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成了社會熱點話題,全國各地紛紛掀起了一場杜絕浪費、節約糧食的熱潮……永康的餐飲浪費現狀究竟如何?為此,姐妹花記者專程前往我市各大中小型餐飲場所,現場觀察不同業態餐飲店的餐飲浪費情況,並對浪費行為進行勸導。
紫薇麗州府
21日中午11點20分左右,記者來到位於總部中心金品大廈1樓的紫薇麗州府餐廳。
作為一家典型的工作餐性質餐廳,麗州府的食客大部分是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上班族。中午11點40分左右,麗州府的人流量漸漸大了起來,大夥從入口處拿好橙色的餐盤準備選購餐食。
姐妹花記者在打菜區入口處進行文明勸導,並發放制止餐飲浪費文明倡議書給食客們,不少食客都表示會吃多少買多少,踐行「光碟行動」。
「這個白切雞看起來不錯啊,要不要來一份?」「可是我們兩個人吃不完吧,不如去前面看看還有什麼菜。」姐妹花記者聽見兩位年齡30歲上下女士的對話,留意了一下,看到兩人最終沒有選擇白切雞,而是分別點了一份土豆雞塊、清炒萵苣和肉丸湯。
姐妹花記者注意到麗州府的食客大多是二到三人成行,而大多數人選菜的數量會比人數多一個。
記者在加飯處勸導食客適量加取,在15分鐘內,一共有9個人加飯,其中只有1位女性。而在餐具回收處,記者也注意到,至少80%左右的食客會有剩菜,但剩菜量都不會太多,基本上處於「吃了牛柳剩下尖椒」的情況,而女食客的剩菜率也往往高於男食客。
姐妹花記者還對現場一些剩菜較多的食客進行引導,引導他們到打包臺進行打包,總體來看,作為工作餐的紫薇麗州府總體浪費程度一般,由於用餐人群屬性等因素影響,這裡的打包率有待提高。
水閣溪魚館
22日晚6點30分左右,姐妹花記者應朋友邀約,來到位於經濟開發區的水閣溪魚館,記者一行4名大人1名小孩,點了5個菜,服務員就提醒已經夠吃了。
作為地方特色菜,不少食客衝著吃魚而來,但其實點了魚這個大菜以後,還會點其他的菜,並且分量都不少。姐妹花記者在一些正在翻桌的桌面上看到,大份的剩菜並不鮮見,服務員往往不以為然地迅速收掉,就迎來了下一桌客人。
吃飯間隙,姐妹花記者也聽到有食客對話:「要打包帶回去嗎?」「算了吧,打包回去也沒人吃了。」於是打包作罷。
更意想不到的是,還有一桌看樣子是家庭聚餐的食客,在吃到一半的時候,桌上的一位男士的電話突然響起,聽語氣是有事要離開,家人們便招呼服務員把沒炒的菜退掉,大夥匆匆吃了一會兒便乘車離開了。姐妹花記者走到餐桌前看到,這桌菜加上水果共9個菜,儘管份數不多,但被剩下了至少大半。
姐妹花記者在大廳觀察來往的顧客,進行了簡單粗略的統計:在30分鐘內,這家餐館共進來客人25名,吃完離開17名,手裡拎著打包餐盒的是4名。
康廷自助餐
23日下午5點30分,姐妹花記者拿著自助餐券來到位於康廷大酒店的金廷自助餐廳,在等待了5分鐘之後,拿著排號紙進入餐廳。此時餐廳正值人流量巔峰,加之暑期,用餐的小朋友非常多。
在牛排煎制區,5位食客正在排隊等待牛排,秩序井然的樣子,可牛排一煎出來,大夥便都往前湊,拿餐夾取起牛排,最少的一位男孩也取了2塊,還有一位阿姨邊取邊說,「我們一桌9個人,拿個6塊不過分吧!」
再看看其他熱門的餐品面前,也都站滿了人,姐妹花記者看到剛烤出來的生蠔,正準備取,身邊的男士提早一步拿到了餐夾,一口氣拿走了7隻,轉眼新端出來的生蠔餐盤只剩下一半。
記者坐在取餐區附近邊吃邊觀察,看到如扇貝粉絲、三文魚、鵝肝等熱門菜品往往一端上來就會被「一搶而空」,而菜量大的如炒花蛤、香辣蟹等也頗受顧客歡迎,很多食客都是一整盤一整盤地取。
為了「吃回本」和證明「識貨」拼命拿高價菜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根據自己的食量「量力而行」,就造成了餐飲浪費。
姐妹花記者現場看到,幾位收餐盤的服務員一刻也停不下來,由於一些客人剩菜較多,他們還要先對殘餘食物和垃圾進行分揀,才能進行翻臺。這樣看來,存在多拿造成浪費的顧客不在少數。
寶二茶餐廳
15日下午4點左右,姐妹花記者來到社交網站上頗受年輕人追捧的港式茶餐廳——寶二茶餐廳。正值周末,這家茶餐廳生意還不錯,不到5點鐘,店裡的位置已經全被坐滿了,外面開始有排隊等待的客人。
「豉油雞爪是我每次必點的,來晚了就沒了呢。」坐在鄰座的一位女孩對同行的好友說。姐妹花記者瞄了一眼:一隻小蒸屜裡放了一個小盤子,上面有幾隻虎皮雞爪,再看看同時上的其他幾個菜,蝦餃和燒麥也是一樣被放在小蒸屜裡,分量不多但十分精緻的樣子。
姐妹花記者和友人一起掃碼點餐,點了一份滑蛋蝦仁飯用公筷公勺共享,還點了一份雞翅共4隻,一份豉油雞爪和蝦餃皇,加上兩杯飲品,吃到正好飽。
「再點一份雞爪吧,蠻好吃的,再來一份也吃得完。」鄰桌的女孩們商量,只見她們又掏出手機掃碼點了一份豉油雞爪。
在這家茶餐廳裡,姐妹花記者坐了1小時左右,大部分客人年紀都在20多歲,店裡都是2至4人桌的小桌子,因為菜量不大,幾乎人均點2至3個菜,並且剩餘不多。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我市其他幾家人氣較高的茶餐廳,由於分量有限,剩菜都差不多,除了主食之外基本沒多少剩菜。
記者手記
不同餐飲品類造成的浪費不同
除了以上4個地點外,姐妹花記者還走訪了肯德基餐廳、市機關食堂、明珠大酒店等餐飲場所,以及烤肉店和火鍋店等特殊餐飲品類店。
在走訪觀察和實地就餐觀察中,姐妹花記者發現,在我市餐飲行業中,不同品類的餐飲店因其菜品規格、就餐氛圍和顧客需求等因素不同,造成的餐飲浪費也不同。
儘管近期「反浪費」熱潮下,「光碟」「節約糧食」成為市民口中的熱詞,但實際上「光碟率」並不理想,「打包率」也因種種原因未能有效提高。而姐妹花記者發現,其實餐飲店的「光碟率」和「打包率」和餐飲品類也有很大關係,眾所周知,如麵食、火鍋這一類不便打包且打包後影響口感;吃特色菜很容易「踩坑」並且菜量大的還很難光碟;工作餐雖然不便打包,但只要適當點餐就可避免浪費……
記者 | 胡錦
編輯 | 盧嘉樂
以上為永康日報原創作品,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