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和老公帶著兒子去吃了他最愛吃的大餐,幾口甜甜的冰激凌下肚,兒子揚著稚氣的小臉問:「媽媽,你為什麼帶我來吃好吃的?」
我告訴他說因為明天是「六一」兒童節,是所有孩子的歡樂節日,因為爸爸媽媽明天要上班,所以今晚就帶著他來吃完好吃的再去痛痛快快地玩一圈,跟爸爸媽媽一起過一個愉快的兒童節。
兒子聽完眨巴著小眼睛繼續吃,似懂非懂的樣子甚是可愛,但是明顯能看出來他很開心。
兒子是去年9月份新入園的幼兒,本來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應該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學校度過,但是由於疫情原因沒辦法回到學校,所以除了參加老師在線上主持的「雲端兒童節」之外,我和老公儘可能地讓兒子感受到節日的儀式感,希望他開心地度過。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在年初起,就徹底打斷了人們的生活計劃。
長達五個多月的時間裡,幼兒園不得不按下暫停鍵,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活潑可愛的孩子們也不得不宅在家,暫時離開親愛的老師和同學,放棄戶外活動。
時間飛快,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只是這個節日成了特殊的「口罩兒童節」。
但無論怎樣特殊,我們都無法阻擋童真的魅力。因為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最純潔無瑕的象徵,更是朝氣蓬勃的一代。
那麼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該如何陪孩子過好兒童節?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
給孩子講講節日的歷史,在長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節日的儀式感。
舊時的兒童節是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而設定的節日。
我國舊時的兒童節,也是在硝煙中誕生的,不過那時的兒童節是4月4日。
那時的兒童節,不是唱歌跳舞,而是操練比賽。有老兒童團員回憶說,到了兒童節這一天,縣裡、區裡都要組織活動開大會,看誰歌唱的好,操練的整齊,得了優勝就有獎品,獎品一般是鉛筆等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正式定每年6月1日為兒童節。在這一天,學校一般都會組織相關集體活動,並給學生們統一著裝。慶祝的方式是集體文藝匯演或者組織出外遊玩、吃大餐。
我國地區眾多,各地慶祝兒童節的方式也千差萬別,但無論形式如何多樣,都傳遞著同一個初衷:
兒童節的設定,在於保護兒童的合法權益,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只有「關注兒童的關注,糾結兒童的糾結」,用切實的舉措改善城鄉兒童的生存生態,讓他們的生活更有品質、對未來更有希望和信心,為兒童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現在生活節奏快,家長們普遍都很忙,幾乎在周末都很難抽出時間來陪孩子玩。但是孩子們需要父母的關愛,並且兒童節每年也只有一個,如果能放下所有事情,陪孩子過好屬於自己的一天,想必會成為孩子童年回憶錄裡一篇美好的日記。
家長們不妨試試這樣做:
➀ 問一問孩子,想怎樣過好屬於自己的節日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小孩不小歌》中這樣寫道:
人人都說孩子小,誰知他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孩子小,便比小孩還要小!
心理專家也認為,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活動。所以,家長不妨徵求下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使孩子得到快樂的同時,也有被尊重的感覺。
➁ 與孩子互換角色,讓孩子噹噹家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互換活動,孩子來當家長,父母來當孩子。這一天的生活,包括吃什麼,穿什麼,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安排什麼樣的活動,統統都由孩子來安排,雖然過程會有些混亂,但能得到的好處會很多。
因為通過角色互換,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同時父母們也可以通過孩子的言談舉止反思自己平時的行為,緩解跟孩子的親子關係。
➂ 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遊戲
沒有小朋友的陪伴,父母便是孩子最大的心裡靠山。
抽時間和孩子一起盡情地玩耍,讓孩子體會到在父母心裡自己始終是第一位的。在玩耍的過程中,家長們要愉快地對待而不是應付,讓孩子明白家長們是願意和他們一起玩的。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已成為所有教育人的共識。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孩子們的遊戲首先要具備趣味性這個特點,不然的話一些需要深度動腦或者孩子不感興趣的遊戲,即使設置了也沒有什麼大的功效。
而且超級長的宅家時光,也讓每個小朋友都成了能量無處釋放的「能量怪物」。
積木、繪畫、電視、手機、IPad......這些凡是能想到的哄娃招數,家長們也是使出渾身解數試了個遍,初試有效,奈何新鮮勁過後,這些疲憊的方式再也不能入了能量怪物的法眼,漸漸感到枯燥乏味。
面對扔的滿地的玩具和積木,這些「新項目」超級值得一試:
➊ 蜘蛛網
家長們可以利用膠帶的粘性在室內門框之間構築一個「蜘蛛網」,再將廢棄的報紙團成紙團或者疊成紙飛機等,在規定的距離內扔向「蜘蛛網」,最終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個「紙蒼蠅」被網住呢?
➋ 氣球排球
室內氣球排球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了增減孩子對遊戲的趣味性,可以考慮攻守雙方平躺地板,用雙腳來接球和傳球,也可以不用手,只用頭頂球方式,當然,這需要家長和孩子們極好的身體平衡感。
➌ 噴氣氣球火箭
找出若干個彩色氣球,分別在上面寫上標籤如「飛行巨星號」、「超級飛俠」或者孩子喜歡的動漫名稱等,利用氣球在釋放氣體時所產生的的衝力來指導小朋友玩這個遊戲。
最後PK看誰的氣球火箭飛得更遠。
➍ 交通信號燈
利用家裡的廢舊紙殼做好如圖信號指示燈,就可以玩紅燈、黃燈、綠燈交替亮起的遊戲了。
製作信號燈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一起參與,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還增強了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識。
➎ 掌柜小商店
買賣東西一向是孩子樂此不疲的遊戲活動。
家長可以協助孩子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建立起一個小商店,並裝飾自己的店面,將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擺出來進行「買賣」。
讓孩子在體驗小掌柜的過程中,趁機鍛鍊鍛鍊他們的反應能力和加減算數能力。
➏ 室內相撲
特別適合家裡有兩個寶寶的遊戲。
可以讓孩子穿上爸爸的大T恤,前胸和後背各塞一個靠墊,然後找個非常柔軟的場地,比如地毯,泡沫墊上,進行相撲比賽,家長在一旁計時並做裁判。
➐ 牛奶罐傳球
準備兩個塑料牛奶罐,把底部減掉,邊緣部分用膠帶粘住以防劃傷手。簡易的傳球罐就做好了,這個遊戲非常適合學齡前兒童。
➑ 洗衣籃滾球
用紙皮箱做成如圖樣式的「軌道」,在軌道前方成豎線放置幾個洗衣籃。家長和孩子們可以站在「軌道」和洗衣籃後,沿著「軌道」向上投球,讓球從「軌道」的最高點飛起,落在洗衣籃內,球落在越遠的洗衣籃裡,得分越高。
除以上幾種遊戲之外,家長們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買禮物,在購買禮物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在與家長的商討中體驗家長的用意和用心。
深情不及相伴,厚愛無需多言。
孩子的世界單純又真實,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深情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在這個特殊的屬於孩子的節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今天一定要抽時間接受這份遊戲大禮包,陪孩子玩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