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現搶孩子團夥? 微信圈為博人眼球,不要輕信謠言啦!

2021-02-18 齊河交警

最近朋友圈裡瘋傳一個視頻,標題幾乎都提到了「齊魯臺已證實」、「山東出現搶孩子團夥」等相關字眼,大家看了不禁產生驚慌之感,視頻如下:


這則視頻上傳到騰訊網的時間是「2015-5-28 8:47,騰訊網的標題是《鄆城小學女生險被陌生人男子搶走》大約從6月14日開始在濰坊人的朋友圈裡開始瘋轉

其實,該案發生在5月26日下午,鄆城縣楊莊集鎮袁屯村9歲女孩曹某在上學路上險些被一輛麵包車強行拉走。經過連日偵查,5月30日中午,鄆城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楊某抓獲,隨後警方帶著楊某來到事發地,指認了現場。騰訊網上的視頻更新於2015-06-01 10:58,標題是《山東男子當街搶孩子引恐慌 被抓後稱為證明自己》而案件告破時間是5月30日中午,距在朋友圈中大面積轉發大約半個月的時間。

半個月的時間足夠我們完整的了解事實真相,所以大家在關注類似新聞的時候一定要儘量保持理性,儘可能核實信息後再進行轉發,或者在轉發的同時對相關信息進行必要的說明,不要為大家帶來不必要的恐慌,更不要為了引起關注而起一些博人眼球的標題。

散布謠言會有怎樣的懲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因此,如果散布謠言,公安機關就會依據上述規定對行為人進行處罰,派出所會依據規定,用傳喚證對行為人進行傳喚、查證、處罰。


當然,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朋友,孩子的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不能因為此次案件不是所謂的「搶孩子團夥」作案而放鬆警惕。

(來源:齊河公安)

點讚!

相關焦點

  • 高考倒計時兩天,教育部最新提示,這四類謠言千萬不要輕信上當
    文:大學老班長高考倒計時兩天,教育部最新提示,這四類謠言千萬不要輕信上當高考,一場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倒計時兩天,你準備好了嗎。不要相信押題總有些學生喜歡投機取巧,認為錢可以弄來押題,那麼不好意思你就是騙子詐騙的對象。去年在山東就有上當的,一個人偽裝成某知名輔導機構負責人,一份高考押題試卷標榜數萬元,其實呢是從書店和網上買來的普通試卷,恰恰是利用了家長和孩子急於提高成績的僥倖心理。
  • 搶孩子謠言頻發 警方總結「謠言通用模版」
    、母親為保護孩子被捅了一刀、房山千餘外地人搶小孩摘器官、朝陽小區內叫賣小販專門偷小孩……近期,有關北京各區縣小孩被偷、被搶的消息屢屢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6月16日上午,一則「望京宜家搶孩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裡被眾多網友刷屏,最終又被警方證實是一起烏龍事件。  針對近期「搶孩子」謠言頻發,北京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發布「搶孩子謠言通用模版」:「近日,小區/學校有人冒充賣冰棍、修理工、護士/偷搶孩子。 他們開著一輛xx車,車牌號為xxxx。已經得到110證實,這群『犯罪嫌疑人』已被通緝。
  • 【謠言粉碎機】北京出現搶孩子團夥?當街搶孩子沒人管?真相是……
    11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11月2日晚間,有網民在微信群中發布信息,稱「11月1日下午,其在自家小區附近遭遇搶孩子團夥,在阻止對方過程中,自己肩部受傷,所幸孩子未被搶走,警方已介入調查。」因警方近期未接報相關警情,後經工作找到發帖人胡某
  • 北京出現搶孩子團夥?當街搶孩子沒人管?
    造謠者胡某(女,40歲)承認相關信息系其編造,沒有孩子被搶情況。目前,胡某已被行政拘留。11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11月2日晚間,有網民在微信群中發布信息,稱「11月1日下午,其在自家小區附近遭遇搶孩子團夥,在阻止對方過程中,自己肩部受傷,所幸孩子未被搶走,警方已介入調查。」後該內容在多個微信群中傳播,部分網民向警方求證事件真偽。
  • 關於輔食的謠言,寶媽們不要輕信,別早早餵孩子「大人飯」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北京出現搶孩子團夥?當街搶孩子沒人管?
    造謠者胡某(女,40歲)承認相關信息系其編造,沒有孩子被搶情況11月4日,北京市公安局發布通報稱:11月2日晚間,有網民在微信群中發布信息,稱「11月1日下午,其在自家小區附近遭遇搶孩子團夥,在阻止對方過程中,自己肩部受傷,所幸孩子未被搶走,警方已介入調查。」後該內容在多個微信群中傳播,部分網民向警方求證事件真偽。
  • 為博人眼球,唐山一男子故意把核酸報告改為陽性被行政處罰
    但有一些人為博眼球,惡意篡改核酸檢測結果,在網絡上發布不實信息,甚至製造傳播謠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近日,豐南區公安局接上級公安機關派發線索,有人在社交軟體中散布謠言「我在豐南區中醫院做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經查,該內容系陳某(男,豐南區人)為找工作需要,在豐南區中醫院進行了核酸檢測,呈陰性。
  • 鄭州警方通報「男子街頭爬行」視頻:系虐待遊戲團夥為博眼球歪曲事實欲求賠償
    經調查,李某(男,26歲,河南虞城人)、孟某(男,27歲,河北平泉人)、王某(女,23歲,安徽宿州人)、趙某(女,19歲,河南南陽人)、胡某(女,24歲,廣東連州人),於2020年10月份共謀成立「X工作室」,通過網上聯繫預約客戶,開展虐待遊戲業務,提供各種定製服務。同時,在網上售賣定製虐待遊戲視頻,非法謀取經濟利益。
  • 懷孕後,不要輕信謠言,這5種不可以都是假的!
    文丨悠悠懷孕後,孕媽要承受身體上的不適,精神上的壓力,還要抵抗各種孕期謠言,真的是很不容易。下面這5種孕期謠言,很常見,很多孕媽都輕信了,看看有你嗎?1、這些飲食「禁忌」,假的!不過孕媽在使用時要有好習慣,時間不要太久,注意休息,愛護眼睛,更不要因貪戀電視或手機而熬夜。
  • 孕婦為博人眼球,孕期直播喝啤酒,網友:胎兒未出生就已經醉了
    導讀:孕婦為博人眼球,孕期直播喝啤酒,網友:胎兒未出生就已經醉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孕婦為博人眼球,孕期直播喝啤酒,網友:胎兒未出生就已經醉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網絡熱詞頻現大學迎新辭 博人眼球而寓意深刻
    一位來自蒼南的家長說,每條標語初一看吸引人,細細品味又寓意深刻。   其實,學院以前也構思出一些很「文藝範」的橫幅。比如去年的「學弟,大學是人生驛站,不加油,西風嘆瘦馬;學妹,大學是夢想之巔,不追尋,歲月損黃花」。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今年共有大一新生2800多人,基本上是95後。   「開學第一天就要告訴學生,大學4年怎麼過。」
  • 泰安人賀慣「登」泰山被拒,家鄉記者爆料博眼球?
    或許是聽聞山東魯能泰山保住了「山東泰山」名字,與上海上港還有一年合同就將到期的山東泰安籍球員賀慣動了回家鄉踢球的念頭,據泰山晚報記者爆料,賀慣曾向山東泰山毛遂自薦,結果沒有被對方看上。這真是泰安人想「登」泰山卻遭拒。
  • 「滅門案」刷爆朋友圈,女主播為博眼球造謠,被拘留10天
    前不久家住貴陽的劉女士正在家裡刷微信朋友圈,突然蹦出了一條讓她十分震驚的消息,這條消息內容是,貴陽市花果園中央商務區一家四口慘死家中,各位注意了,不要隨便帶人回家。貴陽市花果園中央商務區是貴陽市乃至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居民小區,位於貴陽的核心區域,有60萬人居住,這麼核心而且繁華的地方出了滅門案,這是真的嗎?
  • 微博發言不能只為吸引眼球
    「說真話」應該是每個人發言時的自覺,不要等到「後果嚴重」再悔悟。  一條內容不實的微博,引發了數千人關注,部分網友甚至表示「不敢再喝自來水」。這樣的社會影響,是郝某某沒有想到的。以虛假信息博眼球,是缺乏社會責任的。  微博是公共輿論場,在這裡發言,尤其涉及公共事務,一定要以真實為底線,以自律為共識。
  • 求證 孩子在商場丟失 在廁所找到時已被剃光頭?這條刷爆朋友圈的微信 警方這樣回應
    通過搜索發現,「孩子丟失,在廁所找到,被剃光頭」的消息由來已久,而且類似情節曾在多地流傳。近期這一傳聞也涉及到浙江金華、廣東深圳等地,但大多數都是以「今天聊到一個丟孩子的真事」為開頭,地點並不明確。網帖中涉事地點否認 北京警方:不傳謠記者電話諮詢了北京市海澱區世紀金源購物中心。購物中心稱,沒有此類事情發生。
  • 那些以單身為噱頭來博人眼球的方式,真可笑!
    忘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單身成為了某些人在某些網站上用來博人眼球,吸引流量的一種方式!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現實中的很多人看到網絡上他們發的這些狀態以後,便會信以為真。有的表示同情,有的表示安慰,還有的甚至想把自己送上門,去幫助人家解決單身問題!尤其是那些同樣單身的人們,當看到網絡上的那些照片和描述後的內容以後,往往還會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於是,他們就去人家的主頁上面點讚啊,評論啊,以此來吸引到對方的關注和回復。
  • 山東造謠搶糧食的人被抓了,網友,想起爸媽以前搶購食鹽了
    近期,多地出現「搶糧食」的情況,4月3日,山東新泰公安發布一則情況通報,為促銷麵粉大米,編造「開始搶糧食、糧店超市都搶光了」虛假信息的王某被處以行政拘留。我國糧食庫存情況如何?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中國有14億人,人人要吃飯,天天要吃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我國糧食生產已連續五年保持在13000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達到13277億斤。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我們有信心決心端牢中國人飯碗。疫情期間,請大家不要相信謠言,不傳播謠言。
  • 孩子多大適合吃「大人飯」?這些輔食謠言,建議寶媽別輕信
    生活中很多家長在輔食餵養階段存在某些程度上的誤區,比如有些家長可能會在輔食餵養階段就早早的給孩子餵「大人飯」,有些家長還可能會輕信某些輔食餵養的謠言。無論是上述哪種餵養誤區,都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影響。
  • 謠言傳播的8½定律(上)
    不管多疑還是輕信,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中了謠言的招。在我們注意到之前,謠言會悄悄繞過精神防線。大多數人都不認為自己好騙。但是謠言若具備一些特徵,就特別可能卸掉我們的防備,讓人信以為真,竭力傳播。本質上來說,人們傳播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在試圖理解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