友當選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
    日前,挪威技術科學院(Norges Tekniske Vitenskapsakademi)發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大連理工大學2002屆校友付世曉當選。付世曉,1976年出生,1999年於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畢業,2002年獲大連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師從趙德有教授,進行船體振動與聲輻射特性的研究。現為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挪威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