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楊光 文圖
「我母親5年前走失,期間我們四處打聽尋找,沒想到她竟然一直在漯河市救助管理站生活,我們全家人都很感激救助站的工作人員。」10月23日,向記者說起自己走失5年的母親,漯河市民高紹民激動不已。
記者了解到,高紹民的母親是聾啞人,今年66歲。2012年,高紹民一家從位於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梁莊村的老家,搬到了市區海河路西段居住。「2012年6月1日,婆婆用手比畫著說家裡麥子快要熟了,我也給她比畫說,等幾天咱們一起回去,但第二天早上卻發現婆婆不見了。」高紹民的妻子郭喜紅告訴記者,他們擔心老人是一心想回老家坐錯了車或者迷路,一家人四處尋找,卻一直沒有發現老人的蹤跡。
「這麼多年,家人到處打探我婆婆的消息,有人說在商橋鎮,有人說在孟廟鎮,我們還到過舞鋼市和鄭州市,只要聽說有聾啞老人就一定會去看看。」郭喜紅說,公公經常風餐露宿尋找婆婆,找不到就傷心哭泣,如今一隻眼睛幾乎睜不開了。丈夫高紹民經常一個人喝悶酒。
今年10月,得知郾城區商橋鎮養老院有個聾啞老人,高紹民就帶著妻子去看,但發現不是自己的母親,在和院長聊天時得知漯河市救助管理站也收留流浪人員。10月16日,高紹民拿著母親的身份證來到漯河市救助管理站。「我查找原始檔案,發現2012年6月確實救助過一位聾啞老人,但老人如今是滿頭白髮,和身份證上的照片不一樣,我抱著試試的態度拍了張照片,高紹民一眼就認出是他母親。」漯河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長楊書宇說,10月17日,一家人終於團圓。
記者了解到,2012年6月10日晚,老人在郾城區孟廟鎮被發現,由民警送到漯河市救助管理站,由於無法溝通,就按照滯留人員送到了安置點。「老人穿的比較乾淨,不像流浪人員,我們也曾找過其家人,但沒有消息。」楊書宇說。
10月23日上午,高紹民一家來到漯河市救助管理站,送上一面錦旗表示感謝。「能找到媽媽,我們一家人都感謝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高紹民說,有老人在身邊,一家人能夠在一起,生活才算完美。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