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是一種詛咒!

2021-02-15 靈性覺醒中國夢

一位做電視企劃與採訪的年輕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倒。因與家人同住,所以他媽媽常會擔心,常念他:要記得吃飯,別太晚睡,開車要小心等等,這樣的嘮叨每天反覆好幾次,他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只是有時他也會覺得不耐煩,一見到母親就想逃,免得聽她囉嗦半天。

有一次年輕人赴花蓮採訪證嚴法師,聽到證嚴法師說一句話,他覺得很有道理。

她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師父又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的孩子。」

年輕人聽到這樣的話十分興奮,一回到家馬上轉述證嚴法師的話給他媽媽聽。他說,從此以後,他母親就很少再對他嘮叨了,他看到母親也不會再躲,反而在下班之餘,會找母親聊聊天,他覺得現在他跟母親像朋友一般自在。

媽媽常常是一家的靈魂人物,她掌握了一個家的家庭氣氛,我相信:如果沒一個快樂的媽媽,就很難有一個快樂的家庭。

然而,大多數的媽媽都過份地擔憂子女:課業,工作,婚姻,健康---幾乎無所不擔心,你想這樣的媽媽會快樂嗎?用「吸引力法則」的說法,就是的「心想事成」。

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會如你所相信的去「實現」你相信的。

一個媽媽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對他自己的生活困境與難題,那麼這個相信就是一個「祝福」,而她的孩子也會因著這樣的祝福而蒙福的。

相反的,如果一個母親老是「覺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會照顧自己,一定會吃虧上當的,那麼這個「擔心」很可能就成了「詛咒」,以後你的孩子果然就會如你之前所擔心的那樣,老是出狀況令你擔心。

你的願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

從今天起,我們當要當心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你對孩子:是擔心多?還是祝福多呢?真的,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其實對於我們所關心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情人、恩人、師長、同學、同事等,也都要給予全然的祝福,這樣,不用因擔心掛念而讓自己睡不著,就是雙贏囉!因為,「心想事成」,我們的祝福一定會實現的,從現在起,把擔心丟掉,讓祝福常在,祝大家,幸福美滿。

「擔心是一種詛咒!」這句話是我從寂靜法師的博客裡看到的。

看到這句話時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仔細去思考這前後邏輯,不難理解這話是多麼精闢啊!原來,擔心是一種詛咒!原來,好好的人因為擔心反而變得不正常,好好的事因為擔心就變成了擔心的結果。境由心造,真實不虛啊!


14位大哲學家對生命的點撥: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

1、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2、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快樂的豬,一種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樂的豬。

3、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

1、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2、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3、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劇,是成人害怕光明。

亞里斯多德

(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臘哲學家)

1、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

2、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然後你會發現,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3、幸福是把靈魂安放在最適當的位置。

約翰·洛克

(1632.8.29~1704.10.28,英國哲學家)

1、你擔心什麼,什麼就控制你。

2、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不要一下子學很多的東西。

大衛·休謨

(1711.4.26~1776.8.25,英國哲學家)

1、恨也罷,愛也罷,思想、感覺、觀察也罷,無非都是在領悟。

2、當我們專注地研究人類生活的空虛,並考慮榮華富貴空幻無常時,也許我們正在阿諛逢迎自己懶惰的天性。

盧梭

(1712.6.28~1778.7.2,法國哲學家)

1、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寧靜,既不懷戀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2、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

3、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中

康德

(1724.4.22~1804.2.12,德國哲學家)

1、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2、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標準;另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3、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黑格爾

(1770.8.27~1831.11.14,德國哲學家)

1、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2、只有那些躺在坑裡從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會再掉進坑裡。

3、存在即合理。

叔本華

(1788.2.22~1860.9.21,德國哲學家)

1、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誰要是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2、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3、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4、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尼採

(1844.10.15~1900.8.25,德國哲學家)

1、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2、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3、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4、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海德格爾

(1889.9.26~1976.5.26,德國哲學家)

1、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

2、一朵花的美麗在於它曾經凋謝過。

3、人當詩意地棲居。

弗洛伊德

(1856.5.6~1939.9.23,奧地利心理學家)

1、沒有所謂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認真的成分。

2、精神健康的人,總是努力的工作及愛人,只要能做到這兩件事,其它的事就沒有什麼困難。

3、寧肯聽任自己失望,也絕不亂存奢望。

薩特

(1905.6~1980.4,法國哲學家、作家)

1、如果你獨處時感到寂寞,這說明你沒有和你自己成為好朋友。

2、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

3、生活在沒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沒有內容的;它的價值恰恰就是你選擇的那種意義。

維根斯坦

(1889.4.26~1951.4.29,英國哲學家)

1、一個人懂得太多就會發現,要不撒謊很難。

2、不要玩弄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東西。

3、對不可言說之物,保持沉默。

相關焦點

  • 過度擔心等於詛咒
    你的過度擔心等於詛咒,你是不是這樣經常催促孩子。說好玩手機就完十分鐘,你看現在都一個小時了,馬上就7:00了還不出發,馬上就要遲到了,你看你這點作業做了兩個小時,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其實啊,像這樣的衝突並不會改變孩子的習慣,因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叫做對親人過度擔心等於詛咒
  • 《和平精英》rmb玩家最怕的一種詛咒,名字叫「遊蕩者」!
    rmb玩家最怕的一種詛咒 答:rmb玩家最怕一種詛咒,它的名字叫「遊蕩者」。上圖所示,一位吃雞玩家掉進了遊蕩者的老巢,物資分解圖讓人哭笑不得。18個灰色遊蕩者,17個青綠遊蕩者,20個黑白遊蕩者,這就是來自遊蕩者的詛咒。除了遊蕩者的詛咒之外,和平精英遊戲中還有一種詛咒叫羽絨服的詛咒,也是rmb玩家的剋星。
  • 《我的世界》如何解除綁定詛咒 綁定詛咒解除方法
    導 讀 我的世界怎麼解除綁定詛咒?
  • 「詛咒」為何有時會靈驗?「詛咒」存在嗎?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古代的詛咒是真實存在的嗎?或與磁場有關,心理學家給出解釋!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電影,在其中,有人會對別人當下種下詛咒。詛咒之力非常的神奇,人們認為詛咒通常是一種讓別人發生不幸的預言或是願望等等。就像是一種超能力,這些常常與魔法與巫術接連在一起。或許一直以來,人們都非常相信,詛咒是真的會靈驗的,要不這一方式也不會從古至今都會被人類所信奉,但是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們開始逐漸地認識到,其實這是一種特別無知,迷信的行為。那麼為什麼有時候詛咒會靈驗呢?
  • Interesting Times:中文有這樣詛咒別人的話嗎?
    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被稱為Chinese Curse:在中國用來詛咒別人的話。外國人認為,這句話起源於中國古代,是從中文翻譯成英文的,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壓根沒聽說過這句諺語。
  • 知識詛咒
    避免在做判斷時陷入知識詛咒當中。知識詛咒,你掌握了一種知識,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沒有掌握這種知識的人,他們是怎麼想的。溝通方面人們會陷入這種知識詛咒中,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兩人的溝通不在一個頻段,導致溝通不下去。例如我已擁有某個領域的知識架構,如果我和別人溝通的時候就會感覺我講的這些東西你都懂。
  • 鬼吹燈怒晴湘西詛咒是什麼意思?雮塵珠真的能夠解除詛咒嗎?
    電視劇《鬼吹燈》系列中提到過一種詛咒,凡是接觸過鬼洞的人,身上都會出現一種眼球狀的紅色斑塊,終生無法消除,斑塊出現後四十歲左右就會發病,沒人能躲過這種詛咒,中了詛咒的人都在找雮塵珠,那麼詛咒和雮塵珠什麼關係?雮塵珠早就失蹤了,無數人傾盡一生都沒打聽到雮塵珠的下落。
  • 清朝亡於詛咒?葉赫那拉氏的詛咒是什麼?
    民間流傳著這麼個說法,清朝的滅亡是由於葉赫那拉氏的詛咒。雖然聽起來是個天方夜譚,清朝的滅亡自是其歷史固有的原因,不過還是會好奇,這個詛咒到底是什麼?還有傳言說,清朝皇室為了破除詛咒立下了葉赫那拉氏一律不準進後宮的祖訓,避免詛咒實現,朝代滅亡。不過,清朝光姓葉赫那拉的皇后就有三個(清太祖孝慈高皇后、鹹豐帝的慈禧皇后和光緒帝的隆裕皇后),所以這個傳言不攻自破。但在清朝的滅亡過程中,葉赫那拉氏的兩個女人確實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詛咒的暗殺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JOJO人物誌:詛咒的迪波
    今天的主角是JoJo第三部《星辰遠徵軍》的反派之一詛咒的迪波替身:黑檀木惡魔替身數據:破壞力:D, 速度:D, 射程:A, 持續力:B,精密性:D,成長性:B。代表受詛咒捉弄,惡化的精神狀態和不詳的墜落之路。
  • 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理論」,為什麼投資中也有「贏家詛咒」?
    「贏家詛咒」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現象,它也是真正存在的結果:有經濟學家計算了1954-1969年間墨西哥灣1223份原油開採租約拍賣的稅前回報率,發現這些公司的平均現值損失約為每份租約192128美元,其中僅有22%的租約是盈利的,16%的租約不盈利,62%的租約更是一無所獲。
  • 《華夏人生》詛咒機制是什麼 詛咒機制規則詳解
    導 讀 在華夏人生手遊中詛咒機制有什麼用呢?詛咒機制在遊戲中還是很重要,也許不小心說錯了,名字就會被詛咒,那麼這個詛咒的具體作用是什麼呢?
  •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迷宮你也許聽過「知識的詛咒」,說的是你一旦掌握了一種知識之後,你就很難理解,那些沒有掌握的人,他們是怎麼思考這種知識的?這就是我們說的「知識的詛咒」。我們學知識,就像是渡過一條河流。那些已經渡過河的人,他們感覺這很容易。可是搞不明白那些還沒渡過去的人,怎麼老是想著,渡河很困難,稍不留神就出事呢。很多人,比較厭煩那些「不說人話的專家」,老是使用專業名詞,故意把大家繞暈。一個簡單的事情,非要說得很「正式」。那這些「專家」,難道真的不知道自己說的,「不是人話嗎?」
  • 不要讓孩子被聰明詛咒
    害怕嘗試新挑戰,擔心挑戰失敗,顯得自己非常愚蠢。甚至覺得最好不要努力學習,不然別人覺得他其實沒有那麼聰明。父母對孩子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成就。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孩子不喜歡被表揚嗎?大人都喜歡被表揚,更何況孩子呢。他們尤其喜歡別人表揚自己的智力和天賦。
  • 在「詛咒敏感期」中感受語言的力量 | 感統科普
    亮亮媽媽覺得孩子這樣「暴力」沒面子,另外也擔心孩子變壞,會成為別人討厭的人,為這事媽媽特別苦惱。同樣,我們鄰居家也有一個小女孩,她的媽媽說,近段時間她家妞妞也變得沒有禮貌了,在和小朋友一起玩兒時,時不時的嘴巴裡邊突然就會蹦出「打死你」、「笨蛋」、「臭XX」之類的語言。
  • 血源詛咒
    PlayStation官方慶賀《血源》五周年 粉絲苦求續作上PS5 FromSoftware的PS4獨佔大作《血源詛咒》於2015年3月24日正式發售,而Playstation官方推特英文號也於當地時間24
  • 《長安幻世繪》詛咒娃娃怎麼樣 詛咒娃娃攻略
    導 讀 在長安幻世繪遊戲中,詛咒娃娃是陰系妖靈,受到近身攻擊時,對攻擊者及相鄰敵方造成300點傷害,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長安幻世繪詛咒娃娃攻略
  • 復仇者聯盟3滅霸獨白:鋼鐵俠,你不是唯一被知識詛咒的人
    而託尼不同於滅霸的是,他製造奧創的本意是保護人類,用超級智慧做出了一套保護系統,應對即將到來的宇宙威脅,而始作俑者的滅霸在見到斯塔克後,自然知道斯塔克看到過那一個場景,所以他對才說斯塔克說出了:「知識的詛咒。」這句話。這就是第一種斯塔克知識詛咒的概念。
  • 法老詛咒「圖坦卡蒙的秘密」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 懷特在圖坦卡蒙墓中發現了幾處圖坦卡蒙的詛咒銘文,有一處寫道:"誰擾亂了法老的安眠,死神將張開翅膀降臨他的頭上。",還有一處寫著:"任何懷有不純之心進這墳墓的,我要像扼一隻鳥兒一樣扼住他的脖子。"。
  • 心理學家:父母太愛孩子,是對孩子的一種「詛咒」
    就這樣李俊總覺得家裡的媽媽過得不好,從潛意識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知道自己的媽媽給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而她自己卻在「遭罪」,過得很不好,那麼孩子就會向媽媽認同,即他總會擔心媽媽,於是就會把自己過得不好一些,才算對得起媽媽。所以這種情況下的孩子,是很難走得輕鬆,很難走得遠遠的。
  • 《被詛咒的孩子》不是羅琳寫的,但哈利·波特迷不在乎
    7月30日,哈利·波特的「第八本故事」、舞臺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在倫敦皇家劇院正式上演。到了午夜時分,粉絲們在歡呼中迎來了羅琳與哈利·波特的生日,也迎來了英文版劇本《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下文簡稱《被詛咒的孩子》)的全球發售!英國《衛報》稱這是「2016年讀者最期待的時刻」,美國《紐約時報》形容劇本是「這個夏天最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