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葉蝶 |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前天晚上7時許,溫州僑業公司的保安王先生向《溫州晚報》報料,說值班室裡飛來一隻奇怪的蝴蝶。
在王先生的值班室,記者發現這隻蝴蝶從外觀上看,不管是嘴巴、眼睛、觸鬚還是翅膀,跟乾枯的樹葉及其相似。但是,當蝴蝶一舞動,翅膀的內側卻是色彩斑斕。
記者向動物專家了解得知,這是一隻枯葉蝶,枯葉蝶並不屬於國家保護動物,長江以南都有分布。枯葉蝶聲名在外,其實不是因為它珍稀,而是它的標本可以做成工藝品,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科研價值。冬天裡雖少見蝴蝶,但也是正常的。
王先生說,如果有昆蟲愛好者對這隻蝴蝶感興趣,可以跟他聯繫。
枯葉蝶介紹
枯葉蝶學名枯葉蛺蝶(KALLIAMINACHUS Boisduval) ,分布於我國的西南部和中部,以及緬甸、泰國、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喜拉雅山的低海拔地區。比其它蝶種數量少,分吊區域狹小。
中華枯葉蛺蝶,姿美色麗,擬態逼真。身長4釐米,展翅為9釐米。飛舞時,露出翅膀的背面,其色彩可與鳳蝶媲美,大都為絨緞般的墨藍色,閃動著耀眼的光澤。前後翅點綴著白色的小斑點;前肢中部橫有一條金色的曲邊寬斜帶紋線,恰像佩著一休榮譽的綬帶;前後翅的外緣,均鑲嵌著深褐色的波狀花邊。停息時,兩面三刀翅緊緊收豎立,將身子深深地隱藏著,展示出翅膀的腹面。腹面全主古銅色,秋天酷似枯葉,也常常隨著季節變化,色彩和形態都和葉色無異。一條縱貫前後翅中部的黑色條紋和細紋,很像樹葉的中脈和支脈;後翅的末端拖著的條和葉柄十分相似的「尾巴」,靜止在樹枝上,很難分辯出是蝶還是葉來。
枯葉蝶的擬態,有著重要的科研和實用價值。1941年月,德國侵略軍侵入蘇聯境內,遭到蘇軍將領以偽裝設施進行保護。委託著名的蝴蝶專家施萬維奇主持設計一整套蝴蝶式防空迷彩偽裝,將防禦、變形、偽裝三種方法相互配合起來,給列寧格勒的眾多軍事出有因目標披上了一層神奇的'隱身衣',有效地防禦了侵略軍的進攻。實踐證明,枯葉蝶的擬態,在軍事出有因科學上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