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點,人不是猴子進化而來。
頭髮的演化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一直沒有定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人類身上大部分的毛髮退化了,留下的幾個部位的毛髮也都有各自的作用,譬如:頭髮具有調節人體體溫的作用
人的頭髮不是一直生長的,一般生長到0.5米就停止,有些特型的一生不剪頭髮能長5米,也就是僅此而已。頭髮能保暖,人類的大腦需要在冬季保溫
很多農民都有後背被太陽曬出大片水泡的經歷,勤勞勇敢的人們在田間勞作時往往會忘記遮陽,其實薄薄一層衣物都足以擋住大部分紫外線。阿拉伯人作出了示範,他們在酷熱的沙漠中穿著肥大的白色長袍,長袍質地厚薄適中,空氣在長袍下可以自由流動,既有效抵擋暴曬又能迅速帶走汗水,從而免受陽光的傷害。
問題是早期人類沒有寬大的長袍,也沒有遮陽傘,可他們卻脫去了濃密的體毛,非洲的太陽又遠比亞洲強烈,在太陽下奔跑時到底該用什麼來對付毒辣的紫外線呢?
答案就是頭髮,一頭蓬鬆捲曲的黑髮就是一把天然的隨身小陽傘,而且不需要拿手撐著。
人類的頭髮是所有哺乳動物中最為古怪的,在沒有理髮師的時代會不斷長長,蓬鬆的長髮在當時並不是為了帥氣,而是為了保護太陽底下最重要的器官——大腦。濃密而捲曲的長髮把陽光的損害降到了最低,更且因為人的身體與陽光平行,高高在上的頭髮不僅僅保護了大腦,還順便罩住了身體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皮膚免受紫外線照射。
這解釋了其他動物為什麼沒有長發,它們四肢著地,身體與陽光垂直,橫陳的肉體將徹底暴露在陽光之下,就算有頭髮作用也很有限,它們的最佳方案是在陰涼處呆著而不是冒險在陽光下狂奔。另一方面,如果像貓和狗這樣的四蹄動物都長髮披肩,可想而知情況會有多糟,它們會時常踩住自己下垂的秀髮而寸步難行。在人工培養的環境下,寵物狗就會出現頭髮過長的情況,主人不得不定期為它們理髮。如果人類消失,所有長發狗都將隨之消失。
現代社會還有一個典型現象,女人大多留著飄逸的長髮,而男人則傾向於把頭髮剪短,這在世界各地都呈現驚人的一致性,其中又隱藏著什麼科學邏輯呢?
進化論學者起初沒有把女人的長髮當回事,但當他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時,卻很難找到滿意的答案,遠古時期沒有理髮的概念,男人和女人應該留著同樣的長髮,中國男人直到清朝才開始剃頭,民國以後才流行短髮,而女人的長髮卻一直留著,這種現象背後必然有著某種重要因素在起作用。雖然有人說長發方便嬰兒抓住母親,不容易在行走中被無意丟棄,但大街上沒幾個嬰兒是靠抓住頭髮和母親保持聯繫的,那是黑猩猩幼仔幹的事情,人類嬰兒的行為能力遠在黑猩猩之下,他們只能依靠母親抱著。
僅從行為角度考慮,可能是男人剃去長發更為方便省事,而女人則選擇留下長發,不是她們不怕費事,而是需要用長發與男人保持明顯的差異——男女是兩種不同的性別,必須在某些方面保持區別,否則就有被認錯的危險。頭髮當然是非常明顯的區別信號。當剪刀出現時,男女都面臨著去留的抉擇,到底是男人把頭髮剃短呢還是女人把頭髮留長?結果男人勝利了,女人留長髮可能是博弈失敗造成的。
然而這種觀點有太多思辨的成份,而很少找出進化依據,我們可能會更喜歡下面的說法,即長發可以做出各種髮型,多變的髮型又可以給男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似乎面對的是不同的女人,這正符合了男人的黑暗心理。為了製造更加複雜的多變性,女人還會把頭髮染成各種顏色,甚至戴上假髮,她們似乎在努力把自己不停地從一個女人變成另一個女人,並以此讓男人神魂顛倒流連忘返。
女人留長髮還有另一個好處,可以把臉襯託得更小,膚色顯得更白,看起來也更年輕,把長長的頭髮用心梳理保養好也是勤勞的象徵,同時作為營養充足身體健康的標誌。我們喜歡女人一頭烏黑的長髮其實是喜歡她們健康的身體。從這種意義上說,滿頭秀髮也是一種重要的性信號。
進化論中所謂的性信號,並不是使眼色想要上床的意思,而是向異性提供的一種特別暗示,表明自己身體健康營養充足可以生下很多健康的後代。暗示的方法多種多樣,導致性信號內容也是花樣繁多,我們的身體幾乎全副武裝掛滿了性信號,只是平時沒有在意罷了。
濃密的頭髮足以向異性表明自己正處在宜於生殖的青春期。老年人則無此需要,他們自知江河落日,就算再折騰,只怕也難覓芳心,更何況他們的頭髮稀稀落落,早已失去了折騰的價值,連虛假廣告都做不起來。和尚與尼姑亦然,他們更加絕決,以剃光頭表明了徹底根除性信號的決心,無意再向異性發出任何暗示,以此表明他們真心出家。
正因為頭髮如此重要,少男少女無不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折騰髮型,努力使那裡看起來更加明亮光鮮,無外乎是想通過此類手法宣傳自己的性信號,而兒童則完全沒有這種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